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號,廣西省的兩個農民在進山採藥時發現了一架飛機的殘骸。這個重大的發現後來不僅讓他們成了當地的名人,更是讓他們得到了來自美國總統的感謝。
當時二人在發現這件事情後,他們迅速將山中的見聞上報給了縣裡的領導們,在派出相關專家對飛機殘骸進行實地考察後,專家們驚訝地發現這竟是一架美軍的飛機。據現場飛機殘骸的風化腐蝕程度推斷,這架飛機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墜毀了。
按理說這美國人的飛機失蹤了應該早就會過來尋找才對,但為何時至今日都未曾有過什麼動靜呢?這其中莫非隱藏著什麼秘密?這架飛機的背後又究竟發生了哪些故事呢?一切都要從兩位農民的那次進山之行說起。
俗話說的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吃穿用住等習慣。廣西省位於我國的華南地區,平均海拔介於兩百米到一千米之間,許多居民都生活在群山環繞之中。我們接下來要提到的兩位農民就生活在位於廣西省興安縣的高寨苗族自治鄉,其中一位叫蔣軍,另一個是他的好友名叫潘奇斌。
高寨鄉的境內有座高達兩千多米的山,因其峰頂有一花崗岩巨石,形似臥貓,故當地的人都把這座山叫做“貓兒山”。這貓兒山不僅形狀奇特,更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盛產著不少資源,周圍的居民也得以有機會上山採一些山果野菜草藥之類的新鮮物享用,一些膽大的還經常深入山裡去打一些野味回來填口。潘奇斌和好友蔣軍兩人呢就會經常搭伴前往山中,由於他倆膽子大經驗也比較豐富,因此二人常能尋得一些普通人得不到的東西。
這不,有天兩人又相約著上山了。當天天氣十分得不錯,萬里無雲,秋日的陽光灑在人身上給人一陣陣的暖意。看著如此美好的天氣,潘奇斌甚至還一時興起帶上了自己的獵槍,說要弄兩隻野味回來打打牙祭。
二人有說有笑的便向山上進發了,但是在山上轉了好一會,二人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收穫。本就是天氣怡人的季節,許多附近的居民也都會來山上逛逛,這近處的好東西自然都被之前進山的人給拿了去。二人一合計,總不能空著手回去吧,眼看天色尚早,於是潘奇斌和蔣軍便決定前往深山裡的林子裡碰碰運氣。
果不其然,當他們來到密林深處的時候,發現地上長了不少稀有的藥草,二人便開始忙活起來,興奮地把一顆顆藥草裝進背後的筐裡。之後二人又在林子裡發現了野雞,潘奇斌拿著槍又是一頓追趕,收穫頗豐的二人忽略了時間的流逝,當他們反應過來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
二人急忙收拾完手裡的活計往家趕,但就在這時,西邊落下的太陽光不知照在了什麼東西上,反射出的光柱直刺得他們睜不開眼睛。待他們走到跟前後,發現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山崖,下面不知道什麼東西在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潘奇斌的好奇心又被激發了出來,他跟蔣軍說:“下面說不定有什麼寶貝,不如我們下去看看。”兩人的意見向來是不謀而合,於是便小心翼翼的往山崖下面探了過去。由於那個山崖比較陡峭,因此二人費了好大力氣才成功下到山崖下面。
這到下面以後兩人才發現,這裡竟然是一個山谷,而那些反光的東西是一些巨大的金屬殘骸,二人在四周一頓探索,發現到處都是這種殘骸,密密麻麻的鋪滿了整個山谷。突然蔣軍腳下一滑,他回過頭髮現腳後的綠苔下似乎還掩蓋了什麼東西,他隨手扒開綠苔定睛一看,赫然是一具白骨,而剛剛他踩到的正是白骨的頭部。看到這,二人才意識到這裡曾經出過人命,嚇得兩人是匆忙離開了山谷。緊接著他們向縣裡彙報了此事,縣裡領導知曉此事後高度重視,立刻派出相關工作人員前往勘察。
