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阿爾及利亞,這是一個對於中國軍迷來說並不陌生的國家,也是中國製造軍艦少有的擁簇者之一。作為非洲大陸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阿爾及利亞也在經濟、人口、軍事力量上位居非洲前列,而油氣資源是阿爾及利亞的國民經濟支柱,為維護自己地中海的海洋權益,保證油氣海運安全,阿爾及利亞也維持著一隻規模尚可的海軍部隊,甚至有著非洲第一艘全通甲板兩棲支援艦(卡拉特.貝尼.阿巴斯號兩棲登陸/後勤支援艦),以及今天的主角,地中海最強MEKO(MEKO-A200AN型護衛艦)震懾級護衛艦。
震懾級起源
阿爾及利亞自1958年獨立,擺脫了被法蘭西殖民地歷史,但可以說獨立後的阿爾及利亞還是與法國保持著微妙的關係,但是奇怪的是阿爾及利亞並未大批次購買法系武器,相反一直以來陸海空三軍均裝備了大量的蘇式武器,而且蘇聯巨人崩盤後,阿爾及利亞也很義氣的繼續擔當俄羅斯出口武器的大買主(甚至20億美金購買14架蘇-57支援毛熊)。
在海軍裝備上,阿爾及利亞海軍也裝備過多型蘇式艦艇,1159II型“科尼”級護衛艦、1234E型“納努契卡”級導彈艇,以及“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等等。進入新世紀後,這些蘇式艦艇逐漸老邁,而毛熊水面艦艇實力又不出眾,阿爾及利亞海軍開始全球招標新一代護衛艦,最終在2011年敲定採購德國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TKMS)的兩艘MEKO-A200 AN型護衛艦,稱為震懾級護衛艦。
震懾級特點
震懾級延續了南非海軍MEKO-A200型英勇級護衛艦的設計特點,外形設計簡潔大方,正面視角下上層建築與艦體成X形折線,這也是MEKO系列新型護衛艦的設計特點。與英勇級類似,震懾級也取消傳統的直立式煙囪,主機廢氣先經海水冷卻降溫水線附近的排氣口排入水中,將艦面上的紅外線熱訊號降至最低。同時儘量避免各類裝置外露,多采用帶傾角的外形設計,使得全艦具有極佳的隱身性。
在動力系統上,震懾級採用柴燃聯合動力系統(CODAG)驅動噴水/螺旋槳(WJ-RP)的方式(英勇級也是相同的配置),噴水裝置和螺旋槳同時推進時獲得最大動力,使得全艦最高航速可達32節,單純以柴油機驅動螺旋槳時保持16節經濟航速巡航時,最大航程可達7500海里。完全可以滿足地中海巡航任務。
艦長 |
122米 |
舷寬 |
16.3米 |
吃水 |
4.4米 |
動力系統 |
CODAG-WJRP 1×GE LM-2500燃氣輪機 2×MTU16V1163TB93柴油機 |
排水量 |
標準排水量3350噸 滿載排水量3600噸 |
航速 |
32節 |
續航力 |
7500海里/16節 |
震懾級武器
在防空武器上,震懾級依舊維持和南非英勇級護衛艦一致,在主炮後方佈置了32單元南非自制民族之矛垂直髮射防空導彈系統,最大射程12km,最大速度為3.5馬赫。在主炮上,震懾級裝備了一座隱身炮塔設計的奧托·梅萊拉127mm 64倍徑艦炮,而南非的英勇級比較節省,裝備了其他退役護衛艦上拆下來的奧托梅萊拉76mm 艦炮。
在反艦導彈上,震懾級選擇了瑞典薩博公司的SAAB RBS 15 Mk.3反艦導彈,共計2座八聯裝發射裝置,導彈飛行速度0.8馬赫,最大射程150km。反潛方面,兩舷各有一組MU90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射程12km/50節或25km/29節),同時還可以搭載一架“超級山貓”MK-140型直升機,執行反潛、偵查等作戰任務。
在艦載電子裝置方面,震懾級裝備一部海上雷達常青樹,瑞典薩博公司的"海長頸鹿"C波段 AMB 3D搜尋雷達,該雷達採用了聚集束原理,天線掃描速度進一步提升,不但縮短了反應時間,獲得目標資料資訊的精確度也得到有力提升。一套“長頸鹿”AMB雷達系統就能叢集跟蹤或分別跟蹤超過100個目標,最大空中搜索距離達180公里。
震懾級服役
震懾級護衛艦共計服役兩艘,首艦被命名為“震懾”號,舷號F-910,二號艦被命名為“毀滅”號,舷號F-911。兩艘震懾級的入役,將與阿爾及利亞海軍從中國購買的3艘C28A型護衛艦一起捍衛阿爾及利亞1400餘公里的海岸線,保障其能源安全及海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