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中心醫院藥劑科藥師 章文真
“我得的是中耳炎,怎麼給我開的是滴耳液?”用藥門診中常有被診斷為中耳炎的患者,拿著醫生開具的滴鼻液處方來諮詢,問是不是醫生開錯藥了?其實,透過鼻腔區域性用藥是治療中耳炎的一種常見方法。
瞭解滴鼻液治療中耳炎的原理,先得說說咽鼓管。咽鼓管就像一個“通道”,連線中耳鼓室與鼻子後部的鼻咽部,當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等問題時,就像堵住了正常中耳腔唯一的通氣口,中耳內就會出現負壓、滲出等問題,引起耳朵悶脹感、耳痛、耳鳴、頭痛等。而常見的滴鼻液有減鼻充血劑(如羥甲唑啉)、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激素類(如布地奈德),可改善鼻腔黏膜炎性腫脹、減少鼻涕以及降低中耳腔負壓,進而緩解中耳炎相關症狀。
使用滴鼻劑前,首先要清潔雙手,將鼻腔內的分泌物清理乾淨。滴鼻時可取坐位或平臥位,頭儘量後仰,鼻孔朝上。滴後用手輕捏鼻翼,以防藥液外流,滴完後保持後仰姿勢3~5分鐘,再緩慢坐起。如果是減鼻充血劑,需要注意滴藥次數不宜過多,連續使用不超過7天,否則會導致鼻黏膜受損,長期使用還會導致藥物性鼻炎。
由於鼻咽部與耳部是相通的,除了透過鼻腔治療中耳炎,還要預防由鼻咽部引起的中耳炎。中耳炎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發,特別是兒童,其咽鼓管短而平直,鼻咽部有感染時,病原菌更容易透過咽鼓管感染中耳,因此積極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可減少中耳炎的發生。不正確的擤鼻涕方式也會誘發中耳炎。有人擤鼻涕時用兩手指捏住兩側鼻樑,用力將鼻涕擤出,這可能會導致鼻涕向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而引發中耳炎。正確的方法是:堵住一側鼻孔,另一側鼻孔向外擤出鼻涕。此外,煙霧會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內膜,應避免吸入二手菸或汙染的空氣。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