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乾清門廣場東端的景運門,就會看到一片寬闊的廣場,它的北面是齋宮,南面是箭亭,東面是錫慶門,進入這道門,就走進了寧壽宮區。寧壽宮區以皇極殿為中心,前有皇極門、寧壽門,後有寧壽宮,被稱為紫禁城中的“小紫禁城”。
寧壽宮區——乾隆皇帝“歸政尊養”的宮院,寧壽宮是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之後準備的太上皇宮殿。乾隆皇帝旋即下令從全國廣招能工巧匠,耗銀近144萬兩,歷時5年營建自己日後歸政尊養的宮院。在紫禁城內外東路,佔據了東北部一大塊長方形的院落。為了體現太上皇的特殊身份,寧壽全宮擁有自己獨立的中軸線,也分劃了相當於外朝和內廷的前後兩個區域,所屬宮殿大多仿照故宮的主體建築而建,名稱也多含長壽和頤養天年之意。建築規制仿紫禁城中軸線殿宇,分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建築從南至北依次為九龍壁、皇極門、寧壽門、皇極殿、寧壽宮;後半部分建築分為三路,中路有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東路有暢音閣和閱是樓,西路是寧壽宮花園(乾隆花園)。寧壽宮以南相當於外朝,養性殿以北等同於內廷。寧壽宮區幾乎是乾隆朝宮殿建築的精華薈萃大院,乾隆皇帝在此有限區域力圖集中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宮殿建構,殿閣樓臺亭齋軒館無不具備。
乾隆帝將皇位傳給嘉慶帝以後,仍住在養心殿,直到去世,並未住過寧壽宮。乾隆60多歲下令修建寧壽宮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樂觀的認為自己將有100歲的壽命,他打算履行諾言禪位後再繼續訓政4年,到期頤之年的90歲再真正退休住到寧壽宮頤養天年。當年他高估了自己的壽命,壽至期頤的願望最終沒能實現。
錫慶門
錫慶門是寧壽宮區西南隅的大門,是太上皇宮殿區通往紫禁城中路或外朝等處的重要樞紐。門內即皇極門廣場及九龍壁,門外即箭亭廣場。錫慶門位於內廷外東路,是寧壽宮區西南隅的大門。錫慶門外是一片開闊的空地,沿宮牆向北為俗稱之“東筒子”路,南側有外奏事房6間,西南是箭亭、西北是奉先殿,再向西則為景運門。錫慶門內為一東西窄長的小廣場,北為寧壽宮之正門皇極門,南為九龍壁。
九龍壁
九龍壁在寧壽宮區最南面,皇極門外。從乾清門廣場,向東穿過景運門,進入錫慶門,就可看到聞名遐邇的九龍壁。九龍壁位於紫禁城寧壽宮區皇極門外。壁長29.4米,高3.5米,厚0.45米,是一座背倚宮牆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寧壽宮時建造。
壁上飾九龍蜿蜒與雲氣與海水之間,各戲一顆寶珠。故稱“九龍壁”。整個九龍壁是由270塊琉璃飾件拼接而成。整幅壁面將九龍分隔在5個裝飾空間內,黃龍居中,東西兩側各分佈藍、白、紫、黃色行龍。壁上部為黃琉璃瓦廡殿式頂,簷下為仿木結構的椽、檁、斗栱。壁面以雲水為底紋,分飾藍、綠兩色,烘托出水天相連的磅礴氣勢。下部為漢白玉石須彌座,端莊凝重。壁上9龍以高浮雕手法制成。九龍壁寓含中國古代代表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數。九龍體貌端整蒼勁,體現著太上皇宮殿尊嚴華貴的風格。紫禁城的氣派、帝王的神聖都在九龍壁上體現了出來。
九龍壁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色,是帝王貴族出入的宮殿或者王府的正門對面,是權力的象徵。在中國,九是極數,意為天子,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在正大門作為屏障。紫禁城內的九龍壁與山西大同九龍壁、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合稱“中國三大九龍壁”。
