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特別是在國家處於山河破碎,百姓多數愚昧無知的時代裡,只有人的素質和知識得到提升,才能改變中國。於是在教育這個方向上,出現很多令人感動的事情,這是民國曆史中很重要的部分。
大師自不必說。曾經看到過一些陶行知的事情,包括他的一些教學設計,“捧著一片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確實是他的精神。最近研究了幾則綏遠邊疆的文盲老太太劉英士辦學的資料,有很多細節讓我很感動。
(細節參見:綏西“女武訓”劉英士辦學 | 韓雲琴 和一則1948年綏西女武訓的珍貴史料| 劉映元研究 )
劉英士這個老太太讓人感動。她自己是文盲,還瞎了一隻眼睛,自己做大鞋種地養牛也要供孩子們唸書。來讀書的孩子,還供飯吃,還請家長們吃飯,請人家把孩子送過來讀書。
她在的地方是烏拉特前旗的偏僻農村,在包頭西邊幾百裡。在民國的視野下,這是邊疆中的邊疆。劉英士的母親生病後她去求神保佑,母親痊癒後,她想給廟裡燒香謝神送匾,方圓幾十裡找不到人能夠寫“靈驗”或“酬謝神恩”等字樣,於是她感到必須要辦學。
一個求神求己的老太太,開始求知識,並且辦的是現代教育,不是私塾,而且她辦這個教育,一下子就持續辦了個近十年。
後來學生多了,物價上去了,辦學遇到困難也不捨得關,還要到700裡以外的省城找幫助,這種決心、毅力和信念,讓人驚訝。
老師讓人感動。辦學就得有老師。我們現在對這位老師所知很少。他的名字要麼叫彭承宜,要麼叫彭承室,我們現在不能確定。他可能身兼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等幾個科目的老師,而且要教好幾個年級的孩子。他既是班主任,也是任課老師。他的才能必然是很高的,才能處理這樣複雜的教育。去謀一些事業,也必然會有一定的機會。他的舉動,類似於現在的山區支教。這種身兼數職的狀態類似於他的校長。我們能夠設想,在這個80人左右的四個年級的學校裡,劉英士女士很可能既是校長,也是校董,也是後勤部長,也是勤雜工,也是食堂大廚等等。
當時的記者讓人感動。劉英士辛辛苦苦找到綏遠省教育廳,教育廳應付了一下,給了幾萬元法幣,其價值類似於現在的幾百元錢。劉英士很失望,但不知道怎麼辦。報社記者瞭解到這個事情,就立刻能夠在政府教育廳不能大力支援的情況下,組織報導,並發動民間募捐來捐助學校。報社記者的眼睛如果是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就不會進行這樣的努力。這種自發的努力,來自於感動和同情。但除了感動和同情也不夠,還需要有能力和方法。能夠形成南國北疆的“廣泛影響”,在任何時代都不容易,所以記者顯然是用了心思的。劉英士老人並不知道武訓,但記者很快就想到把她和武訓聯絡在一起。我們現在知道這位主筆記者很可能就是韓雲琴女士。她當時大概也就21歲左右,剛剛入行不久,所以她一定是得到了新聞界很多人的支援,才能形成所謂廣泛傳播。這些新聞界的“人脈”能得到什麼呢?無外乎還是感動同情之後的“道義”二字。我曾看過一些民國的報紙,募捐辦學的資訊很多。啟迪民智,在當時和國家存亡息息相關。民國有很多教育大師,如陶行知,都倡導學習行乞辦學的武訓。
張元濟老先生讓人感動。80高齡的老人,聽聞這樣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檢討,“吾儕空談改良教育數十載面對巾幗不禁愧然”。張元濟老人哪裡是空談改良教育?!作為清末的翰林院庶吉士,作為商務印書館的董事長,他是那個時代裡“文化強國”的先鋒,主編印製了那麼多的教材!所以他的這種慚愧,是一種大使命大責任大善良之下的自我責備。想想也是,一個恨不得四萬萬人立刻都能讀書自強的人,當然會覺得愧疚於心。做了那麼多,仍然覺得自己做得不夠。他可以為這個素不相識的北疆老人去拜託教育部部長予以關注,原因何在?原因在於他們雖然身份、學識、地位、環境大不相同,但其實是有相同理想的一類人!
私立小學的師生令人感動。現在並不知道是綏遠省的哪所私立小學,他們的師生看到報紙報導之後,就邀請劉英士講話,並熱情發起了跪泣捐款運動。這種素昧平生的惺惺相惜和挺身相助,比之於報紙上的豆腐塊文章,顯然更有衝擊力和顯示度。這也是當時社會中人們彼此感動之後才能展現出來的行為,故而能夠讓社會募捐活動的熱度持續一個月有餘,故而能夠驚動傅作義將軍去關注。
也正是這樣的相互關心在相互激發,也才使得劉英士辦學的故事,隔了這麼久還是儲存下來很多線索。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9年義務制教育,已經忘記了啟蒙文盲的艱難,也就不太會對這樣的社會互助而感動。
教育的本質是要捨得自己,成就他人,捨得當下,成就未來。
民國年代,大家都苦,都困難,都拮据,都想從溫飽線上掙扎過來,也就格外更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捨得和成就。中國教育最大的轉型就是從傳統私塾轉型為現代教育,這個巨大而困難的轉型期就發生在清末民國的亂世。
彈指一揮幾十年。
過去認為是來之不易的資源,現在已經歸入到標準的公共服務之中。原來需要驚心動魄的努力,現在歸於平淡日常。
時過境遷,辦學的事兒似乎已經沒有那麼多急迫。由於現在已經發展了,再回望民國這一段兒,往往很難想象當時人們做出一點點的初級的所謂“進步”,是這樣的困難。但那種互助的精神,渴望進步的努力,以及人與人彼此的激發與感動,在歷史中總是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印記,我們如果想尋找,總是能夠找到一些線索或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