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東晉太元年間,在武陵那個地方有這麼一個勤勤懇懇老實本分的漁夫,不知道哪天起突然瘋了,到處說自己去過一個世外桃源。
這班也不上了,稅也不交了,天天夢想著能再去一次那個地方。害的官老爺信了他的話,把武陵都快翻遍了也沒找著,還迷了路差點回不了家。
南陽書生劉子驥聽聞了這件事,找了過來,又來一個相信桃花源傳說的人。經過幾番詢問,漁夫開始跟劉子驥娓娓道起了桃花源的故事。
漁夫家裡世世代代都靠打漁為生,某天他像往常一樣在河裡撒網捕魚,可不知道為啥那天運氣特別差,沿著河流一路尋找,也沒找到適合捕魚的地方。忽然,漁夫前方出現了一片桃花林。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跟人間仙境沒什麼兩樣,他一邊嘖嘖稱奇,一邊順著溪流爬進了一個山洞。一開始路非常狹窄,慢慢的越走到後面就越寬敞了。沒想到山洞之後的景象更加讓人震撼。
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片平坦開闊的土地,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此起彼伏,人們穿戴都和外面的人一樣。男女在田間往來耕種,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得,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終於有人發現了誤闖此地的漁夫,都對他的到來感到十分驚訝,因為這裡已經很多年沒有外人進來過了,於是漁夫就被熱情好客的村民請進了家中,滿桌子的燒雞魚肉好酒好飯,直接讓餓了好幾天的漁夫眼睛都看呆了。酒足飯飽之後,村長便開始講起了村子的來歷。
原來他們的祖先是為了躲避秦時戰亂,才帶著妻兒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打從那時起他們就再也沒有和外面的世界聯絡過了。
漁夫一聽大為震驚:“秦朝?現在都已經是晉朝了!”這裡的人對朝代更迭竟然一無所知,村長正惋惜感嘆,附近的村民聽說村子裡來了個客人,都紛紛設宴邀請漁夫去家裡做客,每天不是在這家吃飯,就是在那家留宿,漁夫樂在其中流連忘返,都不捨得離開了。
終於,漁夫決定離開了。那天早上剛到洞口,就發現村民們已經站在那裡等著他了,紛紛交代他出去以後,千萬別將桃花源的事情說出去。為了能再回到這裡,漁夫滿口答應了下來,他走出山洞準備回家,為了以防萬一還特地沿路留下標記。
誰知一到武陵,漁夫就把村民們的話忘了個乾淨。得意忘形地將這番經歷大肆宣揚,搞得人盡皆知,結果當然是再也沒找回去過。
聽完漁夫一番話,劉子驥對桃花源的存在更加確信了。他帶著漁夫即刻出發去尋找那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冬去春來年復一年,桃花源還沒找到,劉子驥就已經病死了。
臨死前他問漁夫桃花源到底存不存在,此時的漁夫卻回答不了,因為時間一長,他也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了,最後一個相信漁夫的人死了,他又開始過上打漁交稅的窮苦日子。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問過桃花源的事。看完這個故事,你們有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了嗎?
村長說先祖是在秦朝戰亂時才來到桃花源的,但是晉朝和秦朝的服飾差別相當大,這些村民不知道外面經歷了幾朝幾代,身上穿的衣服卻和外面的人一樣,說明他們的衣服很有可能不是自己編織的,而是祖孫後代燒給他們的。
而且五百年都沒有與外界有過交流,那桃花源裡的人想要繁衍,就得面臨近親結婚,近親結婚的後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桃花源裡的村民根本就不是人,而是鬼。
在魏晉時期,為了防止盜賊偷竊盜墓,墓道大多都是前窄後寬,而古人為了吉利是不可能把村舍修建成前窄後寬的模樣的,所以漁夫進入的其實是一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墓道。
漁夫吃的大魚大肉可能是祭品,他們遍尋不到沿途的標誌可能是鬼打牆。所以真相來了,漁夫誤打誤撞進入的或許不是一個世外桃源,而是一個死人國!
(學術界解釋說這是作者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寄託了他的社會理想,即遠離戰亂,社會平等,人民安居樂業。但這種種漏洞,又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這又何嘗不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諷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