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歷史談講社,今天我們來講令人細思極恐的漢匈大戰。
國力鼎盛的西漢王朝和強大的匈奴之間的戰爭並不順利,你來我往,陸陸續續的打了上百年。就當時而言,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股力量正面的碰撞,而且雙方的目的不僅明確而且一致,那就是要對方滅國!
如果是一般的戰爭,那麼越到後面就越慘烈,也越能決定勝負,但是大漢和匈奴的戰爭完全不一樣,真正決定雙方勝負的,卻是在最初的十年。
在漢匈戰爭最初的這十年間,無疑是最為殘酷的,最為激烈,最為艱險的,為了消滅匈奴,大漢王朝更是用了一種極為殘忍,極為可怕的戰術,令人細思極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還沒關注點讚的,請高抬貴手,給我點鼓勵唄,長按點贊會有驚喜喲,我們接著往下看。
匈奴是北方一個非常強大的遊牧民族,千百年來也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噩夢。史料對匈奴最早的記載,是在戰國時期的後期,匈奴對中原諸國進行了襲擾。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不惜消耗巨大的國力修建萬里長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抵禦匈奴。大秦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國力之強盛是當時的匈奴望塵莫及的,匈奴也不傻,選擇了暫避鋒芒,暗中蟄伏,直到秦末天下大亂,又跑出來開始禍害北方。
還好中原王朝四分五裂的戰亂,並沒有持續多久。僅僅8年之後,漢高祖劉邦便再次統一了天下。
高祖皇帝早就視匈奴為眼中釘、肉中刺了,統一天下之後,終於騰出手來,於是在西漢初年攜開國之威,親率大軍北伐匈奴,誓要一舉將其殲滅,永除後患。
只是此前無往而不利的強大漢軍,在御駕親征的情況下,反而被匈奴騎兵打得損兵折將,就連劉邦都險些命喪白登山。
面對強大的匈奴,劉邦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正面硬剛又打不過,於是便退而求其次,用和親的政策先穩住匈奴,換來了暫時的和平。
轉眼間過了70年,高祖皇帝也早已離世,在他彌留之際,還為沒有消滅匈奴而耿耿於懷。接下來,大漢王朝在幾代帝王的努力下,一直都在韜光養晦、積攢國力,就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實現高祖皇帝的心願,徹底消除北方匈奴這個巨大的隱患。
不久後,一個重量級的人物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高懸於中原王朝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終於被他斬斷,這個重量級的人物就是漢武帝劉徹。
元光二年,剛剛登基不久的劉徹一改和親政策,異常堅定地開始對匈奴實施戰略反擊,拉開了持續上百年漢匈之戰的序幕。
在整個戰爭期間,大漢王朝和匈奴之間,你來我往,殺得昏天暗地,血流成河,尤其是在漢匈戰爭最初的十年間,更是無比慘烈。大漢王朝這邊更是湧現出了衛青、霍去病這樣戰神級的名將,打出了很多名流千古的輝煌戰績。
如果細細研讀這些史料,就會發現,大漢王朝對匈奴的戰爭中,令人細思極恐的真相。
拋開漢匈之戰雙方互相征討的過程,我們來看一些細節之處就會發現,匈奴侵犯大漢王朝,一般都是在秋天,而漢軍北伐匈奴,卻通常都是在春夏時節,這是為什麼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先記住之前提到了,漢匈之戰雙方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對方滅國!
中原王朝是典型的農耕民族,主要是靠耕種為生;而匈奴則是北伐遊牧民族,主要是靠放牧為生。
秋天,對於農耕民族來說,那就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收穫時節,由於忙著秋收,也是戰鬥力最羸弱的時候。
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熬過了嚴酷的寒冬,經過了春夏水草肥美的時節,秋天正是牛羊馬匹個個吃得膘肥體壯,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不僅為度過下一個嚴冬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而且也是這個馬背上的民族戰鬥力最強的時候。
此時匈奴不出兵南下,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時機嗎?
