他發誓,一定要在自己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期間,幫助中國申辦奧運會成功;
他為中國在1979年恢復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在1984年親自為中國第一位奧運會金牌獲得者許海峰頒獎;
他說:“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21世紀的奧林匹克運動不能沒有偉大的中國”;
他還說:“中國人民是一個擁有超強記憶力的民族,他們懂得珍惜患難之交”。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取得空前的成功,讓世界驚歎,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強大的中國。咱們中國人有情有義,在回顧這些輝煌的時候,我想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忘記一個老朋友,他是誰呢?他就是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那麼,薩馬蘭奇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為咱們中國恢復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以及成功申辦奧運會,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這篇文章就給大家詳實地介紹一下薩馬蘭奇、以及他和咱們中國之間不可抹滅的友誼歷史。
薩馬蘭奇是西班牙人,1920年7月17日出生在巴塞羅那省巴塞羅那市,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才華出眾,並且精通西班牙語、法語、英語、俄語以及德語。
此外,薩馬蘭奇還有著出眾的外交才能和卓越的組織才能,這些能力也為他後來成為西班牙駐蘇聯大使和奧委會主席奠定了基石。
那麼,薩馬蘭奇和咱們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交集的呢?在介紹這個話題之前,我們要先說一下,咱們中國在1958年為什麼要退出國際奧委會呢?
原因雖然只有一個,但卻非常非常的重要,那就是主權問題,一個國家主權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原則性不言而喻。
1954年5月,在希臘雅典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四十九屆全會上,討論了咱們中國的代表權問題,最終以23票對21票透過決議,承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是中國的唯一奧委會,臺灣省的不是。
但是三個月後,1954年8月15日出刊的國際奧委會第47期中,卻出現了兩個中國奧委會的會籍,一個在北京,一個在臺灣省,這件事是誰幹的呢?據瞭解,這是當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在未經任何人討論的情況下,暗地裡把臺灣省的奧委會也當成了一個獨立國家的奧委會。
針對這一有損咱們國家主權的行為,在後來的一系列會議上,咱們中方一再提出抗議,但是沒有用,說到底還是當時咱們新中國的實力比較弱,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中,根本沒有實力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況,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話語權,不過,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但是針對這種主權性問題,咱們國家是不會也不可能讓步的。
後來,國家體委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決定退出國際奧委會。
1958年8月20日,中國奧委會在北京舉行了中外記者招待會,宣佈退出相關的國際體育組織。
薩馬蘭奇和咱們中國人民結下深厚友誼的交集,要從他擔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時說起。
1970年,薩馬蘭奇擔任上了國際奧委會的執委,四年後,也就是1974年,薩馬蘭奇正式成為了國際奧委會的副主席。
薩馬蘭奇當上副主席之後,他更是多次在公眾場合表態: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卻不屬於奧林匹克,實在是太可惜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不僅是薩馬蘭奇想讓中國重回奧委會,正主席基拉寧也對中國非常的友好,也希望中國能夠重回奧委會。
基拉寧在1972年擔任上奧委會主席之後,他當即就表態:從當主席時起,我就覺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沒參加奧運會是出奇的反常。
