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呂娜 編譯
去年秋季,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高階副總裁、繁榮與發展專案主任丹尼爾·榮德(Daniel F. Runde)及其研究團隊就拉美地區國家實施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及影響開展了專項調研。在對該地區多位數字技術與政策專家以及眾多利益相關方進行訪談和諮詢後,他們發現,數字化轉型對解決拉美各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和降低災害風險尤其有效。上週,我們編譯了榮德及其團隊撰寫的研究報告《西半球國家應利用數字化轉型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Addressing an Aging Population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本週,我們繼續編譯該系列研究的第二篇報告《西半球國家如何透過數字化轉型減少災害風險》(Disaster Risk Reduction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由於特殊地理環境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拉丁美洲地區時常會遭遇颶風、地震、森林火災、洪水、火山爆發和大流行病等災害。據統計,僅在1970年至2019年間,拉美地區頻繁的自然災害至少影響了近3億人口,造成50多萬人死亡和近5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2020年以來的新冠大流行也給這塊脆弱的大陸造成了嚴重破壞,全世界21%的感染病例和32%的死亡病例來自該地區,巴西和秘魯因新冠死亡人數和人均死亡率均位居世界第二,而該地區的經濟增長也因疫情影響減少了約7%。同時,女性、老年人、殘疾人和偏遠農村居民等人群與城市居民的數字鴻溝也顯著加劇。然而,該地區發展中國家又普遍面臨著技術能力有限、基礎設施薄弱、政府效能偏低等挑戰,可能進一步加劇災害的影響。丹尼爾·榮德(Daniel F. Runde)及其研究團隊認為,實施數字化轉型,在災害治理中引入數字技術和應用,建設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能夠為拉美各國有效防範和降低災害風險發揮積極作用。因此,他們重點研究了該地區當前在防災減災方面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以及透過數字化轉型應對這些挑戰的政策選擇。
報告提出,拉美地區實施減少災害風險政策(DRR)應包含三方面的重點內容:一、建立系統性的災害治理機制。除了建立敏捷且廣泛覆蓋的災害預警系統,還需要構建良好法治框架,並大力懲治腐敗和官僚主義;二、設定強有力的防災減災機構,在完善法規體系的支撐下,制定貼合民眾需求、清晰明確的DRR實施流程,並提供充足資金支援;三、採用便於高效實施的災後重建措施。其中,維護好網路和電力等關鍵基礎設施,並讓民眾廣泛參與災害治理政策制定,對該地區各國降低災害風險至關重要。
因此,報告認為,透過實施數字化轉型,為災害治理和應急處置引入數字技術和數字解決方案,將有助於持續改進和提高減災工作效率。例如,來自社交媒體平臺的資料和來自衛星影象的資料可以被用來繪製災害傳播路線圖;快速的資訊交流和共享也有利於協調多方救災力量共同工作;對災難前後資料的收集和分析也能為今後的防災減災提供決策參考。此外,應用數字技術還有利於快速識別和分析資料,消除資訊不對稱。當災害發生時,各種氣象、地質、道路交通、管網等實時資訊都將匯聚到決策部門,用於進行綜合應急指揮排程和決策。應用數字化方案無疑會縮短這一複雜的過程,基於人工智慧的大資料分析也能為決策提供更精確的參考建議。
目前,許多拉美國家已經開始在防災減災領域採用人工智慧演算法、虛擬現實裝置、移動支付網路等數字技術解決方案。然而,該地區在以數字化轉型促進DRR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首先,系統性的腐敗和政府管理不善常常導致DRR失效,甚至擴大災害造成的損失。其次,有限的數字技能和缺乏足夠培訓往往會限制防災減災機構的決策能力,錯失救災最佳時機。此外,由於種種因素影響,數字技術解決方案的設計有時會與當地實際情況脫節,難以適用。因此,各國政府在應用災害監測和預警系統時,應當儘量將增加受災人群脆弱性的物理、經濟和社會因素納入考慮,形成具有更廣泛適用性的DRR。
為應對上述挑戰,報告結合拉美地區的實際情況,向各國政府提出了八項政策建議:
第一,採用整體政府(WOG)的方法,建立系統性的數字化災害應對措施,使減災和救援安排常態化,以確保在變動的政治環境中保持政策的延續性。
第二,提前制定防災減災的數字化預案。各國政府應在災害發生前就確定好應對措施和流程,並將相關數字基礎設施部署到位,確保網路連線安全穩定和電網正常執行。
第三,制定和實施包容性減災合作框架。政府需要與各利益攸關方進行對話協商,達成共識及合作,擴大數字減災治理機制的包容性,並配備相應的法律支援。
第四,讓目標人群參與數字減災技術方案的設計和測試,瞭解民眾真實需求,以提升方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五,平衡私營部門和公眾的利益。每當發生災害時,私營部門往往更關注經濟損失,而公眾則更在意房屋和關鍵基礎設施的損失。政府在制定減災政策時需重視尋求兩者利益的平衡點,並保持數字化決策程式的公平性。
第六,適當參考當地土著居民的經驗。拉美各國的許多原住民聚居區擁有關於地質變化和地球運轉週期的獨特認知經驗,對應對森林火災和洪水特別有用,政府可將此納入防災減災參考。
第七,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學習數字化轉型相關經驗,仿效最佳實踐,以改進災害治理和災後重建的數字化決策系統。
第八,國際發展和援助機構在拉美地區推廣數字減災應用時應當優先解決數字技術獲取方面的差距,彌合不同人群間的數字鴻溝,同時注重採用高性價比、易擴充套件的數字解決方案,以構建相對公平的DRR政策。
從本質上來看,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不僅是一項關鍵的政府職能,還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面對新冠大流行等突發災害暴露出的減災應急體系短板,不僅是拉美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有必要高度重視物聯網、人工智慧、5G、大資料、遙感等新興數字技術的應用,順應數字化轉型的趨勢,透過網際網路擴大減災應急治理的觸達範圍,構建系統、敏捷的包容性治理機制。
責任編輯:吳英燕 圖片編輯:施佳慧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