說起紫禁城的九龍壁還有一個扣人心絃的故事。在紫禁城裡的九龍壁上,卻有一條龍“與眾不同”——龍,就是從東數第三條白龍的腹部因為它的腹部不是琉璃,而是木頭。據說當年建造九龍壁時,由於工期緊,難度大,在燒製琉璃件時,不慎燒壞了這塊龍腹構件。由於工藝要求高,難度大,按件燒製,沒有備份。當時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再燒一次了,眼看就要驗收了,交不了工的話是要殺頭的。這時,一位工匠急中生智,連夜用一塊楠木雕刻成龍腹的形狀,再刷上白色的油漆,絲毫看不出破綻,瞞過了前來驗收的官員,工匠們也因此躲過了一場殺身之禍。據傳,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將軍轟出紫禁城後,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了這一“欺君大案”,他當時竟然還叫囂著要嚴懲這些“刁民”呢。
皇極門
皇極門是寧壽宮區的正門,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極門外南面正對大型琉璃影壁——九龍壁,門內北面則與寧壽宮門遙相呼應。皇極門為隨牆琉璃牌樓門,琉璃門3座,坐落於漢白玉須彌座上。3座門洞皆為券頂,上覆門樓,黃琉璃瓦單簷廡殿頂,氣勢恢宏,形制獨特,製作精美,兼有門的形式與壁的特色,堪稱紫禁城內琉璃門之冠。皇極門北與寧壽門相對,過寧壽門為皇極殿,皇極殿後是寧壽宮。
寧壽門
寧壽門在皇極門北面。清乾隆年(18世紀後期)改建寧壽宮為太上皇宮殿時,將此門制依乾清門制度改建。寧壽門為殿宇式宮門,座落於漢白玉石臺基上,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5間,進深3間。前簷正中3間建為敞廳,兩梢間下砌檻牆。兩側山牆接八字影壁。後簷以金柱為界,明間和左、右次間設門,兩梢間以牆封堵,牆為素面飾砂綠邊。門建於漢白玉石臺基上,中設丹陛,三出階,左右置鎏金銅獅各一。門內設高臺甬路與皇極殿相連,周飾欄板。門外廣場東西兩側植姿態各異的檜柏,高古蒼勁。門前左右置鎏金銅獅各一。門兩側山牆接八字影壁。門內設高臺甬路與皇極殿相連。
皇極殿
皇極殿為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寧壽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皇極”出自《尚書》“皇建其有極”,意為人君建立天下最高準則。
皇極殿位於寧壽宮區中軸線前部,與後殿寧壽宮前後排列於單層石臺基之上。殿座北朝南,面闊9間,進深5間,取帝尊九五之制。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前簷出廊,枋下渾金雕龍雀替。明間,左、右次間設殿門,餘各次間下砌檻牆。後簷明、次間闢為殿後門,可達寧壽宮,餘各間砌牆。殿中四根瀝粉貼金蟠龍柱,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設寶座,品級僅次於太和殿。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大殿顯得格外空曠靜謐。
殿建於青白石須彌座上,前出月臺。御路與甬道相接,直貫寧壽門,四周通飾漢白玉石欄板。月臺左右及甬道兩側各設臺階。殿兩側為垂花門、看牆,分別與東、西廡房相接,將院落隔為前後兩進。廡中開門,東為凝祺門,西為昌澤門。
皇極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體現皇權的重要陳設。御道兩側各有六方須彌座一個,座上置重簷六角亭,亭身每面鐫篆體壽字各三。此殿是乾隆皇帝歸政後當太上皇臨朝受賀的地方。嘉慶元年(1796年)在皇極殿裡舉行了清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千叟宴”,參加宴會的老人共有3056位,身為太上皇的乾隆也已經是86歲高齡了。無論當年的乾清宮還是此時的皇極殿,皇帝舉行千叟宴無非是營造一種普天同慶、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光緒二十年(1894年)在皇極殿行慈禧六十壽辰賀禮。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太后七十歲生日前後,在此分別接見奧、美等9國使臣。慈禧太后死後,梓棺葬入陵寢前曾在暫時安放於此。
寧壽宮
寧壽宮位於皇極殿後,建於明代,原名仁壽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修葺,初為寧壽宮後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將前殿建為皇極殿,原匾額移至後殿,遂改稱後殿為“寧壽宮”。
