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老友記重聚特輯》時,我沒想到一部劇的後勁兒能有這麼大。
我竟然能記住主演們說的每一個梗,甚至能回憶起那一集的畫面和接下來的臺詞。
尤其是開頭曲“I'll Be There for You”的前奏一響,我的身體就已經蓄勢待發,近乎本能地等著音樂節點“啪啪啪啪”打節拍。
現在極清版的《老友記》也在優酷上線了,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又開始重刷。
其實,高中看《老友記》時我一度反感六位主角——二三十歲的人竟然那麼幼稚,個個一身壞毛病。
我失望,他們與我心中“合格的大人”相差甚遠。
但為什麼長大後,我卻頻頻向沒看過這部劇的朋友,安利他們呢?
01
他們是怪人
他們和我們一樣
《老友記》六位主角的缺點都非常明顯,放在如今網路上,似乎都是“十惡不赦”的反面做人案例。
但仔細一想,他們恰恰對映著我們普通人的模樣。
莫妮卡
她是個完美主義者,喜歡做規劃又強勢要求別人照做。
莫妮卡的快樂和舒適,似乎總建立在朋友的妥協之上。就連和錢德勒的秘密約會,都浪費時間在反覆更換“乾淨完美”的酒店房間上,為此兩個人還大吵了一架。
後來我意識到,她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摧毀現實生活中一個女孩的意志。
她和哥哥羅斯有同樣的親生父母,但她從未像他那樣被寵愛。
莫妮卡有很嚴重的潔癖症,房間裡乾淨整潔到讓人震驚,但母親到她家做客,立刻就挑出刺來;
她的夢想是大廚,小心端上精心準備的小食後,母親赤裸裸地擺出難以下嚥的表情;
她帶心愛的男朋友回家,母親卻對這男人嗤之以鼻,實則也是對她的不尊重。
所以我能理解她的“怪”為何產生。
她那讓人抓狂的完美主義、強迫症和潔癖,都源於母親對她無止境的要求;
她爭強好勝,是因為成長過程中要加倍努力,才能得到父母的一點點認可。
可莫妮卡沒有對世界失望,沒有變得自私自利或者憤世嫉俗。
她只是以極高的標準不斷提升自己,又竭盡所能幫助所有人。
莫妮卡和哥哥互愛互助,沒有受父母偏心的影響;
朋友情緒低落,她總是第一個上前擁抱,給予安慰;
生產後的瑞秋只要喊一聲她的名字,莫妮卡就會衝進家門,幫她哄孩子入睡……
她始終沒有變得“完美”,母親也依舊能從雞蛋裡挑出骨頭來。
可幸運的是,有一群朋友包容了她的怪,她傳遞給別人的每一份愛,最終都有了迴響。
瑞秋
她是被寵壞的富二代,極度自私又高傲自大。
身邊的老同學與其說是“陪伴”她,不如說是在“伺候”她。
瑞秋喝咖啡前,會自然地把糖包遞到旁邊人手中,等著別人替她撒進杯中直至攪拌均勻,才肯入口。
二十多歲的瑞秋為了證明自己不再依靠父親,想出的辦法竟然是結婚依靠丈夫。
但我討厭不起來她。
她只是幼稚的我們的縮影,可她總都能精準把握住成長的時機。
瑞秋在婚禮最後一刻意識到自己不愛有錢而滑稽的丈夫,毅然選擇逃離。
父親以零用錢威脅,以為她會輕易屈服。可瑞秋在朋友的鼓勵下,剪掉了所有銀行卡,從服務生做起,開啟了獨立的新生活。
莫妮卡給了她一個擁抱說:“歡迎來到現實世界,它糟透了,但你會喜歡的。”
自己掌控的人生,即便有不如意,也註定會精彩。
在感情上,她也不斷成長。
前男友羅斯和其他女人訂婚後,瑞秋一時嫉妒也向自己的男友求婚,可是失敗了。
為了讓瑞秋高興起來,好朋友們陪她一起試婚紗喝啤酒。
仔細看不難發現,這時瑞秋身上的婚紗和逃婚那天的款式很像。
這或許代表她內心在告別,以這身白紗進入羅斯的生活,也以這身白紗放棄對他的執著。
而經過十年兜兜轉轉,最終成熟的瑞秋還是和羅斯驗證了當初那句話:我們是天生一對。
遲了些,好在不算晚。
菲比
她的怪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菲比神經兮兮像是個瘋子,總做出有違邏輯的行為。
她自稱能記起前世,會莫名伸手在羅斯頭頂,幫他淨化“靈氣”。
她也是這裡身世最悲慘的人:14歲來到紐約時,母親剛剛自殺,繼父再度入獄。
即便如此,菲比從不自卑自抑,始終勇敢追尋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她拒絕與愛人邁克同居,因為邁克明確表示不會結婚。
