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期望房價大跌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近兩年的房價走勢。自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以來,國家便對房地產市場展開了一系列的持續調控。目前,國家對樓市的調控政策並不是為了打壓房地產行業,而是為了房地產行業能夠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只有有針對性地調控房地產行業,才能讓房地產行業更加健康地發展下去。在進入2021年下半年以來,樓市信貸政策收緊的效果才慢慢顯露出來。
也就是說,在“穩”的樓市大環境下,未來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在人口大量流入的熱點城市會出現“穩中有漲”,在沒有人口和經濟支撐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可能會小幅度下跌,但房價的總體走勢還是以穩定為主。
對於宜賓而言,2022年進入“十四五”新的發展大潮中,城市紅利持續向好,為房地產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穩”也成為宜賓樓市的大基調,也許過程當中會有小的調整,但不會有大變化。
不要再有投資房產的想法
現在房產已經過剩,中國情報網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4.72%。2020年央行曾釋出報告稱,中國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佔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有多套房子的大有人在。高層表態是長期堅持“房住不炒”,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是趨勢,還有保障房、租賃房已經投放市場,隨著房產稅越來越近,投資房產已經無利可圖。
資料顯示,宜賓主城區預計待上市商品房有49736套,再加上已經上市但未備案的16603套商品房,宜賓主城區目前存量房有66339套。明視訊記憶體量過多,供大於求。因此可見,剛需在2022年購房,還是比較划算的。當然,在房價不可能大漲大跌的樓市調控之下,一味貪圖便宜更不可取。
不要等最好的買房時機
樓市的走勢撲朔迷離,每個人各有說法,但言人人殊。什麼時候購房最划算,當下是最好的買房機會嗎?對於這個命題,沒有人能給出最確切的答案。樓市,就如同股市一樣,沒有永遠的最低點,也就不存在最好的購房時機。
對於剛需者而言,看中了喜歡的房子,售價在心理承受範圍,該買房時就應該果斷出手。道理很簡單,或許房價下跌了,你看中的房子卻沒有了;你看中的房子還在,可是價格已經上去了。對於有購房者計劃的人來說,最適合自己買房的時候,就是買房最好的時候。
不要衝動買房
雖說買房是為了居住,但是根據不同的生活需求選房時也會有一定差異。
如果是婚房,那麼買房者主要考慮的是穩定安心,才能更好地保障今後的生活質量,所以選房時最好多關注一下房子的配套設施以及保值力和升值潛力,不僅居住更舒適,在面見對方父母的時候也會更有底氣,更容易獲得他們的認可。
如果說是工作需要,那麼買房者就要著重考慮地段以及附近的交通情況,儘量選在離單位比較近的地方,這樣上下班效率更高。而且地段選得好,比如像市中心或者商圈周邊,那麼即便你有離職跳槽的打算,求職範圍也很廣、機會多,再加上這些地方消費水平較高,相應的薪資待遇也不會特別差,生活品質還是相對有保障的。
買房最忌諱衝動,真誠建議你一邊攢錢,一邊看房,一邊研究,在能力範圍內挑選最中意的房子,不要貪圖便宜,能讓你少踩很多坑。
選擇口碑好、財力雄厚的房企
房地產業的黃金髮展期已經過去,不再像以前那樣,房企隨隨便便就能融得一大筆資金。這對很多中小房企來說,是一個生死考驗,為了能夠活下去,就會有很多房企在建設樓盤時,不僅說好的配套會縮水,使用的建築材料也可能會降低標準,甚至還可能會因為缺錢而導致樓盤長期停工。
如果剛好買了這樣的房子,那就很鬧心,配套縮水還能勉強接受,其它方面的偷工減料那會影響到房屋質量,甚至交房時間還遙遙無期,不爛尾都得謝天謝地了。因此,買房時最好選擇那些口碑好、財力雄厚的房企,口碑好還是很容易知道的,多看看業主的評價就行,那怎麼知道房企財力如何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查一下那家房企的總資產、負債率和季度營收,如果負債率過大,大於總資產的,那就要當心了,如果季度營收下降過多,那該房企就可能會陷入資金困境當中。反之的話,那就是業績良好、現金流穩固的房企,這種房企旗下的樓盤在質量和交付方面會更加靠譜一些。
在中國人的慣性思維裡,有了房子,才等於有了家。買房不易,雖然現在樓市下行,但對普通家庭來說買房的風險和壓力依然很大。希望以上建議能幫到剛需購房者,在2022年順利地購買房產。
原標題:2022年,你準備好買房了嗎?
作者:《新三江週刊》記者 段敘蘭
來源:宜賓傳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