寧壽宮建於單層石臺基之上,臺與皇極殿相接,四周以黃綠琉璃磚圍砌透風燈籠矮牆。宮面闊7間,進深3間,單簷歇山式頂。寧壽宮兩側建廡房及南轉角與東西兩廡相連。“寧壽”出自《尚書》中的“五福”,有健康長壽之意。乾隆帝八十壽典、嘉慶帝五十壽典,曾在此賜宴皇子、王公大臣。
寧壽宮後面的建築可分為三路,中路有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東路有暢音閣和閱是樓,西路是寧壽宮花園,也稱乾隆花園。
養性門
養性門位於寧壽宮區中央位置,是太上皇宮殿區域後寢部分的宮門,養性門內以北依次為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等後寢宮殿,成為寧壽宮後寢區的中軸線。養性門外廣場東面為暢音閣後臺扮戲樓的院落,廣場以西可從衍祺門進入乾隆花園地帶。
養性殿
養性殿位於寧壽宮後的養性門內,為寧壽宮後寢主體建築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內廷養心殿建造,體量略小,平面佈局特殊。殿為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3間,每間以方柱支撐,隔為9間,前接捲棚抱廈4間。
在寧壽宮的北面,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養心殿規制建成,是乾隆皇帝興建得太上皇起居宮殿。“養性”出自《孟子》,取涵養心性以事天之意。
乾隆皇帝弘曆雖預備將此地做為歸政後的居所,實際並未住過,只曾在此賜宴王公大臣。晚清,慈禧太后住樂壽堂時,在此殿東暖閣用膳。光緒皇帝在此住過,並曾與慈禧太后在此接見外國使臣夫人。現在此處闢為珍寶館展廳。
樂壽堂
樂壽堂為紫禁城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其南是養性殿,其北有頤和軒。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建成,乾隆皇帝預備做為他歸政後的讀書憩息之所。樂壽即安樂長壽之意。樂壽堂面闊7間,進深3間,周圍廊。清末,慈禧太后六十壽典後,曾居此堂,以西暖閣為寢室。
頤和軒
頤和軒在寧壽宮區中路,樂壽堂的後面。頤和軒後為景祺閣,頤和軒與景祺閣之間連以穿廊,形成工字殿。頤和軒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兩次重修。
頤和軒面闊7間,進深1間,單簷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前簷出抱廈5間,後簷出抱廈3間。明間有穿廊3間,北接景祺閣。頤和軒前月臺左側設有日晷,月臺接甬路與樂壽堂相通,甬路兩側各設琉璃花池。頤和軒已被闢為珍寶館展廳。
景祺閣
景祺閣位於內廷外東路、寧壽宮中路北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加以修繕。景祺閣為二層樓閣式建築,面闊7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景祺閣前西側小院內有迴廊與乾隆花園符望閣相通,東側有敞廳3間,與景福宮相鄰。景祺閣後小院內有房屋遺址,清末光緒皇帝之珍妃曾幽禁於此,小院西牆外即為珍妃井。
暢音閣
暢音閣位於寧壽宮後區東路南端,座南面北,為清宮內廷演戲樓。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始建,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嘉慶七年(1802年)曾維修,現存建築為嘉慶年間改建後的規制。
暢音閣三重簷,通高20.71米,捲棚歇山式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一、二層簷覆黃琉璃瓦。閣面闊3間,進深3間。上層簷下懸“暢音閣”匾,中層簷下懸“導和怡泰”匾,下層簷下懸“壺天宣豫”匾。內有上中下三層戲臺,上層稱福臺,中層稱祿臺,下層稱壽臺。暢音閣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戲樓。上演大型戲劇時,三層均有演員,可容納千人。此閣朝北,與帝后等賞戲的閱是樓相對。每逢年節,宮中即在此開演大戲,臺上、臺下都熱鬧非凡。很難想象紫禁城內廷深宮之中,肅穆沉雄的殿堂之內,也曾經有過鑼鼓喧天中的遙吟俯唱。
