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葉王陶”三位將軍分別是葉飛、王必成和陶勇,在解放戰爭時期,均是華東野戰軍的高階將領,是粟裕的嫡系猛將。眾所周知,自華中、山東兩大野戰軍合併後,擅長軍事指揮的粟裕負責華東野戰軍的軍事指揮工作,三位將軍在粟裕的指揮下,打了許多漂亮的仗。
粟司令與葉飛、王必成和陶勇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有密切合作,當時粟裕是新四軍第一師師長,手下有三個旅長,就是“葉王陶”三將。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升任為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葉飛、王必成、陶勇三將分別是華野第一、六、四三個縱隊的軍事主官。
華野猛將如雲,王必成、葉飛和陶勇三將屬於佼佼者,所率的三個縱隊是華野的主力,打了許多惡戰,勝仗,深得粟裕的信任。每當有大戰,“葉王陶”三將被委以重任,是粟裕手中的王牌。
值得一提的是,粟裕對“葉王陶”三將朝夕相處,且又是上下級的關係,按理來說,三將與粟裕的感情應該是不錯的。實際上,王必成與陶勇與粟裕的私交很深,平常無話不談,親如兄弟,但葉飛是一個“例外”,他與粟裕相處多年,二人的私交一般,甚至有較深的隔閡。
南陽事件的經過
葉飛與粟裕的隔閡主要是因為發生在1936年的南陽事件,據上將葉飛本人回憶,自己當時差點犧牲了。
南陽事件的背景應該要從1934年說起,當年冬天,紅軍先遣隊北上抗日,途經閩浙贛、皖南地區,遭到了數倍的反動派包圍,領導人方誌敏犧牲,粟裕和劉英僥倖突圍,組建了“挺進師”。
1935年,挺進師進入浙江西南地區展開游擊戰,建立了根據地,遭到了反動派的圍剿。為了儲存隊伍的實力,劉英和粟裕率領的挺進師約百餘人在福建與閩東特委會師。
當時的背景是中央紅軍剛剛經歷長征,損失很大,南方游擊隊暫時無法聯絡上中央。閩東特委在軍事和政治上的領導人是葉飛,等人。挺進師與閩東特委會師後,葉飛主動提出接受挺進師的領導,雙方建立了一個名為閩浙邊臨時省委的組織,劉英的書記,粟裕是組織部部長,葉飛是宣傳部部長。
游擊隊勢力逐漸壯大,敵人派兵圍剿,劉英一意孤行,堅持那一套“左”的做法,導致部隊損失嚴重。葉飛等人因為自己的正確策略沒有被劉英採納,在態度上有些強烈,引起了劉英的不滿和防備。
劉英打算“先發制人”,讓粟裕約葉飛吃完飯,將葉飛綁起來,轉移審理。粟裕反對這麼做,可劉英是自己的上級,只好遵照行事,乘著葉飛沒有準備,將他綁了起來。
在押解葉飛的途中,遇到了國民黨部隊的襲擊,在慌亂中我軍部隊被打散了,葉飛的腿上也捱了一槍。被綁著的葉飛沒法逃走,只見前面有十幾米高的懸崖,不想做俘虜的葉飛與另一位被押解的同志陳挺一起跳崖,所幸二人均命大,掛在了樹上,沒有摔死。
葉飛和陳挺二人為了能儘快趕到閩東根據地,不顧傷痛,晝伏夜行,走了五天五夜,終於到了目的地,算是撿回了一條命。事後,劉英覺得粟裕故意放走了葉飛,將他隔離審查了起來。
南陽事件的後果很嚴重,導致了閩浙邊臨時省委的徹底分裂,葉飛與劉英、粟裕之間有很深的隔閡。後來,粟裕找葉飛解釋,自己只是執行命令,下令的是劉英本人。可事情畢竟發生了,葉飛不能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他對劉英和粟裕還是有一定的意見和看法的。
南陽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劉英,此人在1942年犧牲了,也就沒有追責。事後,葉飛表現得很大度,他沒有公開責備過押解過自己的粟裕等人,此後二人在工作上配合得也很到位,只是私下沒有什麼交情了。
品格高尚,不落井下石
葉飛與粟裕因南陽事件,二人並無多少私交,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沒有什麼交集。葉飛從沒在公開場合下談起當年的事情,也是照顧到粟裕了,二人私下也沒有爭吵,像是正常的同事和上下級關係。
抗日戰爭時期,皖南事變爆發後,粟裕成了新四軍第一師師長,葉飛是一旅旅長。此後多年,粟裕是葉飛的直接上級,二人都不是因私廢公之人,相互配合、合作,關係也很和諧。
解放戰爭時期,葉飛是華野王牌一縱隊司令員,在粟裕的領導和指揮下,打了許多勝仗。新中國成立後,葉飛被授予開國上將,粟裕是開國大將。
從內心深處來說,葉飛對粟裕是尊重敬佩的,因為自己的光鮮戰績,離不開粟裕的指揮。對粟裕的為人,葉飛也有公平地看待,並沒有因為當年的南陽事件有所偏見。
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粟裕受到了錯誤批判,許多高階將領為求自保,說了一些不合理的話。葉飛原本可以藉助這個機會出出氣,可他並沒有這麼做,不想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沒有說粟裕一句壞話,展現出了革命者的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