之後,基拉寧便開始和薩馬蘭奇一起為中國重返國際奧林匹克付出努力。
1978年4月21日,薩馬蘭奇以西班牙駐蘇聯大使和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特使的身份,首次來咱們中國進行訪問。在這次訪問期間,薩馬蘭奇明確表示了國際奧委會對中國的歡迎,他自己一直在為中國恢復合法席位做努力。
第二年,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日本名古屋透過決議,決定恢復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中的合法權利,臺地區只能以“中國臺北”的名義留在國際奧委會內。
重返國際奧委會,對於當時咱們的中國來說是一件大事,因為當時咱們國家正在推進改革開放,奧運會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次發展很好的機會。
當然了,薩馬蘭奇對中國重返奧委會的幫助,咱們國家也很清楚,後來在1984年的時候,也幫了薩馬蘭奇一次。
在1980年的時候,奧運會的路走到了一個艱難路口,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政治化影響,其實也很好理解,奧運會的魅力不僅是一個運動員成績好壞的表現,還會在頒獎的時候升國旗、奏國歌,這種榮譽自然而然的就很難做到非政治化,對於奧委會的主席來說,如何化解這種政治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而恰巧,在1980年,薩馬蘭奇當選為主席之後,在蘇聯莫斯科的第22屆夏季奧運會上,由於政治抵制的原因,很多國家沒有參賽,奧運會冷冷清清的。
這種奧運會現狀直接給剛上任的薩馬蘭奇出了一個非常大的難題,薩馬蘭奇當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該如何保證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奧運會順利舉行。
由於美國對莫斯科奧運會的抵制,因此,以蘇聯為首的東歐國家抵制洛杉磯奧運會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大。在美蘇冷戰的陰影下,1984年的奧運會中國是否能參加,讓薩馬蘭奇非常的關注,他非常希望中國能夠參加。
於是,在1982年3月的時候,薩馬蘭奇再次來到了咱們中國,這次訪問之行讓薩馬蘭奇非常的開心,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咱們中國答應了參加1984年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作為當時對中國支援的回報,薩馬蘭奇許下諾言,他將為獲得第一枚金牌的中國運動員親自頒獎,他這個諾言,在兩年後實現了。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第一天,中國運動員許海峰的一聲槍響,實現了中國在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薩馬蘭奇也遵守了他的諾言,親自為許海峰頒發了金牌,並且說道:“這是中國體育史上偉大的一天,我很榮幸在奧運會的第一天將第一枚金牌發給中國運動員”。
這也是薩馬蘭奇擔任奧委會主席以來,頒發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薩馬蘭奇當時的這種做法,讓咱們中國運動員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1984年的奧運會結束之後,薩馬蘭奇非常的開心,有了中國的參賽,這屆奧運會相較之前格外的熱鬧、有激情。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薩馬蘭奇對咱們中國申辦奧運會做出的努力。
薩馬蘭奇對北京申奧成功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這要從1984年說起,1984年10月1日,薩馬蘭奇再次來到了中國,參加了咱們國家國慶35週年慶典,在這次慶典上,薩馬蘭奇提出了想要讓咱們中國申辦奧運會的想法,對此,咱們中方也很高興,也很想要舉辦奧運會。
第二年的時候,1985年,鄧小平同志在進行會談時,也明確表示了中國申辦奧運會的願望。
後來,又過了四年,1989年的時候,薩馬蘭奇再次來訪中國,實質性的和咱們中方商量了一下中國該如何申奧。薩馬蘭奇在技術上、程式上等眾多方面都給了咱們國家很大的幫助。
1990年,在薩馬蘭奇的推薦之下,中國的何振梁當選為了國際奧委會的副主席。
第二年,1991年9月1日,薩馬蘭奇對何振梁表示,北京就是他心目中的奧運會舉辦城市,他將盡全力幫助中國申奧成功。
同一年的12月4日,北京正式提交了奧運會的申請檔案,薩馬蘭奇當即表示,自己願意做北京申奧的顧問。
第二年,1992年2月27日,薩馬蘭奇直接明確公開表示,支援北京舉辦奧運會。同一年的11月8日,薩馬蘭奇又把奧委會的委員岡加派到了北京工作。