閱是樓
閱是樓位於寧壽宮後區東路,在暢音閣大戲樓的北側,為清宮觀戲場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閱是”蘊含著觀世事,判是非的意思。樓座北面南,前有月臺,東西有配樓。閱是樓單簷二層,捲棚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綠琉璃瓦剪邊,繪金龍和璽彩畫。樓面闊5間,進深3間,前出廊。
閱是樓為皇帝、后妃、皇子等人觀戲處,廂廊是王公大臣陪觀處。每逢元旦(春節)、萬壽(皇帝生日)等重大節日,帝、後和王公大臣都來此看戲,大臣分列兩側迴廊。清代,最愛看戲的應屬乾隆皇帝與清晚期的慈禧太后。現在這裡是“清宮戲曲陳列”的場所。
寧壽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又稱乾隆花園,位於寧壽宮後區西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是乾隆皇帝退位後作為太上皇御用花園而建造的。
衍祺門是乾隆花園的正門。門內假山為屏,中通一徑,繞過假山,空間豁然開朗,給人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花園南北長160米,東西寬37米,西靠宮牆,東臨宮殿。全園由古華軒、遂初堂、萃賞樓、符望閣四部分組成。院內古木參天,奇花爭豔,山石起伏,亭臺樓閣富麗精巧,曲徑迴廊玲瓏剔透,彩畫雕刻精美,佈局格調清雅;既有宮廷花園富麗堂皇的氣派,又融匯了江南園林精巧秀雅的特色,別有一番情趣。
寧壽宮花園南北分隔成四進院落,每一院的佈局各具特色。花園第一進院落西側是禊賞亭,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亭前抱廈內地面鑿石為渠,曲廻盤折,取“曲水流觴”之意,稱“流杯渠”。亭座西面東,座落於須彌座平臺上,面闊3間,進深3間,前出抱廈,平面呈凸形,三面出歇山式頂,中間為四角攢尖琉璃寶頂,黃琉璃瓦綠剪邊,簷下飾以蘇式彩畫。第一進院主體建築為古華軒,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是歇山捲棚式屋頂的敞軒。匾額為乾隆御筆“古華軒”。軒體梁、柱、天花板、落地花罩等均為金絲楠木製作,雕工細膩,精美異常。軒前有古老楸樹一棵,樹齡300年以上,當為建園之前既有。西南有坐西朝東一座“品”字形亭,名曰禊賞亭,軒前一株古楸樹,軒因此得名。軒東山巒上有承露臺,軒西為鑿有流杯渠的禊賞亭,亭北山上有旭輝庭。軒南有假山,其間有曲徑。軒東南角有曲廊、矩亭、抑齋圍成的小院,院內東南堆砌假山,山上小亭名“擷芳亭”。擷芳亭建於石山之上,高出牆垣,佇立亭中可俯瞰院內外風景。
古華軒
古華軒後垂花門內即第二進院。遂初堂為寧壽宮花園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光緒年間重修,取乾隆祈求長壽退位初願得遂之意。遂初堂面闊5間,進深3間,坐北面南,黃琉璃瓦捲棚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前後出廊。前廊下懸乾隆御筆滿漢文“遂初堂”匾。東西有配房,轉角廊、倒座廊將正房、配房、垂花門聯為一體,是個典型的三合院。園中聳立著幾塊奇妙的太湖石,四周漢白玉石座上陳列著富有天然情趣的山石盆景。整個院落顯得古樸寧謐。
遂初堂
遂初堂後第三院以山景為主。院中峰巒起伏,山間有深谷,山下有隧洞通向四方。上山有蹬道,山上有天橋,聳秀亭屹立山頂。院北有萃賞樓,西有延趣樓,東南麓有座北面南的三友軒,三面出廊,東面緊靠樂壽堂西廊。
萃賞樓
萃賞樓北是花園最後一院,主體建築符望閣,閣南山屏之上建有碧螺亭。亭南有小虹橋通萃賞樓。山屏西南養和精舍平面為曲尺形。閣西有玉粹軒,閣北有倦勤齋。
倦勤齋
寧壽宮區幾乎是乾隆朝宮殿建築的精華薈萃大院,乾隆皇帝在此有限區域力圖集中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宮殿建構,殿閣樓臺亭齋軒館無不具備。倦勤齋位於寧壽宮區寧壽宮花園(乾隆花園)最北端,符望閣後,北倚宮牆。