當時,菲比挺直後背,堂堂正正地告訴他,自己沒過上一天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自己值得。
如果和邁克註定沒有她想要的結局,她寧願不開始。
好在邁克是真正懂她的人。在一年後的婚禮上,他說菲比的古怪如此美好,和她在一起每天都是幸福的冒險。
這場簡單而浪漫的婚禮,最讓我觸動的是菲比脫掉大衣露出婚紗的那一幕。
暴雪過後天氣寒冷,況且婚禮又安排在戶外,連新郎都穿了厚外套。
朋友問她冷不冷,菲比姿態大方,笑得異常燦爛:“我不在乎。”
正如她也不在乎過去,不在乎苦痛,更不在乎世人異樣的眼光。
怪女人活得瀟灑而明媚。
《老友記》裡充滿怪人,渾渾噩噩的喬伊,古板小氣的羅斯,恐懼承諾的錢德勒……他們奇怪,可又和生活中的人沒什麼兩樣。
我們都有自己的過去和孤勇,在別人看來或許也是怪人。
但“怪”並不是壞事,世界偏愛怪人,我們都值得愛與被愛。
02
他們是摯友
他們也是我們的朋友
當初,主創團隊選角時就明確表示不會選用“巨星”,避免觀眾的注意力都在一個演員身上。
《老友記》是一部真正的群戲,重點在展現“朋友即家人一起度過的歲月”,而不是“主角和Ta的朋友們”。
因此,全球觀眾愛了《老友記》二十多年,不只因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更因為它搭建了一個友情的烏托邦。
儘管瑞秋內心對羅斯餘情未了,她還是真心鼓勵羅斯與新婚妻子和好;
莫妮卡14歲就給自己未來孩子起了好聽的名字,卻慷慨送給了瑞秋的女兒——
“我愛這個名字,但我更愛你”。
《老友記》的六個人彼此愛護,小怪癖互相包容,醜事也敢大膽吐露。
無論多麼荒謬幼稚的行為,朋友都能不約而同地一起瘋鬧。
他們曾賭氣,拿出自己的公寓做賭注,這也導致女生組失去了自己的出租屋。
但無論架吵得多大,觀眾都能安心享受劇情,不必擔心他們無法收場。
畢竟我們心裡都清楚,他們的友情永不變質。
戲外的瑞秋和莫妮卡的扮演者也如戲裡一般,有著堅固的友誼。
詹妮弗·安妮斯頓(瑞秋扮演者)與布拉·德皮特離婚後,被媒體形容成落魄的孤寡女人。
這期間她去柯特妮·考克斯(莫妮卡扮演者)家住了很多次,不會擔心被她議論或指責。
安妮斯頓說:“這些年風風雨雨,她總陪在我身邊”。
而這也正是《老友記》主題曲要表達的:無論生活遇到什麼破爛事,朋友總是救贖。
《老友記》播了十季,這六個人也成為了我們從未謀面的摯友,伴隨我們成長。
很多80、90後甚至00後,很早就脫離原生家庭獨立生活,如同這六個朋友一樣。
他們演繹了不完美的人生,告訴我們生活沒什麼大不了的:
二三十歲沒有房子,和朋友租住在一起也沒關係;
夢想的職業可以是教授,也可以是廚師、按摩師;
分手、離婚、失業……都不是問題,請挺胸抬頭,繼續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不要怕“怪”和“與眾不同”,生活沒有標準模板。
《老友記》只是部喜劇,劇情更沒什麼宏大的設定。
可就是這樣平凡的故事,給了一代又一代人獨自面對生活的勇氣。
我們一路磕磕絆絆成長,每當回憶起他們的故事,都能在最灰暗的日子裡笑出聲來。
《老友記》第一季全集已經在優酷上線,一口氣看一季,保準能過癮。
而且,優酷海外劇場還有很多高分經典好劇。
我在這裡看的也不僅僅是故事裡人物的成長,更是自己的青春歷程。
我以前跟著優酷獨播的《生活大爆炸》學英語,現在家裡還保留著那個記短語的厚厚筆記本;
《9號秘事》大開腦洞,細思極恐的劇情讓我欲罷不能,明明晚上說只看一集,結果不知不覺看到了天亮;
我還很喜歡經典英劇《唐頓莊園》《神秘博士》,甚至夢裡都出現過很多次英國大城堡,還有神秘的藍色電話亭。
我們不僅能在優酷海外劇場重溫經典,劇荒時也可以到這刷一波高分好劇。
如果你現在就想看《老友記》的話,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就能直達觀劇現場啦~
縱然現實生活繁重辛苦,也希望你們能在這裡收穫短暫的愉悅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