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旅途至今,涉足許多世界遺產。 亞美尼亞的教堂,是少數讓我讚歎不已的地方。 這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督教國家,在 301年就把基督教列為國教,比衣索比亞(330年)及羅馬帝國(380年)都還早。 雖然周圍被伊斯蘭教國家包圍著,也曾經被羅馬人、波斯人、蒙古人侵略,但這國度一千多年來卻都沒有消失。 境內共有四千多座修道院及教堂,大多年份久遠,各有不同的特色。
亞美尼亞有自己的教廷(不屬於羅馬),已經獨立運作了一千七百多年。 它們的第一座教堂是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Etchmiadzin Cathedral),建於四世紀初,被稱為亞美尼亞的梵蒂岡。 可惜當時在整修,只好跳過。 不過該國共有三座世界遺產,而其中兩座距離首都埃裡溫才一小時車程! 無奈當時在縮短旅行時間,因此只能去其中一座。
在亞美尼亞遇見希臘神廟? 加尼神廟(Garni Temple)
一踏入加尼神廟,瞬間感到震驚,沒想到亞美尼亞也有希臘式的建築! 要不是周圍白茫茫的雪,我還以為瞬間來到希臘! “這可是亞美尼亞在成為基督教國家前的最佳代表,跟希臘沒有關係!”導遊趕緊解釋。
原來這座建築建於一至二世紀,在亞美尼亞成為基督教國家後並沒有像其他的神廟被打掉,之後被改建成為皇家的夏宮。 有學者說這棟建築可能不是神廟而是墓地,所以才得以存活下來。
我們目前所見的加尼神廟其實已經被重建過,因為原本的建築在 1679年的地震中完全倒塌。 所幸在1969-1975年由蘇聯修復,有百分之八十是使用原本遺落在地上的石頭。 神廟附近景色優美,下面即是峽谷與河流。 能夠在這充滿教堂及修道院的國度看到不同的建築實在令人眼前一亮。
實至名歸的世界遺產— 格加爾德修道院 (Monastery of Geghard)
一直以來我對洞穴中的建築情有獨鍾。 先前在黑山旅遊時也特地到刻在石壁中的 Monastery of Ostrog 奧斯特洛修道院參觀。 而這座格加爾德修道院是我這次到高加索地區最喜歡的建築! 這座世界遺產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有許多不同時期的教堂都建在時洞穴內,有些洞穴的雕刻以及石柱都是一體成型的!
格加爾德修道院位於亞扎德溪谷底處,現存中央聖堂建設於1215年至1283年期間,在基督教歷史悠久的亞美尼亞中也算是建造較早的修道院。 裡面的聖壇旁連線著不同的洞穴,其中一座腳底下流著滔滔不盡的泉水, 偶爾信徒會進來把水潑在臉上祈福。 而內部唯一的光源只有屋頂挖空的圓洞,可惜日落時分無法成功使用相機拍攝出細節與震撼感。
其中有一間大墓室是需要透過狹窄的通道才能進入。 十二米高的空間全都一體成形,巖壁上刻著不同時期的雕刻,擁有拜占庭、波斯與東正教的風格。 導遊說他們公司偶爾會安排合唱團來這墓穴中唱歌,因為裡面的迴音使整個地方更有神聖的氣息。 不過當時空氣又溼又冷,天色漸暗,在導遊留我單獨在內後只覺得毛骨悚然,沒多久就趕緊出來。
整體來說格加爾德修道院讓我得到心靈上極大的滿足,而且位於加尼神廟附近,大多遊客都選擇這兩座教堂一同前往。 如果在亞美尼亞時間有限,建議大家絕對不要錯過這裡!
湖泊旁的修道院— 賽凡修道院(Sevanavank)和海伊拉修道院(Hayravank)
那天太陽昇起多久,導遊先帶我到高加索地區最大的湖泊—塞凡湖(Lake Sevan)旁的修道院。 就是因為擁有這個湖,亞美尼亞才那麼多新鮮的魚料理可以食用。 而我參觀的第一座是海伊拉修道院(Hayravank),這座十二世紀的修道院被許多亞美尼亞石圍繞著。
這些十字架石可是亞美尼亞獨特的世界遺產,在中古世紀時,只要是重要的地點(不管是神聖或是墳墓)都會看到它的存在。 因為是冬季,修道院內關閉著,導遊為此感到婉惜。 附近有一大片十字架石,不清楚是不是墓碑的存在。 在灰暗的天空下帶著濃濃的陰森感。 幸好沒多就太陽公公就出來了,原先灰濛濛的塞凡湖也被藍天照映出美麗的水藍色,給接下來參觀的賽凡修道院(Sevanavank)帶來截然不同的感覺。
始建於九世紀的賽凡修道院在湖岸旁的高點,俯瞰著湖泊。 踩著階梯上去需要些體力,也要小心雪滑。 當時的亞美尼亞其實正嘗試擺脫阿拉伯人的統治,因此被建立在一座島嶼上。 直到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使用人工方式抽取湖水的方法使湖水高度降低二十米,才變成現在的半島位置。
這裡原本有三座遺址,現在只剩了兩座。其中一座教堂還是可以讓人進去參觀。裡面的十字架石雕刻精美,透過導遊的解釋可以在整塊石頭上了解聖經中的故事。
以上就是我在亞美尼亞短短三天內的其中一天行程之一。 之後還會有更精彩的遊記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