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這樣一個實驗,來自匹茲堡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們,拿出兩段母親批評他們的錄音,請32名平均年齡14歲的青少年們聽,並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
大腦掃描結果顯示,在老媽無休止的嘮叨面前,青少年大腦中與負面情緒相關的區域變得異常活躍。
也就是說,孩子面對父母的嘮叨,心裡都存在牴觸心理。正如尹建莉老師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提到,嘮叨是把小刀子。
什麼樣的語言稱得上是嘮叨呢?作者說,並不是說話多就叫嘮叨,而是那些隨口而出、不斷重複、總給人帶來負面情緒的話,既沒用又不中聽。
嘮叨的特點就是負面、無效、重複,孩子面對這些語言時,心理會不斷受阻,被嘮叨的越多,反而做得越差。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特意跑去採訪了一下起床後在床上玩耍的兒子,詢問自己是否是一個嘮叨的媽媽,得到兒子否定的答覆後,心裡有點小竊喜。
這說明目前為止,孩子還沒有受到被嘮叨的困擾。我沒有成為嘮叨的媽媽,可能跟自己的家庭有關。
印象中,父母從來沒有嘮叨過我們,我爸話少,我媽雖然是個家庭主婦,但也沒有絮絮叨叨的習慣。
大概是沒有深受其害,所以對待自己的孩子,我也儘可能給予最大自由,很少去幹涉他。當然,偶爾還是會有碎碎唸的情況,但我會留意孩子的情緒,如果他表現出不耐煩,那就立刻打住不再繼續。
因為我知道多說無益,需要改變策略。作者在書中也舉了自己的例子,她說自己曾經也進入這樣的角色,女兒考試出錯,她總會問:“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因為這句話特別有效,讓女兒總能夠在考後及時查詢答案,彌補不足,因此她非常得意這句話的運用,直到女兒生氣了,覺得她總是說這句話,特別煩,她才意識到自己嘮叨了。
因此,她建議父母需經常留意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時常為你的某些言語或指令不愉快,那麼就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嘮叨了。
如果發現自己會嘮叨,那平時如何儘量避免呢?作者在書中給出三點建議:
一、問問自己,孩子的某個缺點是否真的無法容忍?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是否可以接納他的不足?允許他在某些方面表現不佳而不去嘮叨?
二、如果的確有問題需要改善,在嘮叨後無效的情況下,我們最好要學會改變策略。
三、實現找不到辦法時,那就什麼也不做。每個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本能,相信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能夠修復自身問題。
“媽媽最好用一隻手來愛孩子,爸爸最好用半張嘴來愛孩子”,意思就是父母少包辦,少嘮叨,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