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坐落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其獨特的位置融合了四省的民俗風情,所以有“走一縣,看四省”的說法。其民俗文化、自然景點、地方美食吸引了眾多遊客。
黃河故道是其中最為出名的景點之一,起初是一處原生態溼地。自幼在此玩耍戲嬉,留下了兒時成長的歡樂。記憶中寬闊的河流緩緩而下,清澈的河水倒映著兩岸的莊稼和果樹,吃草憩息的羊群、追逐打鬧的孩童、傍晚落日的餘霞、人們回家的背影,無不留下童年的回憶。
黃河故道形成歷史久遠,曾流經碭山700餘年,最後給碭山留下一條東西長46.60千米,流域面積277.80平方千米廢棄河道,即黃河故道,在碭山境內流經七個鎮和四個果林場。
黃河故道現今已是一處自然溼地保護區,現有水面650公頃,溼地300公頃。故道內鳥類雲集,多達百餘種。這裡還有梨都博物館、梨樹王、瑤池煙霞、黃河故道遺址公園、碭山民俗文化園等自然和人文景觀。黃河故道地區1999年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碭山的黃河故道讓人流連忘返,其兩岸是數萬畝梨園,一眼望不到邊際。也沉澱出了濃厚深鬱的“梨文化”。在梨花盛開之際用詩人岑參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萬樹萬樹梨花開”,不多的幾日,在這裡將能目睹到詩句中的盛景。(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