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進軍功能化學品領域
近日,萬華化學組織架構重組,成立“功能化學品分公司”,有意擴大其特種胺業務版圖。
功能化學品分公司的雛形為原“功能化學品事業部”,目前主要由三大產品線組成:特種胺業務、ADI業務及香料與營養品業務。特種胺業務範圍較廣,包括大家較為熟知的脂環胺類(H12MDA/IPDA)、聚醚胺、芳香胺及高附加值的配方型胺類產品。ADI業務即脂肪族異氰酸酯業務,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萬華已成長為全球產業鏈最齊全、產品組合最豐富的特種異氰酸酯生產企業。香料與營養品業務是一個全新的業務線,產品規劃包括檸檬醛、芳樟醇、VA、VE、牛磺酸、蛋氨酸等產品,未來萬華將在營養品及新增劑領域有諸多表現。
2021年,環氧樹脂市場跌宕起伏,胺類固化劑生產企業卻步調一致,不斷髮布擴產計劃,提前搶佔市場先機。萬華化學成立分公司的舉措也是在向外界證明其進一步擴大特種胺業務版圖的勃勃雄心。
據悉,萬華化學不斷進行產品合成技術迭代更新,在較少投資新增的前提下可實現產能大幅提升,目前正積極規劃十萬噸級規模IPDA產能。H12MDA技改擴能專案已經開始建設,最快將於23年底投產,產品產能將覆蓋全球主要市場需求。聚醚胺生產裝置正在加速建設中,將進一步完善其特種胺產品組合。萬華化學正逐漸發展成具有綜合競爭力的特種胺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將充分滿足國內環氧行業對高階固化劑產品的發展需求。
環氧樹脂行業的發展需要與合適的固化劑及助劑協同配套,才能發揮其優異效能。隨著萬華、淄博正大等一系列國內生產企業的異軍突起,不僅打破了國內基礎胺原材料依靠進口的局面,更為全球基礎胺類產品的蓬勃發展持續貢獻著中國力量。
目前,國內在基礎胺原料領域的供應逐步充足,但在高階細分市場的定製化配方料、專用料開發方面發展滯後,希望國內的胺類生產企業能夠不斷向配方化發展,促進我國環氧行業向複合化、精細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為中國早日成為世界環氧產業強國而共同努力!
一邊投巨資造船做船東
另據造船業訊息,萬華化學日前以5.12億美元的價格與江南造船廠簽訂了4艘9.9萬立方米的超大型乙烷運輸船(以下簡稱“VLEC”)建造合同,其中包括2艘備選船。這批船舶預計於2025年交付。船廠方面暫未披露訂單相關資訊。
2021年年底,江南造船向交銀租賃和山東海洋集團下屬太平洋氣體船公司(Pacific Gas)交付了全球最大艙容、世界首艘IMO B型艙的9.9萬立方米VLEC。該船被命名為“Pacific Ineos Belstaff”號,配備了4個具有船廠自主智慧財產權的“BrilliancE”B型液貨艙和2個C型甲板罐。
資料顯示,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依託不斷創新的核心技術、產業化裝置及高效的運營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華化學”),前身為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2月20日,註冊資本8000萬元;2000年12月15日萬華化學成功發行4000萬股流通股,並於2001年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簡稱:萬華化學,股票程式碼600309),是山東省第一家先改制後上市的股份制公司。
萬華化學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第一核心競爭力,持續最佳化產業結構,業務涵蓋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新興材料四大產業叢集。所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生活家居、運動休閒、汽車交通、建築工業、電子電氣、個人護理和綠色能源等。
萬華化學正在煙臺建造第二個乙烯裂解裝置設施,該設施將於2023年6月建成,屆時將從美國進口乙烷作為原料,同時還將以石腦油和C4作為原料。值得一提的是,在乙烯的生產上,萬華化學在煙臺基地的一期裝置採用的是輕烴裂解路線,二期專案則採用的是石腦油路線。
據悉,萬華化學是第二家將從美國進口乙烷的中國公司,第一家則是衛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中國最大的丙烯酸生產商。
目前,衛星化學正透過其租賃的馬來西亞船東MISC Berhad的6艘VLEC將其所需的乙烷直接運往中國。此外,該公司還與新加坡航運公司東太平洋航運(Eastern Pacific Shipping)簽訂了6艘VLEC的租賃合同,與國內船東天津西南海運有限公司簽訂了2艘VLEC的租賃合同。這14艘船舶均與衛星化學簽署了15年期租船合同,預計將推動乙烷進口量的增長。
衛星化學和萬華化學的區別在於前者並不希望成為船東,而萬華化學卻在船東領域進行了多元化經營。2020年8月,其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旗下子公司Adnoc Logistics & Services(ADNOC L&S)合資成立了AW Shipping。在該公司成立之前,ADNOC和萬華化學簽署了一份為期10年、潛在價值高達120億美元的液化石油氣供應合同。
2020年,AW Shipping共計向江南造船訂購了5艘8.6萬立方米雙燃料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前3艘船舶已於2020年7月簽字生效,每艘船造價約為7300萬美元,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交付;後2艘預計在2023年1月和3月交付。
天然氣運輸訊息人士稱,市場目前共計運營15艘VLEC,韓國和中國的造船廠的在建VLEC數量達9艘。他們預計中國未來將進口更多乙烷,同時訂購更多的VL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