倦勤齋是一個極其神秘的地方,每一處都精雕細琢,彰顯著皇家的尊貴。乾隆帝曾六下江南,在江南民間醉心於蘇杭的秀麗風光,倦勤閣就像是乾隆“江南夢”的縮影。倦勤齋的建造工藝,都滲透著江南的烙印,融入了乾隆對江南深深的喜愛。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宮花園中的敬勝齋而建。倦勤齋座北朝南,面闊9間,捲棚硬山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前出廊,簷下繪蘇式彩畫。明間簷下懸乾隆御筆“倦勤齋”匾額,取“耄期倦於勤”之意。室內嵌竹絲掛簷,鑲玉透繡扇,一派江南風韻,精緻優雅。倦勤齋四間西側是一座方形小亭,座西面東。亭為木質仿竹紋,亦稱竹亭,四角攢尖式頂,上置塗金木寶頂,此為倦勤齋小戲臺,為太上皇在室內觀戲而建。齋前由東西兩段遊廊隔成一個方整幽雅的庭院,院中古柏聳立。倦勤齋是第四重院落裡最為奢華的建築,室內裝飾講究,極為雅靜,設有龍榻和小戲臺,是乾隆遊園休憩的地方。
乾隆曾在符望閣內題詩中寫“耆期致倦勤,頤養謝喧塵”,也是表達自己退位後的期望,倦勤齋的名字也得於此詩。不過乾隆做了太上皇后並沒有真正地交出手中的權利,所以也並未在這裡居住,更多時間這裡成為乾隆聽戲消遣的場所。閱盡春秋的乾隆皇帝,坐擁過自己的江山,有過輝煌的人生,但一切終究是要歸於從容平淡的。倦勤齋——乾隆皇帝的最後一夢
珍妃井
在幽深的紫禁城中,珍妃井靈異事件也是比較出名的。在歷史上,光緒與珍妃兩情相悅,無奈處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最後慈禧逼死了珍妃。倦勤齋東,貞順門內就是著名的珍妃井。這是一口普通的水井,因珍妃而得名。珍妃是禮部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清德宗光緒皇帝的寵妃。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初五,慈禧太后選定其弟副都統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為光緒帝之後,同時封禮部左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為瑾嬪、珍嬪。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人同時晉封為妃。據說因大婚之後隆裕皇后失歡於光緒,瑾妃一生,持守唯謹,與世無爭,她與皇后走得很近,似乎同病相憐,反與光緒相處漠漠。惟珍妃因年幼而最活潑,她愛美、好打扮,還迷上照相,託人買來照相機學拍照。珍妃日侍左右,想著法子順應光緒的喜愛,如扮出男裝宛如少年美差官,加之她本來就工翰墨會下棋,與光緒共食飲共玩共樂,對於男女之事毫不在意,是以博得光緒專寵。
珍妃因支援光緒新政被慈禧打入冷宮。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在出逃前決定置珍妃於死地,以“洋人入城,免受汙辱”為由,命太監崔玉貴將珍妃推入慈寧宮後貞順門的井中溺死,珍妃時年僅24歲。珍妃,活潑可愛,美麗動人,多才多藝,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妃子,轉眼間就死於非命。後人稱這口井為“珍妃井”。
第二年慈禧回京後命人打撈上珍妃遺體,追封為貴妃,皆因其一年來常夢見珍妃索命心中驚懼的緣故。此井遂不再使用,井眼上置井口石,石兩側鑿小洞,用以穿入鐵棍上鎖。慈禧死後,珍妃之姐瑾妃在井北貞順門穿堂東間設珍妃靈堂,名“懷遠堂”供著珍妃的牌位,以展哀思。每逢忌日,她都會來這裡上香。在瑾妃的記憶中,妹妹落井殉難時的驚恐悲哀是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今天,在紫禁城仍可見到珍妃玉碎香消的地方——珍妃井。每年都有數不清的遊人來憑弔這位香消玉殞紅顏薄命的晚清名妃。珍妃初葬於北京西直門外,1913年,珍妃被移葬於清西陵崇妃園陵。
貞順門
貞順門在寧壽宮區最北端,為太上皇宮殿區的後門,始建於清乾隆年。其名稱與紫禁城中路御花園後的順貞門名用字相同,遙相呼應。門內即為珍妃井。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和光緒帶領眾人直奔貞順門出逃,宮中不能隨行的嬪妃、宮女和太監都跪在貞順門那裡,都是來給慈禧告別的 。按規矩,妃子們是不能跨出此門一步的。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