於是第二天在潘奇斌和蔣軍的帶領下,來自縣公安局,文物局,黨史館等多個單位的專家一同前往了那個山谷。由於人員眾多,再加上許多專業儀器需要小心抬運,因此整個隊伍走了將近四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看著眼前這些巨大的殘骸,他們當場就確定了這是一架老式飛機,而且應該是很久以前在此失事墜下這個山崖的。
他們將殘骸的落點範圍做了大致的勘測,發現幾乎佈滿了整個山崖,可想而知這架飛機當年經受了多麼慘烈的撞擊。許多碎片由於爆炸的衝擊力已經嵌入了山崖的石壁中,而保留相對較為完整的機身也早已與周圍的植物融為了一體。
天很快便黑了下來,出於安全考慮,潘奇斌勸調查組先行撤離。因為夜晚在這深山中經常有野獸毒蛇出沒,這陰溼的山崖下方更是十分的危險。調查人員們雖然很想再仔細勘探獲得一些結論,但夜晚附近的環境實在不允許他們這樣做,他們也只好收集了一些樣品打算帶回去檢測。
在回去的路上,由於天黑再加上不熟悉路況,來自黨史館的一名女同志突然從一處山崖滑落了下去。看到這一幕的潘奇斌沒有絲毫猶豫,拿起隨身攜帶的安全繩固定在一棵樹上,抓著另一端就開始往下面探去。蔣軍怕他一個人照應不過來,也緊跟其後往崖底落。
不一會兒,潘奇斌就發現了掉下來的女同志,萬幸的是她在下墜的過程中被一棵樹擋了下來,暫時沒有什麼性命危險,但那位女同志一直低聲地哼哼著,想必是受了不輕的傷。隨後下來的蔣軍也靠了過來,在二人小心翼翼的託扶下,很快便將女同志送回了崖上。經過治療後,女同志也是脫離了危險,並沒有什麼大礙。英勇正義的兩人也是受到了縣裡的嘉獎。
另一方面,檢測結果很快便出來了,根據對飛機的機型,發動機型號以及現場一些白骨遺留下來的物件的檢測,專家們驚訝地發現這是一架美軍的飛機。至於飛機為什麼會墜毀在廣西的山林裡,美國又為何這麼多年都沒有來尋找過?專家暫時還解釋不通。一方面是缺少相關證據,另一方面也是出於謹慎,畢竟這種事情牽扯到與美國的糾紛,處理不當也是會帶來一定的麻煩。
美軍飛機墜毀在貓兒山的訊息很快便傳了開來,一時間關於飛機來歷的說法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有人說這是美國佬支援蔣介石的飛機,妄圖藉此來打擊共產黨。還有人說這是當時美軍為了防止共產黨南下追擊國民黨,派來掩護國民黨撤退回臺灣的。甚至到後來有人說這是美國人來中國搞破壞,結果被貓兒山的山神給“收了”。類似的說法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離譜,但最終誰也沒有個能服眾的定論。
與此同時,後續的調查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為了之後調查的方便,縣裡也是派出了地質專家和潘奇斌蔣軍二人一起進山實地規劃出了一條路線,在這以後調查組們下到那個山崖就節省了許多時間,同時也是派了許多人手將許多殘骸給運了回來。隨著越來越多專家的加入,這架飛機的身份資訊也逐漸地開始明朗起來,專家們認為這不是什麼反動派的飛機,也不是美國派來搞破壞的,而很有可能是當時支援中國抗日戰爭的飛機。
然而興安縣的專家們的研究結果始終停留在了猜想階段,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結果來佐證他們的猜想。為了徹底弄清楚飛機的來歷,興安縣的幹部們決定上報廣西省文化廳,此事立刻引發了上級領導的重視,立刻派了文物專家前往協助,同時還派出了空軍部的一位高階軍官擔任顧問。就這樣,在專家們到達後,調查組又多次前往飛機的墜毀地進行考察,進行了一遍又一遍的仔細搜尋。終於,在這種近乎地毯式的搜尋下,很多重要物證都一一被找了出來。