1992年8月5日,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薩馬蘭奇看完乒乓球女單決賽後,為冠軍鄧亞萍頒發了金牌,他深情的說道:“我熱愛中國,熱愛中國的運動員。”
此外,據霍英東回憶,在1992年的時候,他與薩馬蘭奇見面時,提到對於中國申辦奧運會的看法時,薩馬蘭奇對霍英東說道:“1964年日本舉辦的奧運會,接著日本經濟起飛了,1988年漢城舉辦了奧運會,接著韓國經濟也起飛了,因此,從道理上來說,也應該支援中國-這個在亞洲第三個經濟起飛的國家,舉辦奧運會”。
1993年5月,薩馬蘭奇帶著一個近60人的代表團,參加了咱們中國上海舉行的第一屆東亞運動會,這次中國之行,薩馬蘭奇是在向世界體育界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他堅決支援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
總的來說,薩馬蘭奇的種種舉動,無疑給了咱們中國極大的鼓舞,而且當時各國的媒體也強化了薩馬蘭奇和咱們中國的關係程度,說薩馬蘭奇和咱們的關係極好。在這種氛圍之下,以至於當時很多人都普遍地認為,北京這次申奧成功的機率非常大了。
但最終的實際結果並非如此,很遺憾,1993年9月24日,北京以兩票之差敗給了悉尼。
薩馬蘭奇無疑對咱們國家是非常友好的,但作為奧委會主席,他的作為畢竟也有限,事後,薩馬蘭奇也感覺到非常的遺憾,他也直接表示,後續會繼續幫助中國申奧成功。
後來,當北京申請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薩馬蘭奇直接表示,發誓一定要在自己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最後一次全會上,幫助北京申辦成功。
作為奧委會的主席,薩馬蘭奇雖然不參加最後的投票,但是他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表示,讓北京舉辦一次奧運會是他離任前的最大心願,只有這樣,他的奧運人生才不會留下遺憾。
有了薩馬蘭奇更加公開的支援,再加上當時中國綜合實力的日漸增強,就整個形勢而言,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可能,幾乎毫無懸念了。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全會上,薩馬蘭奇宣佈,2008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權授予北京。
結果公佈之後,不管當時是在現場的中國人,還是在電視機前的所有中國人,全部都激動萬分,非常的高興,中國等來了這個機會,等來了這個向世界展現的機會。
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薩馬蘭奇也激動地表示:“這是我一生中所見證的最重要的事情,這屆奧運會不僅將對中國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還會深刻的影響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
北京申奧成功的三天後,也就是2001年7月16日,薩馬蘭奇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宣佈退休,他的誓言實現了,之後,薩馬蘭奇被授予奧林匹克金質勳章,並且被授予“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終身榮譽主席”的稱號。除此之外,普京在這次大會的開幕式上,也授予了薩馬蘭奇榮譽勳章。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盛大開幕,當年已經88歲的薩馬蘭奇再次來到了中國北京,來到了這場期盼已久的奧運會現場,而咱們中國也用最高規格的禮儀對薩馬蘭奇表示了敬重的歡迎。
最終,北京不負眾望,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強大的中國,2008年的奧運開幕式也讓無數人震驚、讚歎。
2010年4月21日,為奧林匹克做出巨大貢獻的薩馬蘭奇,在巴塞羅那基隆醫院,因急性冠動脈供血不足,不幸去世,享年89歲。
當薩馬蘭奇去世的訊息,傳到咱們中國之後,無數的國人為其哀悼。後來,每年的4月21日,都會有很多國人紀念這位給予中國奧運無數次幫助的老朋友。
中國人有情有義,對這些幫助會銘記在心的。
全文完,謝謝您看完,方便的話請幫忙點贊、評論、轉發一下,感謝!
參考資料:
[1]李文漪.難忘薩馬蘭奇,難忘申奧[J].檔案春秋,2020(03):21-23.
[2]徐慶全.薩馬蘭奇為中國申奧到底做了什麼?[J].檔案記憶,2016(07):14-18.
[3]紀念薩馬蘭奇逝世五週年文化活動在京舉行[J].文化月刊,2015(14):128.
[4]杜建華.薩馬蘭奇的傳奇一生[J].小學生導讀,2010(10):7-8.
[5]田園.永遠的朋友——薩馬蘭奇[J].少年月刊,2010(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