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BA官方釋出的訊息,本賽季的“視窗期”時間為2月15日-18日,在這期間聯賽允許各支球隊對已經成為“自由球員”的球員進行“認領”和“交換”。
而在2月14日,聯賽官方也對目前所有的“自由球員”進行了一次“更新”和“彙總”。
具體名單如下圖。
說實在的,當看到名單的人數達到33個的時候,還是挺“驚喜”的,這說明現在能夠在賽季中期給各支球隊提供的“選擇”比之前更為“寬裕”了。
但是,看了其他球迷朋友的評論之後,才發現我還是有點格局“小了”。
首先,名單不夠長,要是能有幾百人就好了。
看到這個球迷的“言論”屬實還是把我給驚著了,我原本以為33個其實就算不少了,但是人家直接來了幾百個。
不過,如果真的能夠如他所願,那麼我們的CBA就真的算是發展的相當不錯了。
自由球員的規模就能達到幾百人,那可想而知,CBA的“競爭”到底該有多大了,而只有競爭足夠大,才能帶動整體水平的提高。
如果自由球員人數很少,甚至沒有,那大家就都是“合同工”,自然而然不用操心“失業”,所以,在場上努力不努力都不那麼重要,反正我好好打也是這樣,不好好打下個賽季球隊照樣還是把我想要的“合同”給雙手奉上,畢竟,不用我你們也沒人可用啊。
這樣一來,大家都形成了這種“默契”,那CBA還想進步,無異於痴人說夢。
而自由球員的名單如果足夠多,那麼就會在賽季中期的時候給所有的球隊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加油”機會,比如球隊有大面積“傷病潮”造成人員短缺的,以及部分球員態度“消極”比賽態度不夠端正的,那麼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對球隊的陣容進行一次“補強”甚至是“升級”。
而只有這個人員名單越長,那麼大家的選擇才能越多,才能儘可能地都選擇到最“適合”自己,最能幫助到自己球隊的那個球員。
再者,自由球員的名單足夠多,這樣在他們這個群體之間也能形成一種很強的“競爭力”,畢竟,這麼多球員人家憑什麼就選擇你,不選擇別人呢?
那不還是因為你能力突出嘛。
所以,這樣一來,很多球員哪怕成為了“自由球員”,但是,依然絲毫不敢放鬆對於自己的要求,要不然“二次就業”的機會也沒有了。
當這種“拼搏”和“努力”之風瀰漫著整個CBA的方方面面的時候,那大CBA還何愁不能進步呢?
那就定個“小目標”,先讓自由球員的規模達到“100人”。
其次,真正的所謂“大牌”球員還是鳳毛麟角的。
當我們把上面那份名單仔細捋一遍的時候,才發現這份名單上真正能夠讓球迷覺得“眼前一亮”的名字並不多。
最“惹眼”的還屬李根。
這位前“國手”,在2015年亞錦賽給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他的職業生涯也是“平步青雲”,但是,再後來隨著簽約的合同金額數字“過大”,再加上歲數的增加以及傷病的“侵襲”,他逐漸成為了“毒藥合同”的代名詞。
前段時間也是和北控剛剛談妥“買斷”的事宜,從而正式成為了一個自由球員。
但是,作為一名88年出生的球員,現在也已經接近34歲了,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這個歲數算是“高齡”了,再加上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到底恢復的如何,目前都還是處在一個未知的水平,只能說是有些球隊確實需要一名“老將”來對年輕球員進行一定經驗上的“傳授”,或者在關鍵時刻能夠上去頂一頂,那李根還是有點作用的。
要說真指望他每場還能貢獻多麼穩定的資料那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包括名單當中的張春軍、羅旭東大概也都是這個情況。
油箱裡都還有點“油”,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一些歲數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又“闊別”聯賽一段時間了的,比如,很多球迷熟悉的高尚,就是這其中的代表。
這些球員的職業生涯也曾伴隨著一定的“期望”,但最後又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最終又很快消失在球迷的視線當中了,但,其實仔細一看他們的歲數都還不算很大,也正是還可以再“衝”一次的時候,但是,由於他們好長時間沒有打過正規的比賽了,整個的身體狀態現在到底還是不是如同他們年齡那麼“正好”,這個誰也說不準,再加上,就算能夠被有的球隊認領,熟悉戰術和隊友磨合這些也都需要時間,再加上他們本身並不具備那種真正“超群”的能力,所以,大多數就算能夠再次迴歸職業賽場,但是,後面還是免不了再次“黯然出局”的情況。
所以,籃球是一個既然選定了就應該無怨無悔且每天都百分之百努力的職業,因為,一旦離開說不定就成為了“永遠”。
而這樣的一份自由球員名單,顯然不能夠對現有的CBA格局產生太大的影響,這也說明我們的聯賽還是有點“保守”了,如果有一些真正的“大魚”也能在其中,引起多支球隊的“哄搶”,那大家的關注“熱度”肯定不一樣了,到那個時候多少球迷不得一直守著手機,時刻盯緊這些“大魚”,最終花落誰家,那個時候CBA想不“火”都難。
目前看來,距離憧憬的這個畫面,多少還有點差距。
但是,我相信這一天會很快到來的,畢竟,CBA現在擁有這麼好的一個“群眾基礎”,眾望就是希望!
再者,CBA可不可以也“推出”那種“短期合同”。
比如也“效仿”NBA分為10天、15天、30天這種,然後打一場就給一場的“勞務費”,如果表現得好就給正式合同,進行“轉正”。
這樣既能給有些球隊在“視窗期”遭遇大面積“傷病潮”的時候一個很好的“補充”,免得剩餘相對健康的球員一個勁地“硬頂”,在造成更多的一個傷病出現,這對於很多球隊來說確實是難以承受的一個“打擊”。
但,看到有球迷也進行了“否定”,
主要的原因就是怕這樣會造成一些球員被一些經濟基礎相對“厚實”的球隊簽下,然後短暫的幫其衝擊季後賽之後,賽季結束又被該球隊“買斷”,到了休賽期再回到“老東家”,這種“扯皮”的事情。
確實,這樣的現象在其他的聯賽並不是沒有出現過。
但是,如果某個“政策”是好的,總不能因為會存在某種不太好的“後果”就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了。
再說,很多的事情都是“辦法會比困難多”。
比如針對這樣的“短期合同”在制定一個“限定條款”。
首先,合同期內的球員不允許簽約“短期合同”,這樣一來大多數球員以及有實力的球員大機率都籤不了這種“短期合同”了。
就包括所謂的“自由球員”也都肯定是已經合同到期或者已經和原球隊協商“解約”的,他們籤“短期合同”肯定也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短期合同”的球員是屬於在註冊名單之外的一個“補籤”,但也要設定一個簽約期限,比如一個月,等到一個月之後,如果“短期合同”沒有得到“更正”或者“升級”,那這樣一來就等於“自動作廢”了,那後面該球員該怎麼籤新的合同依然不受任何影響。
最主要的,這個“短期合同”的最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球隊“重建”或者“爭冠”,還是那句話,只是為了給一些遭受大面積“傷病潮”的球隊一個“補充”,免得由於人手不夠把原本健康的球員也給累出“傷病”了,這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能夠加強一下聯賽的氛圍,讓我們的聯賽“看點”多一些,“論點”也能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