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但凡有點兒名氣的人,都敢自稱導師了,還真是什麼人都有啊!
這不陳道明,就遇上了這樣的人,而且還跟對方幹上了,唇槍舌劍
一次節目上,評審團的一位美女博士在點評中國傳統鼓文化時,說了這麼一句話,她說:“鼓文化沒有傳承,不厚重、更沒內涵。”
陳道明聽完立馬就怒了:虧你有高學歷,卻連傳承的基本常識都沒有。
當時,舞臺上的響鼓師傅,帶領著20、30個女孩打著響鼓,那動作整齊劃一,給人一種無與倫比的視覺享受,按理說很難被挑出毛病來。
可就在這時呢!評審團的一位年輕姑娘,卻說,擊鼓舞蹈沒有內涵、更看不到文化的傳承的影子。
那一向溫和的陳道明,終於還是坐不住了......
原本呢《傳承者》的這檔節目,宗旨旨在喚醒中國記憶,尋文化之根,是一檔正能量、有意義的節目。
不過,文化是有了,點評它的人卻讓人失望。
《傳承者》的陣容組成,分為老輩評委,和年輕評委。老輩評委以陳道明、範明、錢文忠等人為首,年輕評委則以娛樂圈一眾資歷尚淺的人為首。
看似是雙方共同點評節目,實則是新舊觀念的一次碰撞。
這一次,舞臺上要展現的是,中國傳承已久的鼓文化,由一個老師傅帶隊,20、30個年輕女孩組成一個不斷變換的擊鼓方陣。他們必須體現整齊劃一的美感,鼓怎麼敲,什麼時候落下,都有嚴格的要求。
一番精彩表演之後,女孩們贏得了掌聲。
可到了點評環節,原本好好的文化傳承,硬是被年輕評委說的一無是處,咋一眼看去,沒一個人認識。一個美女博士點評:這個鼓的表演,我看不到它的文化核心,不像蹴鞠似的有那麼的厚重,有歷史淵源。
我看不到,它有什麼傳承的價值,我從來沒見過渾身上下掛滿了鼓這樣的東西,太滑稽。
一點創新都沒有。
他的話還沒說完,又一個人說:這些孩子學完鼓以後可能去到世界的舞臺上,那然後了......
“這些技能未必能給女孩兒們一口飯吃。”
“群裡有領舞,我希望看到每一個人都拿出一個絕活表演出來。”
“這幾千年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事兒幹得太多了......”
眾評委唇槍舌戰,像極了扎堆嘮嗑無事可做的人。陳道明越聽越氣,直接發問:“你們好大的膽,你們做過功課嗎?你們就根據一個鼓否定了中國鼓文化”
“儀仗隊,你體現個性行嗎?群體性節目,他需要的就是體現整齊劃一。”
總體的要求是要整齊劃一,難點也在整齊劃一上。20、30個人要制式化成一個動作是很難的。所以我說,你們可能有很好的知識,但對有些文化傳承,你們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不能因為你們沒有看過,就否定它的存在,我堅決反對。”
“你們說孩子學這個沒用,將來找不到工作,但傳承不就是幹這個的嗎?他需要的是一個傳承的過程。”
陳道明字字入心,斬釘截鐵,每一個字都如千斤重錘狠狠敲擊在年輕評委們的心上。年輕評委見陳道明這陣仗,誰都不敢說話,滿臉羞愧。
我個人認為,陳道明說的一點兒沒錯:不能因為你沒見過,就否定他的存在。
鼓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周禮》中“六鼓四金”一詞,所表達的就是三千年前周代的鼓樂形式。
可以說,鼓的文化源遠流長,伴隨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也不為過。
在看年輕評委身份,有搞辯論的、有做娛樂的就沒有一個研究文化的,所以不能怪他們淺薄,只能說,他們看不懂,看看熱鬧。
這就像一個小人物,說古代將軍只會領兵打仗是一個道理。
這些年輕評委,在娛樂圈或許有一定的知名度,不過他們評判標準,卻是基於主觀意識,而否定客觀存在的事實基礎上說的。對於中國文化,根本沒有深入瞭解該文化的起源和發展。
冒然斷言,是對中國文化的不尊重,更是對自己言行的不負責。
一個國家要是沒有文化,那又何談國之根本了,可惜新一代人不重視啊。
還是陳道明看得深遠,看得透徹,只追其表,不修其內,就會曇花一現,想要做娛樂圈的常青樹不修內功,不深入研究很難長久的。
對此,大家覺得陳道明的肺腑之言說得對嗎?讓我們一起為陳道明老師,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