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是《道德經》的一個核心概念,第37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對這句話的曲解,誤導了很多人。翻開史書,唐玄宗、宋徽宗、梁武帝,這些親自注解過《道德經》的著名帝王,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
對這些人來說,“無為”只是一種手段,“無不為”則是目標,用心如此不純,安能不敗?
顯然,這不是真正的“無為”。
把老莊針對內在修為而說的“無為”,強行套用到人世權謀,往往會出問題。
對“無為”最好的解讀,我認為是《道德經》裡第80章的一句話,叫“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這句話看似淺顯,其實含義很深。用一句大白話來說:是什麼樣,就什麼樣!
以“甘其食”來說,每個家庭生活條件不同,吃得有好點的,有差點的。一般的人就會生出分別心,但是對於真正悟透《道德經》裡“無為”之道的人而言,沒有分別。
條件差點,吃青菜豆腐,感覺很好;如果有條件,吃上了燕窩魚翅,也很好。
永遠不要和現實爭辯,因為你沒有贏的希望。
永遠不要和現實爭辯,因為這會給你帶來痛苦。
有人會說,如果現實我很不喜歡,或者如果現實很黑暗,我也不去和現實爭辯,不去改變現實嗎?
你當然可以尋求改變,但是首先請接受現實,沒必要爭辯。
有個成語叫“破甑不顧”,出自《後漢書》:
“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說有一個人拿著個很好的器皿,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破了,而他呢,頭也不回就走了。有人好奇,問他怎麼回事?他說:破都破了,再看有什麼用呢?
這就叫不爭辯!東西摔破了,本該如此,接受現實,繼續走自己的路。
而且,如果看得夠清楚的話,你所謂的“改變現實”,只是在創造下一個現實而已,而下一個現實不管是否如你所願,都要再接受它。
現實一直在變,接受每一刻的現實,讓自己的心始終和現實保持和諧一致。這,就是無為,就是老子、莊子等成道者的秘密。
我們看《莊子》裡那些得道的人,他們可能形形色色,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和現實爭辯。他們知道現實就是現實,已經發生,無法改變,而頭腦裡的想法只是想法,他們從不試圖用想法對抗現實,來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
埃克哈特在《當下的力量》中說,當一個人的腳陷在泥巴里,他不會說,既然陷在裡面了,那我就待著吧。他會把腳從泥巴里拔出來,繼續走他的路。
但是,他的內心始終沒有抗拒,他不會說我怎麼這麼倒黴,我怎麼這麼不小心?我的鞋弄髒了怎麼辦?
他不會有這些問題,他的內在沒有抗拒,他知道和現實爭辯,受苦的是自己。
我的腳陷在泥巴里了,很好,這是我想要的。
我把腳抽了出來,可以繼續走路了,很好,這也是我想要的。
只要你不和現實爭辯,只要現實就是你想要的,那麼無論如何,你都是贏家,不是嗎?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無為而無不為”。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還會有疑惑,如果我不和現實爭辯,怎麼有動力去改變現實呢?
其實,這又是人類頭腦的一種把戲,一種執念。
我們行動的真正動力,絕不是來自任何負面能量,而是來自對道的理解,對真相的瞭解,就像把腳從泥巴里抬起來一樣,自然而然。
舉個現實的例子,為什麼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總是不自覺地採取粗暴批評的方式?
那就是在孩子的問題上,他們和現實爭辯的一種表現。
難道只有讓孩子感覺不好,孩子才會變得更好嗎?當然不是。
事實上,沒有哪個孩子是因為批評而改變的,只有當他內在想要改變的時候,他才會改變。那些被父母用強力改變的孩子,即使表面上似乎如父母所願,內在也會有很多的問題,時機一到就會爆發,甚至變得讓父母認不出來。
真正理解了這一點,理解了“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好處,世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焦慮和無助的父母了。
無為的本質,就是永遠不和現實爭辯,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