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末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從高到低,依次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也即在魏蜀吳三國,大將軍是武將之首,甚至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不過,對於魏蜀吳三國的首任“大將軍”來說,其實都沒有立下赫赫戰功,卻都位極人臣,這是為什麼呢?
曹魏首任大將軍:夏侯惇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讓,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夏侯惇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公元190年,曹操起兵討伐董卓,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雖然夏侯惇在曹魏的資歷堪稱深厚,可是,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卻難以令人滿意。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徵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可是張邈、陳宮叛迎呂布,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軍隊輕裝前往救援,正好與呂布的軍隊相遇,雙方交戰。夏侯惇與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呂布時卻被流矢射傷左目,敗北而回,從此被人稱為“盲夏侯”。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遣中郎將高順和北地太守張遼進攻劉備。夏侯惇受命援救劉備,但被高順等人擊敗。沛城最終被攻破,劉備孤身逃走。由此,不管是和呂布交手,還是和呂布的部下作戰,夏侯惇都吃到了敗仗。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派劉備向北進攻葉縣。夏侯惇受命前去抵擋,駐軍於博望的劉備火燒自營退卻,夏侯惇不聽李典所勸,與于禁追擊劉備,留李典守後。最後,夏侯惇被劉備伏兵所敗,幸而李典來救,劉備才撤退。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如果不是李典及時救援,輕敵冒進的夏侯惇或許就要被劉備俘獲了。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於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為大將軍,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鄴城東城門發喪,賜夏侯惇諡號為忠侯,夏侯家也獲得優厚待遇。
綜上,縱觀夏侯惇的一生,可謂多次吃到敗仗。誠然,勝敗是兵家常事,但是,夏侯惇卻沒有什麼亮眼的戰績。當然,因為自己的資歷非常深厚,又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這促使夏侯惇依然在曹丕稱帝后獲得了大將軍這一官職。
東吳首任大將軍:諸葛瑾
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建安五年(200年),諸葛瑾因中原戰亂而避亂江東。孫權的姊婿曲阿弘諮遇見諸葛瑾,對其才華感到驚奇,向孫權推薦他。自此之後,諸葛瑾開始為東吳效力。
諸葛瑾同孫權無論談話、勸諫,從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圖,點到為止。如有與孫權心意不合時,他便放棄正在進行的內容而轉向其他的話題,漸漸地再借其他事情從頭開始,以對同類事情的看法求得孫權的贊同,於是孫權的思想也往往得到開通。因為這一緣故,諸葛瑾逐漸成為孫權的心腹,這是其能夠位極人臣的重要原因。
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受封吳王,封諸葛瑾左將軍,假節,封宛陵侯。同年曹真、夏侯尚等圍朱然於江陵,諸葛瑾派兵救援,渡江時被夏侯尚火燒船隻,水陸同時進攻都沒有取得成功。
黃武五年(226年),孫權得知曹丕去世後,於八月出兵攻魏。在這場戰役中,孫權命令左將軍諸葛瑾進攻襄陽,自己則率軍進攻江夏郡(治安陸,今湖北雲夢西南)。結果,孫權一路為魏軍所敗,遂撤兵而走。而諸葛瑾則被司馬懿擊敗,同樣吃到了敗仗。不過,同年十二月,諸葛瑾卻被孫權晉升為驃騎將軍,這距離大將軍只有一步之遙了。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陸遜被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諸葛瑾被拜為大將軍、左都護。值得注意的是,和曹魏、蜀漢的官制不同,東吳在大將軍之上,又設立了上大將軍。所以,嚴格來說,諸葛瑾作為大將軍,並不能說是東吳武將之首。畢竟,陸遜的戰績不是其可以相提並論的。
赤烏四年(241年) 四月,孫權派遣大軍進攻曹魏。此戰,大將軍諸葛瑾依然沒有什麼收穫。同年,諸葛瑾去世,享年68歲,死前囑咐買棺服,辦喪事要簡約。對此,在筆者看來,面對根深蒂固的江東士族,孫權重用了出自徐州琅琊郡的諸葛瑾,這自然有平衡江東士族的考慮。並且,因為諸葛瑾的弟弟諸葛亮在蜀漢擔任丞相,透過這一層關係,也有助於鞏固蜀吳聯盟。於是,戰功乏善可陳的諸葛瑾,得以成為東吳首任大將軍。
蜀漢首任大將軍:蔣琬
蔣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鄉縣人。蔣琬年少時好學,聰明過人,儀態軒昂,氣度不凡。青年時與表弟劉敏因才學而知名當時。後來跟隨劉備,劉備平定蜀地後,蔣琬被任命為廣都縣的縣令。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蔣琬因為一度不處理事務,激怒了劉備。如果不是諸葛亮的勸說,蔣琬很可能要被劉備處死了。
後來,蔣琬被重獲啟用,受到諸葛亮的悉心培養,累官丞相長史兼撫軍將軍。在諸葛亮北伐中原期間,蔣琬留在成都處理丞相府的事務,這促使前者可以專心對付曹魏。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去世,蔣琬作為繼承人,被後主劉禪冊封為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因此,蔣琬成為蜀漢第一位大將軍。在此之前,蜀漢官職最高的武將是馬超(驃騎將軍)。
延熙元年(238年),蔣琬受命開府,並被加封為大司馬,從而全面執掌蜀漢大權。儘管沒有親自率軍作戰,不過,蔣琬也有北伐曹魏的志向。彼時,蔣琬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後主劉禪採納。延熙九年(246年),蔣琬病逝,諡號為恭。
總的來說,相對於夏侯惇和諸葛瑾,蔣琬因為偏向於一位文臣,所以沒有什麼敗績。進一步來說,蔣琬主要是因為治理國家上的才能,加上深受諸葛亮的器重,從而在後諸葛亮時代位極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