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錢從郵局提出來時,還造成了小小的轟動,説沒見過一天提好幾萬錢的人,要知道那個時代,最富有的人就是萬元戶,相當於是今天的首富。
因為我壟斷了當地的紅茶,所以也就不必再怕交特產稅,這樣也就省下了人工,車直接開到茶農家取。
還沒有找到拂曉,我就成了當地的名人,縣報社的記者過來採訪,當然是配合了全民經商的主題思想,並將當地的紅茶去向誇大為走向了大城市千家萬戶,也攀過喜瑪拉雅的山脊到達了大藏區,説真的我當時也沒去過香格里拉,誰也不知道它在哪,反正是大藏區,當地紅茶在民族團結上又寫下了新的詩篇。
本來最早的時候,當地紅茶都是透過廣州的十三行,不是十三姨,運到英國王室,法國王室,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喝上這杯中國來的珍貴的紅茶。
“咱們的茶有牌子嗎?”我問。
老朱説鄉下的葉子,哪裡還有什麼牌子,原來都是轉手倒給進出口的商人,他們有牌子。
我想了一下,説將來真要出口到國外,還是得有個自己的牌子,我想個名字,你去當地註冊下,錢我來淘。
我給這款紅茶取名為“醉紅”。
在後來龍龍破產時,我把醉紅商標賣給了廣東老闆,才救了急,這是後話。
在採訪結束時,記者小梁突然發現我就是著名詩人宋明,馬上背了一段我的處女作《白楊》片段,我驚訝自己都忘了。
小梁興奮地説:
“男女談戀愛時,如果不知道這首詩,都不好意思説自己有文化。”
我開始懷疑有人煙的地方就有宋明的詩了?這也太誇張了吧,我趕緊説:
“我認識你們的副刊主編李明明,想見她一下,給她個驚喜,能不能幫個忙?上次我去拜訪時,説她不經常來上班,不知道啥時就出現了,咦,你們這裡上班好自由。”
“報社老總很開明,把工作完成了就行,不過人家李明明雖然剛來不久,但編輯水平可真是高,還約了全國有名的作家、詩人發稿,提高了報紙的質量,雖然不大來上班,也沒耽誤出報,大夥都挺認可她的水平的。”
我給小夥子送了包煙,他答應每天路過她辦公室時看一眼,一有訊息就給我打電話,只要説個咱倆知道的暗號,如果我不在客棧,別人傳話也能聽明白。
我説這個主意好:
“就説中午想請表姐吃飯,約我坐陪,讓客棧前臺給轉達。”
這下我不敢走得太遠,生怕錯過電話,關於茶葉的大事小事,都指派老朱去處理,我反倒在客棧幫他處理事務,好像我倒成了這裡的老闆。
我説部委公司可以單獨給他發份工資,老朱高興地説:
“錢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著把山裡人種出來的茶葉,賣到了全國,這茶葉是鮮貨,要是過了季節,捂在手裡就壞了。別看你人小,怎麼有這麼多的對外關係呢?”
他每天跑郵局大包小包地寄茶葉,我心想哪是我有啥本事,都是龍龍乾的。
他以為是部委公司的名號引來的客戶。
他羨慕地説,要是祖上能遇見部委的公司都這麼會賣茶葉,他也不會開客棧,把夫妻倆都栓在這根線上,拴得死死的,,將來兒子也會和他們一樣。
我承諾,將來有空,一定帶他們去香格里拉,郵寄過的地點咱都走一圈,至於客棧,可以請人打理呀。
老朱認真地説:
“從你花錢請人背茶葉,交特產稅,我看出來了,你比張科長會做生意,還落個自由人,還掙到了錢。錢是掙來的,不是省下來的。”
我趕緊打斷他馬上要跑偏的價值觀,嚴肅地告訴他:
“會開源,也要會節流。不能光看到開源是吧。張科長艱苦奮鬥的精神,永遠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要不是實地走一趟,我還真不知道茶葉之路那麼艱難。”
我正準備和他一起去郵局寄茶葉時,前臺的電話響了,小梁説出了暗號,説在報社門口等我。
我收拾了一下,想了想,還是把那雙黑絲襪和零食放在一起,用一個布袋裝好,向報社方向出發。
宋明,祝你今天成功。我為自己鼓勁。
選自起點中文網小説《追蹤告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