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大花月季、豐花月季、灌木月季,棒棒糖月季,微型月季冬季休眠期為什麼要遵循“強枝弱剪,弱枝強剪”的原則,即粗的枝條剪高點,細的枝條剪低點。
本人的理解是芽點越靠近根部,它的活性越強,發的筍越高。一般弱枝的底部芽點不會太多,如果太多可以抹除幾個,不抹的話都不會長太好,有可能變成盲枝。盆栽保留一個強壯的芽點,這樣的弱枝冒的底芽,只要肥水足,也可以開出標準的大花來。並且由於是在底部冒的芽,枝條足夠粗壯,支撐性就夠好,不易垂頭,更具觀賞性。
弱枝如果冬季輕剪,那第二年開花會垂頭是個大問題,還有就是你花後怎麼去塑型。弱枝本就是那種沒活力,缺光照、徒長的細枝條,葉片稀疏,不會多,還說不定底部沒什麼葉片。你不趁冬季休眠進行強剪逼芽,等到來年花後你想再怎麼修剪?作輕剪?那不是開花更小還垂頭。如果花後中剪,你其它枝條多還可以,問題不大。要是有的花友養護不當,都是些弱枝,你再去剪,底部都是些老葉、病葉或根本沒什麼葉片,你剪了就禿了,整株沒什麼葉片,怎麼進行光合作用,蒸騰作用,你怎麼渡夏,苗不是要掛嗎?更何況,弱枝這邊進行強剪,讓它從底部冒上筍芽,這筍芽會比較的粗壯,有助於整體冠幅的修正。這就是弱枝要強剪的道理。
重點來了,那強枝為什麼要弱剪呢?強枝就是當年冒的粗壯枝條或生長兩年的芽點飽滿的壯枝,本就活力十足,搶奪走植株的大部分養分。枝條上帶的芽點比弱枝要多。首先如果不去修剪,中上部位的芽點都會變成開花枝,這樣就吸走了整株植物大部分的養分,別的枝條都長不好,株形也就不美觀。那為什麼不能重剪呢?盆栽月季空間有限,養分有限,不可能每根枝條都是強壯枝。如果強枝強剪了,剪得很矮。那這根強枝底部的一個本就十分飽滿的芽點,再經你埋冬肥,休眠春化的過程,這個強壯的芽點等來年甦醒,積聚火山爆發般的力量,勢如破竹,如雨後春筍,破殼而出的話,長得沖天高,就會徹底打亂整體枝條間的生長平衡,也就還是會搶奪走別的枝條的養分。破壞了株形,營養生長大於生殖生長,它會竄得很高才開花,有可能別的早開了,而它卻還是個花骨朵。或者它已經早早地開花了,別的還在長個子。這樣就達不到爆花和開花一致的觀賞性了。就算是等它長高剪掉一半,那等到開花要更久,還白長了一段,浪費了養分。
月季有個共性,就是剪得越輕開花越早,剪得越重開花越晚。這裡插一句,就象藤本月季想要復花快,在第一批花後修剪兩三片葉,以輕剪為好是同理。不知道花友們平時觀察沒有,在同一水平線上的芽點,越細的枝條,它的開花高度越低。越粗的枝條,它的開花高度越高,這裡指開花枝的長短。因為越粗的枝條活力越強,輸送的營養更充分,那它就會為自己多長几片葉子再開花。知道了這個道理,你再想為什麼要強枝弱剪?你就會恍然大悟了吧!!!原因已經很簡單了,強壯的枝條剪了輕點,這裡指的輕,不是指花開後的輕剪,是相對弱枝強剪來說的輕點。讓這根枝條能多保留幾個芽點,也就是比如說,弱枝保留一個芽點,壯枝保留3、4個芽點。一個剪了重,一個剪了輕,他們開花的時間就會差不多,並且都能開出標準的花來。
因為壯枝的營養生長要優於弱枝的營養生長。壯枝留的芽點多,剪高點,營養也就分散了,長成的每根枝條都不會很誇張。這樣不管是從美觀度、植物的平衡生長性、還是營養性來說都是客觀的,有規律的。只要芽點留得好,一盆花一起開放是有可能的。綜上所述,所以“強枝弱剪”是有道理的。
嫁接的朱麗葉
冬季休眠期修剪月季遵循“強枝弱剪,弱枝強剪”這一原則。但有的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看芽點的朝向,整體冠幅的一個美觀度,病枝、交叉枝、鹿角枝等等。總之,要讓月季開花美,修剪出好的珠型很重要,會更具觀賞性。空間有限,更應剪了重點,那樣更有利於花後的修剪與秋剪,別讓本來就不垂頭的月季給垂頭了。原則掌握好,百變不離其中。
最後,望能看到此文的人有所收穫,感悟。知識點有點多,可能您能真正看懂也說明您已過小白期了。相逢即是有緣!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作者撰稿、編輯不容易!花友們給個關注,點贊 才是再寫下去的動力啊!!!謝謝您能看完[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轉發請標明出處,盜版必究望頭條君,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