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鄭鐿慧子
雨後的湘潭縣石鼓鎮銅梁村像被洗過一般,空氣中帶著一股清香。2月7日清晨,我們的車剛拐進村道,便聽見“轟隆隆”的聲響,緩慢而有節奏。這聲音正是從村裡湘亭油茶合作社的油茶加工坊傳出來的。
走進加工坊,莫尚龍正擺弄茶餅,啟動榨油機。他說:“這是這一季最後一批茶籽了,你們要是早半個多月來,正趕上旺季,這裡都站滿了人!”
老莫家在村裡一直經營傳統榨油坊,主要是給有油茶樹的村民榨油,賺些手工費。但因村裡油茶樹種植時間久遠,油茶產量很低,最近幾年效益很不明顯,老莫的收入也受到影響。
2019年,村“兩委”以村集體入股的形式注資20萬元,引入湘亭油茶合作社。經過土地流轉,合作社順理成章落戶老莫家,他一下成了管理240餘畝油茶林的“小老闆”。
三年辛苦,油茶樹終於變“搖錢樹”。2021年是一個豐收年,茶籽產量比前一年翻了個倍,老莫的榨油機轟鳴了一整個四季度,產出的茶籽才見了底。
愁銷量嗎?老莫樂了:“那不愁哩!很多外地人來買!”
銅梁村山清水秀,近兩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外地遊客絡繹不絕。老莫家的茶油是土法手工操作,包括烘乾茶籽、柴火蒸枯、碾製茶粉、壓制茶餅、加壓榨取和過濾沉澱等工序,榨出的茶油夾雜著稻草和樟樹的清香,滿足了人們對傳統味道的追求。即使土榨油的價格比普通油貴,仍然供不應求,成了遊客們最喜歡的紀念品之一。
“基本上每天榨多少油就能賣多少,我一天要在榨油坊裡待上十幾個小時。”油茶合作社生意好,老莫又陸續請了村裡7名脫貧戶來做工,讓他們也能賺取一些額外收入。
老莫粗略算了筆賬,僅靠油茶合作社,2021年家裡就賺了20萬元。2022年,他有了新計劃,第一件事就翻新了油茶加工坊,將原本只有幾十平方米的小作坊變成了上下兩層、150多平方米的大廠房。然後,他又買了一臺新榨油機:“今年只怕產量會更好哩,要提前做準備,把規模做得更大些!”
從銅梁村出來,稍停的雨又開始綿綿不絕,榨油機轟鳴的聲音猶在耳畔,像是在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的那句話,“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