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網路上開始流行“剩男、剩女”這樣的流行語,不論男女,30多歲還沒結婚,似乎就是婚戀市場中被剩下的人了,家人也憂心其終身大事。近兩年,想要終身不婚的不婚一族也越來越多。
但是,我國古代的婚戀情況與當下情況迥然不同,當時女子出嫁的平均年齡是13歲左右,男子則是16歲。到底是什麼因素造就了這樣“早婚早育”的情況呢?事實上,這與古人的壽命短有著直接關係。
一、古人晚婚有罪?
中國古代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記載,女子十三、四歲就會嫁為人婦,這在大部分接受現代教育的人看來是過早的,從生理角度來看,女子十三、四歲身體發育還沒有完全,就要出嫁承擔生育責任,讓人擔憂。
但是在古代來說,人們的平均年齡比現代人要短一半以上,這就需要人們更早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造成古人短壽的因素有很多。古時候,醫藥條件差,大部分人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進行醫療保健。
古人科學技術還沒有形成理論體系,大部分人都是憑藉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經驗預防疾病,也有一些人受時代侷限,相信“巫術”,因此,一些現在看來非常容易治癒的疾病,就能夠殺死古人。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有一部分人一出生就因為看護不當而夭折了,僥倖長大以後,受當時大環境的影響,還要被徵兵,進入隊伍、行軍打仗,冷兵器時代,大家都是用命填戰場。
因此很多男人都因為戰爭失去生命,這也導致了古人的平均壽命減少。我國古代歷經了數個封建王朝,封建王朝等級森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部分古人在他有限的生命裡都接觸不到文化和藝術的薰陶。
古代很多人基本上是大字不識一個。想要識字在古代需要付出更多代價,要足夠刻苦,不惜一切代價的努力,或者要足夠富有,才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書籍,以此豐富自己的學識。
因此,古人的娛樂活動也很少。宗室子弟和高官厚祿者,能夠依靠六藝豐富自己的生活,可貧苦的百姓們只能日復一日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獲得更多的勞動力,古人都會選擇儘早結婚,生更多的孩子來幫襯家中的農活。因此女子出嫁都很早,一有點大孩子的樣子,就嫁人了。
皇帝為了保證自己境內人口數量足夠多,經得起戰爭的消耗,對自己境內百姓的結婚年齡進行了一系列的要求,西晉的皇帝司馬炎就要求百姓們儘早成婚。女子如果到了十七歲還沒有結婚,就說明她的父母對她的婚姻大事不夠盡心,當地的官員就有資格越過其父母、不在意其個人意願,強行給她找一個人家嫁了。時間向後推移,到了南北朝時期,諸侯並立。
統治者大肆爭奪地盤,人口不夠用,女子晚婚為罪還被寫進了例法裡,誰家女兒到了十三、四歲還沒有結婚,家裡人都算犯法,要行連坐。在這樣的威壓下,女子不得不盡早出嫁。
二、女子十三歲必嫁?
我國現在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人不能低於22週歲,女人不能低於20週歲。早於這個年齡結婚者,就被歸為早婚。同樣是結婚,女人的法定結婚年齡為20週歲,小於男人的法定婚齡就可以結婚了。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古時候就是如此了。我國古代男女成婚的年齡都比較早,但女子整體上的出嫁年齡都要小於男子結婚時的年齡。在不同的朝代,女子出嫁的年齡也會有所不同。
男子成婚的年齡也隨著朝代變化有異,但不變的是男子結婚的年齡要大於女子。我國古代最早關於法定婚齡的記載是在《周禮》中,當時規定男人娶妻的年齡不超過30歲,女人嫁人的年齡要小於20歲。
戰國時期,戰國時期的齊桓公要求男子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嫁,自此定下了古代女子婚齡為十五歲左右的傳統。“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也下令,男子婚齡為二十,女子為十七。唐朝、宋朝時期男子的婚齡多為十五歲,女子則基本為十三歲。明清時,男子婚齡為十六,女子則是十四。縱觀歷史,古代女子十七歲出嫁已是“剩女”了,男子婚齡則相對來說較為“寬鬆”。
這可能與當時社會特有的一夫多妻制有關,也可能與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有關。並且,不只是貧民百姓家要儘早結婚,皇家同樣要如此,歷史上有記載的結婚最早的皇帝為漢平帝。漢平帝9歲繼位成為皇帝,不久後,當時把持朝政的權臣王莽將自己年僅9歲的女兒嫁給漢平帝為後。漢昭帝繼位也很早,昭帝12歲時納了年僅6歲的上官氏為皇后。
三、早婚導致的悲劇
在歷史上,不是沒有人對當時的早婚習俗產生過質疑。西漢時期的諫大夫王吉和宋代的司馬光就曾就婚齡過早表達過異議,並且也闡明瞭早婚的危害。王吉認為,男女婚齡太早,結婚時二人都不明白為人父母要盡的責任是什麼,也無法對兒女行之有效地進行教育,這是導致當時“教代不明而民多夭”的主要原因。
司馬光認為過早結婚不利於男女人格的成熟,容易導致其長大以後成為道德有失的人。年紀小者不定性,更容易出現棄信背約之人,導致訴訟增多,社會不安定。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早婚對人造成的傷害。首先是身體發育不成熟,過早結婚會影響以後的發育。其次無法律效力,容易造成財產分割的衝突。
第三是還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結婚,導致離婚率高。第四影響工作和學習,不能自己養活自己,造成經濟負擔大。因此,我國規定了男女要在身心發育成熟以後在合適的年齡結婚。
四、總結
古代由於人均壽命短,人口少,戰爭頻發,導致統治者要求百姓早婚早育。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這樣的陋習一定會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