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上海圖書館。
小時候過中秋節,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聽媽媽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那圓圓的月亮上有美麗的嫦娥,有桂花樹,還有可愛的玉兔。我們不禁會想,月亮上到底什麼樣?真的有可愛的小兔子嗎?它也會在中秋節吃月餅嗎?
對月亮的好奇與探索自古以來都不曾停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對月亮的認識也從最初的仰頭幻想到現在的實地探索。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不妨跟著書中的知識一起來“探月”吧。
01
神話故事與“月”
“嫦娥奔月”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了,嫦娥偷吃了仙丹,飛到了月亮上。從此我們遙望明月的時候都會想起這輪圓月上有一個美麗的仙女。
其實,在中國民間神話中,還有許多和月亮相關的故事。對月盈月虧的好奇,對月食現象的不解,都被寫進了故事裡。
《中國民間文學經典文庫.神話》
02
唐詩宋詞中的“月”
我國古代詩詞中與月亮相關的篇目不計其數,“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月亮被賦予了團圓和美好的寓意。
《大唐詩人往事:錦繡江山裡的飛揚與沉潛》是進入唐詩世界的一本精彩讀物。書中介紹了唐朝詩人的生平,還有詩歌背後的故事。在書中,你將讀到張若虛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張九齡在明月當空的夜晚思念遠方親人,寫下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當然還有才華橫溢的詩仙李白的故事。
《大唐詩人往事》
宋詞中也有大量與月相關的作品,最著名的當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也因這首詞重新獲得了宋神宗的好感。感興趣的可以讀一下《最美宋詞:宋詞的六面玲瓏》,看看作者的解讀。
《最美宋詞》
03
“登月”科幻小說
人類對月球的嚮往,也激發了無數文學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靈感,關於登月的科幻小說應運而生。
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就是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推理得出“物體以每秒11千米的速度從地球出發是可以到達月球的”這一結論而寫的,儘管小說在科學性上並不嚴謹,但卻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在鼓動人們飛往月球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從地球到月球》
俄國宇航學家、著名科幻小說家齊奧爾科夫斯基在從事宇航研究工作的同時,用了10年時間,寫成了《在地球之外》這部極為嚴肅的科幻小說。本書花費了作者大量的心血,並融入了他的研究成果。小說生動地敘述了主人公們在21世紀乘坐一艘巨型的“火箭宇宙船”去宇宙旅行併成功進行了月球探險的故事。
《在地球之外》
04
探月工程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類開始對月球展開實地探索。“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在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它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科學探索,實現了“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成為航天史的轉折點。
《阿波羅:一部看得見的航天史》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近資料,匯成一份對“阿波羅”計劃的全記錄。18個登月計劃、12位登月者、近100個NASA鮮為人知的機密趣聞,帶領我們見證這場航天盛事。
《阿波羅:一部看得見的航天史》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在《月背征途》一書中,中國探月官方團隊完整梳理了中國探月工程所有里程碑事件。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再到未來的太空計劃,都涵蓋在內。
月球車的構造是怎樣的?探測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如何在地球上與月球背面建立通訊?“玉兔”在月背如何“睡覺”“行走”“吃飯”?月球坑中隱藏著哪些神秘物質?書中滿滿都是細節。
《月背征途》
祝各位讀者朋友們
中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