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15日,快船在主場以119:104大勝勇士,拿到兩連勝。
快船之所以能夠大勝勇士,泰倫·盧的臨場排程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第三節,泰倫盧連續用同一個戰術,與科爾鬥智鬥勇,最終單節打出33:19的比分,拉大分差,奠定勝局。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泰倫·盧在第三節指揮快船所打的戰術,和湖人此前打勇士時所使用的戰術,極為相似。
而泰倫·盧在第三節比賽中,一共使用了4次,成功了3次。
泰倫·盧為快船安排的這一戰術是“弧頂雙擋拆”。
泰倫·盧雙擋拆戰術助祖巴茨扣籃得手
第三節10:20左右,雷吉持球推進到左側45度,曼恩上提弧頂後,與祖巴茨一起形成雙擋拆站位。
此時勇士的防守陣型是:庫裡防守曼恩;湯普森防守雷吉。其餘三人收縮在內線,隨時準備協防。
這一次的雙擋拆戰術,曼恩執行的是擋拆外切。
在快船雙擋拆戰術第一個擋拆戰術進行時,勇士選擇了換防。換防及時,曼恩無法接球,但湯普森被調動到了左側45度位置。
隨後,對上庫裡的雷吉,繼續向右側45度位置運球,與祖巴茨進行第二次擋拆配合。
擋拆發起後,勇士選擇了夾擊雷吉。而雷吉面對夾擊,及時將球傳給順下的祖巴茨。祖巴茨接球后,晃開湯普森,突破扣籃得手,拿到兩分。
科爾及時變換防守,破掉快船雙擋拆
第三節10分鐘左右,快船再一次執行雙擋拆戰術。巴圖姆移動到左側45度位置後,與祖巴茨形成雙擋拆戰術落位。
這一次,勇士做出了防守上的改變。
為了不讓雷吉將球運到右側與祖巴茨打擋拆配合,勇士便提前發起對雷吉的夾擊,逼迫雷吉將球傳給擋拆外切的巴圖姆。
巴圖姆拿到球后,庫裡立刻追防。與此同時,魯尼看住弧頂的祖巴茨,庫明加則守住左側底角的莫里斯,威金斯則籃下落位,隨時準備補防漏洞。
巴圖姆速度過慢,同時又是擋拆外切。所以,在巴圖姆接到球的一刻,庫裡也得以及時趕到,進行貼防。
看到庫裡貼防到位,前面又是庫明加和威金斯的協防陷阱。巴圖姆選擇了將球傳給右側底角的曼恩。曼恩拿到球后,向弧頂一步運球,傳給左側45度的莫里斯。庫明加則及時趕到,逼迫莫里斯投籃打鐵。
泰倫盧繼續雙擋拆策略,祖巴茨輕鬆上籃得手
第三節7分55秒左右,快船再一次執行雙擋拆戰術。在快船進行這一次戰術跑位之前,科爾對勇士的防守做出了一個改變。為了避免庫裡再一次被帶到弧頂位置,科爾便讓威金斯停留在了罰球線位置,誰上提擋拆,威金斯就跟防誰。
因為是威金斯單防雷吉,所以勇士這一次沒有選擇提前夾擊雷吉;而是選擇了換防。
巴圖姆完成擋拆外切之後,湯普森上前進行盯防;威金斯則負責防守雷吉。
隨後,雷吉繼續向右側位置運球,與祖巴茨發起擋拆戰術配合。勇士則繼續執行包夾持球人的戰術。雷吉便在威金斯和魯尼兩名長手臂球員的夾擊之下,將球分給順下的祖巴茨。
祖巴茨拿到球后,突破籃下上籃得手。
泰倫盧臨機應變,助巴圖姆投進空位三分
第三節6分鐘左右,泰倫盧再次展現起了自己的球商。因為勇士連續兩次都在選擇換防擋拆外切球員。所以,泰倫盧在快船球員進行後場發球時,對雷吉、巴圖姆、祖巴茨、曼恩等人重新進行了戰術佈置。
戰術還是雙擋拆,但卻根據勇士之前的兩次防守策略,進行了跑動路線的調整。
將之前的第一擋拆人巴圖姆換成曼恩;巴圖姆則站到右側底角位置。
跑動路線方面:將之前的擋拆外切,換成擋拆順下。
於是,在擋拆發生後,誤以為曼恩會擋拆外切的湯普森,便遲了曼恩半步。
因為湯普森遲了半步,所以曼恩在內線接球后,便處於放空的狀態,而勇士的防守也因此發生了變動。
底角的庫明加、底線的威金斯以及罰球線的魯尼,都被曼恩牽制了過來。至此,泰倫·盧的戰術目的已經達到。
曼恩及時分球給右側底角的巴圖姆,巴圖姆接球后,三分一擊即中,三分到手。
其實,對於快船的這一打法,勇士只要不包夾,便不會讓快船連續得手。科爾卻為何執意如此呢?如果觀看了之前勇士打湖人的比賽,或許可以猜測一二。
在勇士與湖人比賽的最後時刻,湖人便曾讓詹姆斯持球,與濃眉、塔克以及裡弗斯等人輪番打弧頂雙擋拆戰術。面對詹姆斯發動的這一雙擋拆戰術,雖然沒有快船這般變換多端,但勇士的防守卻被湖人攻破了3次。
塔克外切後,拉開進攻空間,詹姆斯加速突破內線上籃得手。
勇士選擇提前包夾詹姆斯,詹姆斯及時將球傳給右側的裡弗斯。裡弗斯接球后快速突破到籃下,助攻威少上籃得手。
裡弗斯外切後,勇士全力包夾詹眉擋拆。詹姆斯分球右側的裡弗斯,裡弗斯隨後持球突破籃下,上籃得手。
以庫裡目前的單兵防守能力來說,科爾並不擔心庫裡一對一防守後衛時會被爆。科爾所擔心的是,如果季後賽球隊讓鋒線球員來執行這一戰術的話,球隊的防守就會成為對手攻城拔寨的漏洞。
如何破解這一戰術,彌補球隊防守漏洞,已成為科爾的當務之急。要知道,勇士季後賽將會面對的球隊:太陽、爵士、獨行俠、快船以及湖人等球隊的配置都可以打這一簡單雙擋拆戰術。
這場常規賽的慘敗,或許就是科爾進行防守試驗的代價,而泰倫·盧便是他最好的鍊金石。
文/魏雷
個人見解,若不當之處,還望指正,誠惶誠恐,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