根據機翼的形狀,機身上的眾多英文標語以及發動機型號推斷,這架飛機就是美國產的重型B-24型轟炸機。而再根據機組人員身上遺留下來的證明身份的牌章和隨身攜帶的武器,再加上飛機的落點,一切的證據都在證明著這架飛機正是當年支援中國抗日的美軍轟炸機。
很快,中央領導便得知了此事,他們也是就此事與美國政府進行了交流。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在得知此事後,當即表示希望能派出調查團前往中國查證此事,中國政府也是大方的應允了。
之後美方的調查團也是迅速趕到了中國,他們沒有顧得上休息,決定立刻趕往現場。因為美國這些年也是在世界各地忙著收回自己留下的一些“秘密”,當知道中國境記憶體在墜毀的飛機後,自然是迫不及待的調查清楚。在對事發地進行了細緻的勘察,又聽取了中國方面得到的結論後。美方證實這架失事飛機正是他們尋找了許多年未果的一架隸屬“飛虎隊”的轟炸機。
飛虎隊是美國志願航空隊的名稱,在抗日期間為中國抵抗日寇的侵略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他們的領袖陳納德更可以說是中國人民的大恩人,他早在1937年就來到了中國對彼時的空軍進行了考察,此後的1941年他更是親自組建了“飛虎隊”。這支飛虎隊在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一直支援著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直到1944年桂林機場被炸燬後才從中國離開。
在美方專家的講述下,當年那架飛機墜毀的場面也彷彿浮現在了眾人的眼前。1944年的一天,當時的美軍第十四航空隊接到命令轟炸位於臺北基隆的一處日軍秘密基地,很快一架架B-24戰機便騰空而起,不一會兒便來到了基隆的上空。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一枚枚炸彈徑直投向了日軍的基地。隨著一聲聲沖天的巨響,日軍基地化為了一片火海,一時間日軍死傷無數,哀嚎遍野。本來執行完任務的轟炸機按指定計劃應該飛往桂林機場降落,但遭受重創的日軍立刻電告桂林方面的日軍,之後日軍的第九十戰隊就發動了對桂林機場的襲擊,炸燬了四十多架飛機以及塔臺等配套設施。
被迫無奈的美軍只好向空中轟炸機群發出指令,協調他們前往附近的機場降落。但由於長時間的飛行,這架墜毀的飛機當年在飛到貓兒山上空後意外出現了導航轉舵失靈的現象,而更悲劇的是艙門也意外地被鎖死,就這樣飛機因蹭撞山體最終墜毀在了貓兒山深處的山崖下。
事後美軍也是發現怎麼也無法聯絡上這架飛機,也無法確定飛機最終墜毀在何處,因此這麼多年美軍經過多番的調查都始終未能得到結果。沒想到的是,這架飛機竟然在時隔五十多年後被中國政府給發現。在得知這架飛機竟是被兩位進山農民意外發現時,美國總統克林頓也是親筆寫了一封信對二人表示感謝。
就這樣,這架在貓兒山中沉睡了五十多年的飛機總算是有了自己的歸屬。美國方面的代表請求將機組人員的遺物帶回國,我國相關的領導人也是同意了。臨走時,美方代表一遍又一遍的地向中方代表表示著感謝,希望未來兩國能一直和平交往下去,將這種互幫互助的精神發揚光大。
之後,桂林市政府也是將飛機的部分殘骸和遺物整理了一下,在當地建立了一個小型的陳列館,同時也在貓兒山發現飛機殘骸的位置立了一塊紀念碑。這架隸屬於飛虎隊的轟炸機,不僅是中美兩國過去珍貴友誼的象徵,也彰顯出了極致的人道主義關懷。
這架墜毀的戰機從另一個層面也體現出了戰爭的殘酷,這也讓今天的我們居安思危,時刻銘記著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歷史無法改寫,但我們可以透過努力去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