匈奴正是看準了這個進犯中原的優勢,所以才經常在秋季出兵。那中原王朝北伐匈奴,為什麼又經常選擇春夏時節出兵呢?當然也是為了抓住匈奴的虛弱期了。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最大的天敵就是嚴冬。好不容易熬了過來,牛羊馬匹身上的脂肪也會消耗一空,春夏時節正是他們最虛弱、最需要恢復的時候。大漢王朝當然也會抓住這個契機,對匈奴進行狠狠的打擊。
這樣看來,似乎雙方都善於抓住對方的虛弱期,那為什麼強大的匈奴最後被大漢王朝直接幹翻了呢?要知道,北方大草原何其之大啊,打不過還不會跑嗎?當時也沒有GPS定位,只要往茫茫大草原深處一逃,還怕漢軍能輕易找到不成?但是匈奴就是硬生生的被大漢王朝打得四分五裂,最終一部分投降,一部分遠遁漠北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是大漢王朝使用了一個非常可怕、非常殘忍、非常血腥的戰術,給匈奴以沉重的打擊,而使用這個戰術,那就一定要春夏時節出兵北伐。
春夏時節是匈奴最虛弱的時候,匈奴人的戰鬥力會大大削減,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時節打擊匈奴,可以最大程度的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北方大草原因為海拔較高,冬季非常寒苦而乾燥,不管對人還是牛羊馬匹,甚至野生動物來說,是非常非常難熬的。所有的動物都會把生命活動壓縮到極限,一旦捱過了寒冬迎來春天,萬物就會再次復甦。
這個時候,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會抓緊時間交配,繁衍後代。這樣一來,動物們就會在水草肥美而充足的夏天誕下幼崽,孕體食物充足,奶水也充足,度過最初的虛弱期就可以捱過嚴冬。而懷孕的女人們,也會趕在物資最充足的秋天生下孩子,不管是人和動物,都可以最大程度確保後代的存活率。
漢軍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選擇每年春夏時節北伐匈奴,抓住他們的命門狠狠的打擊他們的有生力量。
此時,匈奴的人和動物很多都懷孕了,最需要的就是安心養胎。而漢軍選擇這個時候發起攻擊,遊牧民族又沒有堅固的城池可以據守,懷孕的只能開始跑路了。
戰事一起,懷孕的不跑就得死,跑吧又不能安心養胎,在古代生產率本來就很低,這樣一通折騰,就會導致牛羊馬匹和人的新生數量銳減!
試想一下,如果每年匈奴都在春夏時節,受到漢軍這樣的打擊,那麼是不是時間越長,匈奴的人口和牲口資源就會越來越少?戰鬥力是不是也就越來越弱了?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就拿漢初來說吧,當時的匈奴和漢軍衝突,還能派出幾十萬的大軍,可是到了後期,漢武帝派人掃蕩草原時,就算深入到草原深處,也已經很難找到大規模的匈奴部落了。
《漢書·匈奴傳》中記載:“漢兵深入窮追二十餘年,匈奴孕重惰殰,罷極苦之!”
那麼匈奴最後被打成什麼樣子了呢?由於戰爭頻發,很多匈奴女人和懷孕的牛羊馬匹,為了活命而不得不選擇墮胎,挺著個大肚子怎麼逃?墮胎的話,起碼人和牛羊馬匹還在,以後可能還有機會生。
當然,也有一些沒有墮胎的,大部分不是壞胎,就是因為沒能逃走而被殺死。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覺得太殘忍了,難道那些孕婦都不放過嗎?要知道,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戰爭中,是沒有多少人講人道主義的,而且漢匈戰爭不同於中原王朝的內戰,這可是兩個民族之間的滅國之戰啊!
再說了,在中原漢人處在虛弱期時,匈奴人肆意擄掠屠殺,只會更加沒有人性!
好在比起匈奴人的大草原,中原漢人有堅固的城池可以據守,雖然匈奴騎兵也會在漢人的虛弱期前來襲擾,但每次就讓你搶,只要堅守城池確保人沒事就行,以後還能繼續生產。
而同樣是被抓住虛弱期痛打的匈奴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每次休養生息的時節,就會遭到漢軍毀滅性的打擊,時間一長,整個民族就會越來越虛弱,最終也落得一部分投降,一部分遠遁漠北消失不見的下場。
對於殘酷的漢匈之戰,你有什麼看法呢?留言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