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花友有沒有發現在養花過程中有這樣一種現象:精細養護的花草總是一副病怏怏的樣子,一不小心還會死,反而是有些不怎麼受待見的花草,平時也不怎麼管理,想起來了給澆點水施點肥,想不起就那樣放在。可是偶然間卻發現這種花不僅長得是肥肥嫩嫩而且說不定還能開出漂亮的花花,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今天,青璃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大家常說的“懶人花草”,看看養花的小夥伴們是不是也在養這種花草。
1.虎皮蘭
虎皮蘭雖然名字裡面帶個蘭字,但是卻跟蘭科植物沒有一點關係,屬於百合科植物。蘭科植物對植土比較挑剔,但是百合科花卉的虎皮蘭對植土可就沒那麼挑剔了。
虎皮蘭的植土用那種透氣的沙質土就行,可以用河沙和園土各一半配製,為了增強透水性防止澇害,可以在盆底墊些木炭或椰殼,還可以增強植土的肥性。
虎皮蘭耐低溫和高溫能力都不錯,在0℃-35℃左右都可以存活,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養護,加上其比較喜光的特性,虎皮蘭在大部分時間裡以直接放在室外露養為最好。除了光照,室外合適的溫差和天然的降水都是虎皮蘭生長的優質條件。
虎皮蘭之所以被稱為“懶人花”還是因為其耐旱能力特別突出。哪怕平時長時間不澆水,只要葉片不是那種乾枯的狀態。澆水後,植株便會立馬恢復硬挺狀態。反而是不少花友澆水太勤,把虎皮蘭根部弄得長時間處於澇漬狀態,一到夏季這種悶熱天,虎皮蘭很容易就捂壞根系,全株萎蔫。
2.吊蘭
吊蘭也不是蘭科植物,雖然其葉子跟蘭花葉片很像,但是它其實是屬於天門冬科植物,按照科屬來說跟文竹倒是有點親戚根系。吊蘭花開得很普通,家裡養它主要是為了看它的葉子。吊蘭養得好的話,葳蕤的葉子的確是一道很美的風景線。
吊蘭對植土也不挑剔,只要植土不太黏重、鹽鹼含量不大就行,像常見的園土、泥炭土、腐葉土都是吊蘭不錯的植土,當然這裡面的腐葉土和泥炭土因為有機質豐富,對吊蘭來說是最好的植土。
吊蘭喜陽,也能耐陰,如果家養的話可以將其養在陽臺、靠窗等陽光充足的地方。因為吊蘭葉子比較細長,加上將來可能還要育出大量的附生莖,最好用深盆或架高養護,或者直接吊著養。
至於肥料,吊蘭還是比較喜肥的,耐肥能力也還不錯,如果植土肥性一般的話可以用淘米水或焯肉水澆水,澆水的同時來施肥,可謂是一舉兩得。也可以事先在盆底埋些動物蹄角或發酵好的糞肥等這些有機肥,等到吊蘭根系舒展到這裡,自然會吸收到這裡的養分。
吊蘭作為一種“懶人”植物,耐旱耐澇能力都不錯,葉子只要沒發黃枯萎,澆水後一般都可以恢復。夏季如果花主要出遠門一時回不來,完全可以將其放在盛滿水的臉盆裡防止乾死。
3.玉樹
玉樹在有的地方也叫金錢樹,雖然花開得很一般,但是因為其肥厚嫩綠的葉片,還是特別受一些喜歡綠植的朋友的喜歡。另外,因為玉樹的抗病性也不錯,比起同科的長壽花來強不少,所以也常作為同科花卉的砧木,高大的株型配上接穗的花朵互補優勢,也可以長成一棵漂亮的大花樹。
玉樹養護所用的植土用沙質土最好,就像前面提到虎皮蘭時配製的那種沙質土,或者泥炭土。土質過黏不利於玉樹根系生長,過於疏鬆則撐不住玉樹那種頭重腳輕的株型,保險起見還可以在植盆內預先裝一些石塊瓦片,增強植土透水性的同時,為固定植株提供一個穩固的基礎。
