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5年八月,康熙皇帝命人快馬加鞭的將一包形似草根一樣的草藥“西伯噶古納”,送到皇十二子胤祹手中。並囑咐他說:“速將將這草藥放進雞湯裡,給額涅喝,你還要告訴額涅,這是他送來的一種草根,不是藥。一定要服用。”
是什麼樣的人,能讓坐擁天下的九五之尊,如此興師動眾,還事無鉅細的交代原由?
原來這個人是清宮裡特殊的一位婦人:蘇麻喇姑。
她和皇室沒有血緣關係,卻被皇室之人視為至親。
連皇帝康熙都尊稱她為:“額涅”。
她究竟有何不凡之處呢?
1616年的10月8日,蒙古草原上一戶貧苦的牧民家裡誕下一個女孩:蘇茉兒。(她就是被世人所稱的蘇麻喇姑)。
蘇茉兒排行家中老六,是唯一的女孩,可是她的到來,並沒有得到家人的歡迎,原因是因為:她的母親生她時難產,她的出生,就是母親和家人的死別,哥哥遷怒她,時常欺負她,以此來發洩失去母親的委屈。
7歲那年,她的爸爸為了得到一頭牛的獎品,去比賽摔跤,結果,摔斷了兩根肋骨。
這給本來就貧窮的家裡帶來更大的困難,因為沒錢醫治,蘇茉兒只好每日去採草藥給父親治傷,每日吃的也是採集的苦菜和野生蘑菇。
家裡的家務活全都由小小的蘇茉兒扛起來,因為哥哥們,為了不飢餓,每日都出去,到處找活幹。
有一日,蘇茉兒央求幫主家放牧的哥哥帶她去更遠的地方,採集蘑菇和草藥。
從沒有出過遠門的她,對廣闊的草原充滿了好奇,這一刻她終於有幾分,7歲孩子才有的天真和好奇。
興奮的她沒有注意到天色越來越晚,等回神來,發現天快黑了,為了早點回家,她翻身上了一匹大黑馬,催著馬兒快快回家。
馬兒吃痛,狂奔起來,嚇得蘇茉兒大叫。
被恰好路過的布木布泰帶著侍衛經過,布木布泰趕緊讓侍衛把蘇茉兒救下。
驚魂未定的蘇茉兒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布木布泰也才大蘇茉兒3歲而已,頓時不知道怎麼安慰這個哭泣的小女孩。
還是侍衛阿旺問出關鍵:“小姑娘,你家在哪兒?怎麼一個人騎著馬兒跑到這裡了?”
蘇茉兒抽泣的回答:“天黑了,阿達見我沒有回家,又要生氣了。他一生氣,就要揍我。”
布木布泰仗義的說:“我們送你回去吧!這樣你阿達就不會生氣了。”於是布木布泰和侍衛送蘇茉兒回家去。
從此這兩個小女孩就這樣結下了不解之緣。
10歲那年,已經成為布木布泰貼身侍女的蘇茉兒,陪著布木布泰嫁進皇宮,成為了皇太極的莊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後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孝莊太后。)
從蒙古草原,到紫禁城,蘇茉兒一直不離不棄的陪伴布木布泰身邊,她陪著孝莊太后走過無數腥風血雨伴著刀光劍影的日子,直到孝莊太后走到生命的盡頭。
公元1655年,天花肆虐,才一歲多的皇子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被發現出了天花。
那時的天花就如現代的癌症一樣,人人談之色變,因為死亡率奇高,為了不傳染給其他人,玄燁也被移到宮外的一處房子裡避痘。
當大家都避恐不及之時,蘇茉兒主動請求去宮外照顧小小的玄燁,她親力親為的照顧玄燁,陪著玄燁熬過天花。
為了讓玄燁不覺得孤單,蘇茉兒還手把手教導玄燁寫滿文,還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可以說蘇茉兒是玄燁的第一任啟蒙老師。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玄燁7歲回到皇宮裡。所以玄燁對蘇茉兒感情很特殊。
公元1687年十二月,孝莊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病逝,蘇茉兒悲痛萬分,甚至有就此追隨布木布泰而去的念頭。
康熙皇帝為了轉移蘇茉兒的注意力,就把自己剛降生的十二兒子胤祹交給蘇茉兒帶。
蘇茉兒從此有精神寄託,就一心一意為康熙養孩子。
本來宮裡有規定:只能是一宮主位,才能撫育皇子。
蘇茉兒雖是宮女身份,但因為她的付出,康熙皇帝早已經將蘇茉兒當成最重要的親人。
公元1705八月,康熙皇帝正在塞外秋巡,得知蘇茉兒病重,於是趕緊命人快馬加鞭的將自己親自準備的名為“西伯噶古納”一種草藥送回皇宮。
並再三囑咐皇十二子,一定要告訴蘇茉兒,那是自己準備的樹根,不是藥。
這是因為康熙知道蘇茉兒有一個怪癖:就是一生都不願意吃藥。
康熙為了他的額涅(蘇茉兒),早些好起來,才能有機會再見面。”
可是年老的蘇茉兒依然堅決不吃藥。
可是生命總會有離開的一天,活了90歲多歲的蘇茉兒,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康熙得知訊息後,悲痛欲絕,立馬下旨,暫不許將蘇茉兒下葬。堅持要見蘇茉兒最後一面,才舉行葬禮。
而由蘇茉兒撫育長大的孩子胤祹甚至請求:“阿扎姑自幼將我養育,我未能報答就出了此事,我願在此駐守數日,百日內供飯,三七誦經。”
這是史無前例的,從清朝建立,到康熙統治的1705年8月為止,在清宮中為奴僕的人辦喪事,從來沒有皇子供飯、誦經的。
但是康熙竟然允許了此事。由此可見蘇茉兒在康熙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不同,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康熙會親自命人送藥,哄蘇茉兒吃藥了。
都說一個人的真情實意從來不會被埋沒,蘇茉兒正因為做到了這一點,因此孝莊才會那樣信任她,康熙才會那樣敬重她,胤祹才會願意為她百日供飯,三七誦經。
天地施以甘露,就能潤澤萬物,人付與真心,就能換來真情以待。所謂愛出者愛返,正是如此。
願每個人都能有此一份真摯的感情,既滋養別人,又溫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