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奧會之前,韓國表態支援北京冬奧會,這讓中國人非常感動。中國人滿心歡喜地歡迎包括韓國在內的各國運動員來北京參賽,但是,在北京冬奧期間,韓國人的一些舉動實在令人驚訝!
一、質疑短道速滑比賽存在“不公正判罰”,引發中韓網友互嗆
2月7日晚,冬奧會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半決賽中,韓國選手黃大憲和李俊瑞被判犯規而被取消成績,對此韓國代表團強烈不滿,向國際滑冰聯盟(ISU)和國際奧委會提出書面申訴。國際滑聯於2月7日發表宣告稱,裁判長與影片裁判員經過反覆核實,維持原判。
韓國隊對此不服,表示會訴諸國際體育仲裁法庭。
而一些不理智的韓國網民和政客還建議韓國代表團撤離冬奧會以表達抗議。目前,韓國代表隊仍在繼續參加比賽。
韓國隊和部分媒體質疑短道速滑賽上存在“不公正判罰”,這本是技術性問題,應由專業權威機構予以評判。但一些韓國媒體和政客將矛頭指向中國政府和整個北京冬奧會,甚至煽動反華情緒,這讓一些不分是非的韓國網民對中國輿論攻擊。
當然,針對莫須有的指責必然會引發中國網民的反擊。
針對此事,中國駐韓國大使特此發文闡明立場。
發文稱,短道速滑容易產生爭議,中國為此根據國際滑聯的要求,比賽現場還新配備了超高速4K軌道攝像機,為裁判技術支援和依據。本次短道速滑專案英國籍裁判長彼得·沃斯先生曾擔任過包括平昌冬奧會在內的三屆冬奧會短道賽事裁判長,具有權威性。對於韓方有關質疑,國際滑聯日前已發表正式宣告,詳細介紹了評判細則和事實依據。
疫情下,中國為能圓滿成功舉辦冬奧會,付出了大量的艱辛和努力,但絕不會影響和干涉比賽的結果。韓國個別媒體和政客臆測“冬奧會存在黑幕”,妄稱“中國政府和體育部門應該反省”,極不負責,中國對此絕不能接受。
中韓建交已經30年,兩國關係大多處於良性發展期,中國希望並相信韓國朋友們能相向而行。
中國駐韓國大使的發文總結起來就是五點:1.北京冬奧會的裁判團隊是專業的,受到世界滑聯認可的。2.國際滑聯認可裁判的判定。3.體育應該遠離政治因素。3.韓國個別政客不要沒事找事,挑撥中韓關係。5.中韓在未來會持續走向良好合作關係。
這個回應,真是解氣!
二、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表演者身穿朝鮮族服裝,韓國不滿
眾所周知,中國有56個民族,朝鮮族是其一。而朝鮮民眾在盛大節日時身著朝鮮族服裝司空見慣。在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中國演員身著各種民族服裝亮相,其中就有身穿朝鮮族服裝的表演者。
之後,韓國輿論認為,中方此舉相當於主張韓服為中國文化,並對此予以譴責,政界也敦促政府採取應對措施。
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身穿朝鮮族服裝的表演者揮手致意
對此,韓國國會議長樸炳錫2月5日向中國轉達了韓方立場,並要求重視韓方關切。
中國駐韓大使館發言人就“韓服爭議”也闡明立場,稱這些傳統文化既是半島的,也是中國朝鮮族的,韓方沒有必要對此感到憂慮。
韓國網民批評韓國政府在應對泡菜、韓服、跆拳道等文化上態度消極,對此,韓國外交部2月8日表示,政府的應對並不消極,今年是韓中建交30週年及韓中文化交流之年,韓中將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為推動兩國文化交流發展、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繼續努力。
2月9日,韓國青瓦臺就北京冬奧會“不公判罰”和“韓服爭議”致國內反華情緒高漲一事表示,文化體育觀光部和外交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密切關注相關動向。
三、韓國運動員:冬奧村食物“不好吃”,日本運動員:好吃
韓國方面在此次冬奧會上的表現,實在令人咂舌!
中國為了能讓各國運動員吃得放心、安心、舒心,早早就進行各種美食篩選,而且還進行了製作比賽。
辛苦的付出,讓各國運動員品嚐到中國的各色美食,各國運動員紛紛發朋友圈盛讚冬奧村的食物。而相反,韓國運動員卻抱怨北京冬奧村的食物“不好吃”。一些韓國運動員稱,“選手村食堂的大多數食物都很油膩,不符合韓國人的口味”。為此,韓國體育隊為運動員們設定了自己的配餐中心。
其實,這很可能是個人口味不一樣,日本運動員就稱,“冬奧村的菜品種類繁多,飯菜也好吃。為了控制體重,我們小心不要吃太多。”
有日本網友批評稱,韓國運動員的評價很不客觀,他們或是存在“嫉妒”和“偏見”的心態。還有網友說,“韓國人就算覺得好吃也會說除了自己國家,其他菜系都難吃。真是群心胸狹窄的可悲的人。”(井上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