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自古就有“齊魯大地”之稱,其歷史文化底蘊更是極其深厚。老話說“齊人尚武而崇智,魯人講武而守義”,這些優秀品質和人文精神絕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是在傳統武術技擊發展這一塊,整個山東地區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之悠久。
沙國政
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沙國政先生,他便是我國山東地區土生土長的一位近代武術名家。那麼關於沙國政先生的功夫造詣究竟如何?換句話說他的拳術造詣到底有多高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地剖析一下。
首先,從沙國政的學武履歷來看。
沙國政先生於1904年在山東的榮城出生,他從7歲開始接觸和學習武術,並陸續在姜華亭先生、劉光興先生、翟樹珍先生和王者政先生等眾位名家門下學藝。
隨著沙國政逐漸掌握了太極拳、形意拳、通背拳和八卦掌等多門拳械技藝之後,他又正式拜入了姜容樵先生門下精研拳術。據悉沙國政在20歲時拳藝已有所成,並開始向其他人傳授武術技藝。
其次,從沙國政的武術生涯來看。
早在1930年的時候,沙國政先生便曾跟隨恩師王者政先生遠赴朝鮮的仁川地區傳播過武術。1946年時沙國政先已經開始在南京國術館蕪湖分館擔任教練一職,緊接著他又在1948年來到貴陽的青年會太極班再度任職教練。
沙國政
直至1949年以後,沙國政先生才正式開始在雲南的昆明教授武術。而且,從1958年起沙國政先生便長期在雲南武術隊擔任教練職務。
沙國政
縱觀沙國政先生長達幾十年的武術教學生涯,其弟子可以說是遍佈國內外(大約有百餘人)。而且,沙國政先生門下的學生弟子中單是優秀武術運動員就有50多人。其中曾在歷屆大賽中奪得過冠軍和亞軍的人便各有34位(譬如,劉永明、蘇自芳、胡寶林、劉豫堂和吳雲華等),就連獲得第3名榮譽的人也有21位。
沙國政
除此之外,沙國政先生從1959年開始還多次於全國武術(包含散手擂臺)比賽中當過裁判員、裁判長、評審委員和仲裁委員等職務。1985年的時候,沙國政先生還因此獲得了“國家級榮譽裁判”的稱號。
沙國政
值得一提的是,沙國政先生還系統地整理創編出了“沙氏太極劍”24式、36式和64式,以及“太極拳對練”、“形意大連環”、“形意散手炮對練”、“八卦連環掌”、“八卦獅形掌”、“八卦掌對練”、“八卦子午鴛鴦鉞”、“子午鴛鴦鉞對劍”、“通背七十二拳”、“通背六路總手”和“通背對練”等諸多拳械套路。
另外,沙國政先生本人還親自編寫了《健身益氣法》、《形意雞形拳》和《武當八仙劍》等多本武學著作(沙國政先生的很多著作都被譯成了英文和日文在國外發行)。
沙國政
沙國政先生在武術方面的見識可以說是非常之廣博,並享有武術“活字典”之美譽。沙國政先生曾跟我國武術代表團一道3次訪日進行過武術技藝交流和講學,並2次受邀參加過新加坡國際性的武術盛會。一直到1993年的時候,沙國政先生不幸與世長辭。
沙國政
最後,關於沙國政先生一身中華傳統武術功夫的話題,咱們今天就暫且聊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華夏傳統武術能不能經得起實戰考驗,是否還有哪些不一樣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下您獨到的看法和意見。
(瞭解更多有料的傳武歷史話題,歡迎關注“南山武史”自媒體平臺,筆者耕耘創作不易,搬運勢必追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