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聯盟是一個對內線球員並不太友好的聯盟,小球風潮的流行讓聯盟中絕大多數球隊都開始打小球戰術,因此比賽中有很多球隊場上幾乎只留一個內線,甚至有的球隊在關鍵時刻一個內線球員都不留,全都是後衛和鋒線在打球。為什麼?為什麼內線球員這麼不被重視?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NBA中的小後衛們錯位打內線很有心得,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節奏以及啟動可以把內線玩弄於股掌之間,一打一個準,球迷們起名叫“點名軍訓”。
聯盟中喜歡錯位打內線的後衛太多了,勇士隊庫裡就是其中的高手,還有太陽隊保羅,老鷹的特雷楊,獨行俠的東契奇,其實的加蘭等等,他們並不害怕面對高大的內線,甚至隊友們會透過掩護和跑位給他們製造直接面對對方內線的錯位機會。哪怕是聯盟中最優秀的中鋒,恩比德、約基奇、戈貝爾都被點名軍訓過,尤其是此前人們認為可以無限換防的戈貝爾在去年西部半決賽對陣快船時,被雷吉傑克遜以小打大的打錯位搞得狼狽不堪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能無限換防的內線真的太少太少了。
那麼聯盟中有沒有不怕被“點名軍訓”的內線呢?當然有,現在我們就來給大家點評一下,當然這裡的內線指的是身高至少要2.06米以上,主打內線的球員,像杜蘭特這種雖然身高2.11米但是打小前鋒的球員就不能算了。
1、約翰柯林斯(老鷹)
約翰柯林斯本身就屬於輕量型的內線,雖然身高也有2.06米但是他並不是那種肌肉棒子,它的特點是跑起來跳起來,同時還有一手三分球,在防守端他的機動靈活性可以無限換防對方的小後衛而不至於太吃虧。
2、阿德巴約(熱火)
身高2.06米的阿德巴約也是可以無限換防的,他經常在熱火的小陣容中打中鋒位置,除了可以無限換防以外,他還有一手策應能力,在熱火陣中他的作用非常突出,是一個絕對合格的二當家。
3、字母哥(雄鹿)
我只能說字母哥是個怪物,身高2.11米,但是靈活性卻是小前鋒的標準,他的位置經常在4號位和5號位輪換,當雄鹿打小陣容時,他會落在5號位,這個陣容是雄鹿的“搏命陣容”,只有在特別重要的比賽和特別重要的時刻才會拿出來。字母哥的身體決定了他能從1號位防到5號位。
4、小賈倫·傑克遜(灰熊)和賈利特阿倫(騎士)
他倆比較相像,就放在一塊說。同樣的身高,2.11米的大中鋒,一個打了3年一個打了4年,都是以身體素質聞名的內線球員。騎士之所以能夠打三高陣容(賈利特阿倫、馬爾卡寧、莫布里),就是因為賈利特阿倫的無限換防屬性。
而小賈倫·傑克遜則是灰熊三少之一,雖然作為重型內線球員但是他的機動性、靈活性確實在內線中是聯盟頂級的,灰熊正是利用這一幫身體天賦爆棚的年輕球員才衝到了西部第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