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會習慣性地給女孩買洋娃娃,給男孩買飛機模型。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恰恰反映了男孩和女孩需要不同的育兒方式。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呢?
作家羅松講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女孩的。
一個青春期的女孩一大早就回家了。幾天後,她爸爸約她出去喝酒:“儘量多喝,喝醉了,我爸爸就帶你回家。”
那天晚上,女孩在酒吧昏倒了。
第二天,她一醒來,就看到父親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你還記得她昨晚喝了多少酒嗎?
兩杯啤酒和五個角。記住,這是你的極限。
世界上壞人很多,我也不可能一直在身邊保護你,所以我會讓你知道你的極限。你必須學會保護自己。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男孩的。
一個14歲的男孩在書店看到了一本喜歡的書,但是他身上沒帶那麼多錢。
於是他偷偷把書藏在懷裡,不料被老闆發現,並把他送到了警察局。
很快,孩子的父親來了。男孩低下頭,等著父親罵他。但我父親沒有罵他,而是對書店老闆說:“他一定很喜歡這本書,但他這麼做是因為他沒有帶足夠的錢。看這行不行,我付三倍的錢買這本書……”
離開派出所後,父親停下來,對羞愧的孩子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犯錯誤。聽著,算了吧!不要讓它在你心裡留下陰影,努力學習和生活,以後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談到這兩個故事後,羅松說了一些我非常同意的話:
對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對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對女兒最好的保護就是底線教育。
對於女生的底線教育,我覺得有四點特別重要。
第一條底線教育:身體的底線。
教育的底線是什麼?
作為父母,你必須告訴你的女兒不要為了任何事情出賣或傷害她的身體。
第二條底線教育:人生的底線。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故事:女兒考上大學後,父親給她寄錢。“1200元夠不夠?”
女兒回答:“夠了。”
父親說:“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要迷失自己。”
我女兒沉默了很久。
父親覺得奇怪:“怎麼了?”
女兒說:“和我一樣,室友每個月給我家裡1200元,但她的生活質量比我高。她每天吃零食,每週去麥當勞……”
父親說:“她在工作嗎?別走,耽誤你學習。”
“她沒有工作,她戀愛了。
有一次她約會回來,跟我說她不喜歡那個男生,只喜歡他為自己付出。她還說我傻,可惜這張臉。如果她有一張像我一樣漂亮的臉,她就不用向家裡要錢了。"
父親放下電話,馬上給女兒打了1500元。回家後,她給女兒發了一封郵件:“從這個月開始,我每個月給你1500元。多花300元就可以買零食了。還有,告訴我你是不是戀愛了。我每個月給你500元作為愛心基金。請記住,每次約會都不要忘記帶錢包。”
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他在給女兒的生活灌輸一個底線——經濟獨立。
“經濟獨立的女人是最有尊嚴的女人。經濟不獨立,人格不獨立。如果人格不獨立,愛情就不獨立。”
第三條底線教育:情感底線。
作家齊琦曾經有過一段痛苦的戀愛經歷。她寫道:“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妥協了,我會做出一些讓步,世界會給我一個位置。後來才知道,你永遠碰不到一個不愛你的人。”
因此,奇奇總是為女兒強調一條“情感底線”:“不要在不愛你的人身上浪費時間。不要為了他無底線的犧牲自己,因為你永遠碰不到一個不愛你的人。”
第四條底線教育:人生的底線。
在我們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惡人。遇到惡人,如果沒有能力與歹徒對抗,就要迂迴作戰,無論手中的東西有多重要,都不要與他們發生直接衝突。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放棄你的錢,挽救你的生命。因為生命高於一切,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總是會遇到悲傷的事情。但是無論你有多難過,你都不能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是解決問題最愚蠢的方式。
對兒子最好的保護就是陽光教育。我認為有四點特別重要。
冒險教育。
如今,許多父母總是這樣教育他們的兒子:
“你不能去那裡,太危險了。”
“這個地方不能呆,很危險。”
教育家理查德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性格軟弱,不善於創新。”
規則教育。
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必須增加“規則教育”,平衡冒險與規則。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應該考慮最壞的結果。如果最壞的結果可以接受,你可以試一試。如果你不能忍受,就不要做。
第三種陽光教育:挫折教育。
Xi交通大學博士生楊保德因受不了導師的騷擾而自殺,中興程式設計師歐建新因受不了被公司辭退而自殺。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選擇自殺的原因是缺乏挫折教育。
其實生活中讓我們失望的絕對不是挫折,而是面對挫折時消極逃避的態度。你應該學會把每一個困難和挫折都變成學習的機會。當一扇門關閉時,另一扇門就會開啟。或者你可以自己開啟緊閉的門。
第四陽光教育:自主教育。
我尊敬的公務員的一個朋友講述了他父親教他做人的故事:
當他暗戀一個女孩時,他的父親說:“一個女孩不會因為你專一而喜歡你,而只會因為你優秀。”
我的朋友感嘆道: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時刻。
初中一年級時,父親問他:“我們怎樣才能讓別人尊重你?”
“如果我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我。”
“錯了。這就是力量。”
朋友嘆了口氣:太深刻了。
他的父親也是一個謙虛的官員,但他從來不輕聲說話,只對他說了一句狠話:“別指望我給你報銷發票。”
朋友感嘆:這句話成了我的工作原則。
後來,他身邊的很多同事犯罪入獄,但他始終乾淨安全。
他感嘆道:“所以我一直感謝我的父親。”
江洋的父親楊蔭杭曾說:“與其做第一,不如教育孩子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