玉樹植盆選用注意一下,選用原則就是“大株小盆”。因為玉樹根系不發達,一株冠幅一米的植株其根系的延伸寬度估計也就最多四十公分,深度也就在三十公分左右而已,可謂是大株小根花卉的代表之一。如果使用過大的盆,土壤吸飽水之後長時間不能排出的話,玉樹的那種須狀根系便會窒息腐爛,進而會影響全株健康狀態。這也是許多人“手勤”,玉樹反而被養死的原因。
玉樹澆水時一定要在植土徹底乾燥後再澆。澆水的時候可以沿盆沿事先埋些少量肥料,可以在澆水時順便補肥。或者平時就直接用喝剩的茶葉倒在盆面上,日積月累下來,這些茶葉逐漸腐爛後也是玉樹不錯的肥料來源。
4.仙人掌
說起仙人掌,大家絕對不會陌生,從小時候家裡牆頭上的“黃大刺”,再到花卉市場上不斷推出的諸如“緋花玉”“金琥”等品種,仙人掌的市售品種不下百種。它們當中有的花開得特別漂亮,有的則是用來觀賞形態,還有的因為好養,被當成蟹爪蘭等植物的砧木,可謂是一種萬能花卉。
雖然仙人掌形態各異,但是作為同一科植物,其基本養護特性是一樣的。那就是少澆水、多光照、稀薄肥料、冬季保溫。
仙人掌能被列為懶人植物的最大原因就是其出色的耐旱耐熱本領。像青璃家的幾株仙人掌,就一直在窗外養護,想起來的時候澆些水,想不起來就靠老天“賞賜”了。夏天其他花兒早早就搬進了室內,生怕被曬死。可是這些仙人掌在夏季熾熱的陽光下竟然開出了一茬茬的花兒,實在是令人驚喜不斷。
對於仙人掌的養護,青璃實在是沒什麼好說的,一個字“懶”就對了。如果還有人養死了“仙人掌”,那青璃只能說“你厲害”。
5.蘆薈
蘆薈又叫“龍舌蘭”,許多人應該在魯迅的小說中初次聽到過它的名字。蘆薈種類很多,有一部分還有毒,但是有些品種可是具有相當好的經濟價值,像前幾年特別火的庫拉索蘆薈,就是美容、醫療、以及食品行業的優質原料之一,也確確實實帶給了一部分人不錯的經濟收益。
家養蘆薈時,養護的關鍵之一便是植土,蘆薈跟仙人掌一樣根系特別怕澇,所以植土最好用透水性不錯的沙質土,講究一點的朋友還可以用篩選出的粗煤灰渣配土來栽植蘆薈,效果會更好,不過用要注意,篩出的煤灰渣要淘洗幾遍以去除裡面的鹽鹼,否則會適得其反。
養護蘆薈的關鍵之二就是澆水了,這對於一種“懶人”植物沒什麼可說的。像前面幾種懶人植物,蘆薈耐旱能力也不錯,等到盆土徹底乾燥,葉片微卷時再澆水也不遲。澆則澆透,並注意不要再盛水盤中留水,積存在盛水盤中水要及時倒掉,防止澇漬傷根。
蘆薈喜陽且不怕酷熱,所以日常養護時儘量讓其多照太陽,充足的光照可以讓蘆薈株內合成更多的果膠,從而讓蘆薈的葉片更加肥厚。一些養過蘆薈的花友可能也會有發現,就是蘆薈曬得越多,“爆崽”兒的能力越強,因為只有充足的能量儲備才會“有資本生孩子”麼。
一些蘆薈品種可能不太耐凍,特別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保險起見還是移入室內為好,如果室內溫度依舊在蘆薈生長溫度(15℃)以上,就按照平時正常養護就行。如果是以下,一定要控制澆水,特別是零度左右時,就要斷水了,否則這時候的植株代謝功能很慢或停滯,此時澆水,只會讓蘆薈根系窒息腐爛。
好了,關於一些家養的“懶人”花草的介紹就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自己認為的其他“懶人”花草。如果有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最後,青璃再次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