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開始,嘉靖帝朱厚熜逐漸被更廣泛觀眾所熟悉,這位被認為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長期不上朝,主要工作是修仙,卻能將權力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電視劇開頭的御前財政會議以如何彌補財政虧空為主要議題,交代了已經出場的和還沒出場的人物,最後以嚴嵩提出“改稻為桑”的辦法作為全劇的線索,推動了後面劇情的發展。御前會議中提到,當時由內閣制定票擬,司禮監批紅,而所謂的“票擬”和“批紅”這兩項明朝的政務處理流程,其背後隱藏著明朝朝廷怎樣的權力分配格局?
朱元璋透過胡惟庸案撤銷了丞相這一延續上千年的職位,將相權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而丞相這一職位的當初在設定的時候雖然分散了皇帝的權利,但也有其必要性。如同一個公司有老闆也要有總經理,現在總經理沒了,老闆自己當起了總經理。對於創業型的老闆或許沒問題,但對於繼任者來說不能保證同樣具有這樣充沛的精力和業務管理專業知識和能力。即使是朱元璋撤銷丞相之後,由自己批閱所有的奏章也感到力不從心,於是設定內閣大學士作為顧問,當時的內閣大學士還沒有決策權。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選拔翰林院出身的官員組建內閣,開始參與到全國重大政務的決策。
到了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內閣權力越來越大,整個內閣集團相當於丞相的作用。朱瞻基雖然被祖父朱棣看好,開創了“仁宣之治”,但要說幹勁相比較祖父和曾祖父還是差點,於是他開始讓內閣處理一些奏章,由內閣草擬處理意見,附在奏章裡,給皇帝預覽,內閣草擬的處理意見就稱之為“票擬”。內閣掌握了票擬的權力,由此大量參與到軍國大事的決策之中。
朱瞻基雖然分出了部分決策權給內閣,但自己還是保留了最後的決定權,也就是“批紅”,對於內閣的票擬,只有經過“批紅”才有效。而《大明王朝》裡的批紅卻是由司禮監太監執行,是編劇弄錯了嗎?其實不是的,同樣還是朱瞻基同志,他覺得批紅也是一件費神的事,於是設定了司禮監秉筆太監這個職務,司禮監的工作就是掌管內外奏章,代理皇帝行使批紅的權力。司禮監作為一個機構,它的產生在最初有特殊的意義。隨著明朝文官集團勢力的增強,朱瞻基倍感壓力,他設定了“內書堂”,作為宦官的教育機構,這一機構的設定對明朝之後政局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可以說,從朱瞻基開始,明朝的皇帝、內閣、太監三股力量和微妙的平衡開始形成。
這三股勢力,對於外部來說是水潑不進,針插不進,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中,未出現漢朝這樣的外戚專權,可對於內部來說,這三者更像是進行拔河遊戲,繩子的兩頭分別是皇帝和內閣,而太監大多時候是站在皇帝一邊,但也有例外。明朝太監專權是有名的,著名人物層出不窮,但和唐朝相比,明朝太監的權力再大也沒有對皇權構成威脅,這也是很奇怪的。由於朱元璋取消了丞相這一職位,但事情總得有人做,而皇帝只要不被人趕下臺一般情況下都是終身制的,每天天沒亮就要上朝,還要處理堆積如山的奏章,皇帝自然不願意。全部交給內閣處理,又不放心,身邊的太監便成為了值得信賴的代理人。明朝的文官集團是最有特色的一類群體,他們以被皇帝處罰“打屁股”為榮。《大明王朝1566》一開頭裡被廷仗的周雲逸就是個例子,後面還有一位罵嘉靖的海瑞。這些“硬骨頭”的朝臣讓皇帝很頭疼,太監於是起到了壓制文官集團的作用,而太監又必須要依附於皇帝。
通常情況下,太監成為了皇帝制衡文官集團的工具,也有例外的,比如嘉靖,他一個人玩得轉,不需要太監助攻,於是太監只能幹回自己的老本行。到張居正入閣後,張居正趁萬曆皇帝年幼,聯合司禮監太監馮寶,趕走了當時的內閣首輔高拱,把持了朝政,這是太監和內閣站在一起的例子。當然,還有這麼一位太監的巔峰人物——魏忠賢,他打破了太監只能依附於皇帝或者內閣的慣例,魏忠賢在天啟朝集司禮監秉筆太監和東廠提督太監於一身,國家大事都要經過他的閱覽才能透過,雖然他不識字,但權力還是抓在了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