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一家人圍坐吃飯,第一次沒有了催婚催生,反而談起了房價降了,房地產不好了。
1、
被套住的小區鄰居
為什麼會討論起這個話題?我們小區在城東,拆遷安置房,當時前後三個村子拆遷後就地安置在一處,簡單來說大多數住在這裡的老居民相互熟識,手上不是有房就是有閒錢。
大概17\18年的時候,房地產正火熱,小區裡光我舅舅認識的就有十來戶人家在B桂園買了房子。
B桂園雖然地處句容,但一直號稱自己在大城東,規劃有寧句城際,大家對地鐵通車後的房價滿懷期待。專案賣了大概已經有十年左右,房價也是一路飆升,最早的時候我記得單價是3000多元,後來一度賣到了1.2萬。
這麼一看,大家覺得這個專案未來可期,於是也想分一杯房地產的紅利,當時以一萬、一萬多買的,現在一下說跌了好幾千。
本來想去年年底寧句城際通車了,房價應該會漲一漲,但一直沒動靜。
2
涼颼颼的2021和我們
作為一個跟房地產打了十多年交道的人,去年是我第一次真實的感覺到市場的轉變。不要說很多買房人被套住了,就是很多開發商和房地產周邊企業也隨時可能涼涼。
去年有好幾個認識的人同時失業:甲的公司和H大(房地產商)合作開發一個平臺,結果H大資不抵債暴雷,資金無法到位,人員大裁剪;乙的公司是H大的服務商,在H大拖欠了他們很多服務費後,終於也維持不下去大裁員;丙、丁在某房媒,做影片和稿件,廣告不好拉了,企業要轉型,裁員;戊在另一家房媒,去年公司效益不好,於是大力發展副業,成功轉型為抖音美食主播。
一房地產自媒體人,在新年開篇文章中寫道:夫妻雙方都是這個行業的,今年回家過年,幾乎所有的七大姑八大姨見面第一句話:聽說房地產行業不行了,還能發上工資嗎?沒被裁掉吧,改行還來得及嗎?
3、
政策調整明顯起效
正是這樣的市場,終於讓我們看到了,從2017年至今圍繞“房住不炒”一輪又一輪政策,取得了明顯效果。
記得政策調整剛開始時,我們去採訪開發商,“怎麼看待這一輪政策調整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一些人很無所謂的說“調的好,房價越調越高,房子越好賣”。去年,這些人終於被實力打臉了。
他們的這個說法,是源自十幾年來,多次面對政策調整後的總結。即使是這輪政策調整初期的兩三年,市場也依舊是火的,至少對於南京這樣的大型中心城市,房價依舊漲了,房子依舊賣的很火,尤其是熱點板塊,甚至首付款提升到了八成。很多買房人也根本不相信房價能控制住,房價會降。
一直過了去年年中,我們才明顯感覺出南京樓市的降溫。這一過程中,環南京都市圈的樓盤是受影響最大的,比如句容、寶華、汊河。
4、
未來房價你怎麼看?
未來房價/房地產市場如何走?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起一句老話:30年河東,30年河西!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大規模實行計劃生育。如果不是這個政策執行,我們現在將面臨比印度更嚴峻的人口問題。但到了本世紀10年代後,逐步放開二胎、三胎,以應對我國生育率逐年下滑,和城市老齡化不斷增加等社會問題。30年間,國家從控制生育變成了有計劃的放開生育。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放開、推廣商品房買賣,2010年後,房地產市場爆發。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第一次提出“房住不炒”,隨之而來的是一輪輪越來越精準的政策調整。
但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不可能立馬剎住,在歷經4年後,我們終於在全國各地看到了政策調整的顯著成效。
國家的政策都是隨著國情變化而調整的。起初推廣商品房買賣,是為了刺激國民經濟的發展,房地產一度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行業。但是隨著房價走高,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國家提出經濟轉型,去除房地產的支柱地位,發展新科技,從戰略的高度進行了政策調整。
我們即將經歷的是房地產的新30年,你覺得房價會怎樣?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