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從來不缺好演員,有些人是厚積薄發,勤勤懇懇積累經驗,最終抓住機會一舉成名;也有些人是天賦過人、少年老成,雖然年紀輕輕,演技卻比很多前輩還要出色。
不過,也有那麼一些運氣極好的演員,明明硬水平完全不過關,卻被粉絲尬吹上了天,一直到現在,才真正“現出原形”。
一、趙又廷
星二代出身的趙又廷從小就受到外界的關注,從加拿大留學歸來後,剛進演藝圈的趙又廷,就拿到了《痞子英雄》這樣的優質資源。
之後,趙又廷不僅憑藉該系列影片斬獲金鐘獎,打響名氣的同時還到了內地發展,與高圓圓合作《搜尋》並順利抱得美人歸。
不過,那些年的趙又廷雖然在電影圈算是位新晉小生,但依照整體名氣來看,他距離大紅還是欠缺了點國民度。
這樣的情況也一直持續到了2017年,直到他與楊冪等人合作主演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後,瞬間引起了巨大的討論聲量,趙又廷的咖位也由此飛昇。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劇熱播期間,外界對趙又廷議論最多的,就是他的演技。
甚至不少粉絲還用“整容般演技”“教科書式演技”來盲目稱讚趙又廷。
時至今日,早已知曉娛樂圈套路的大眾,多少也明白這種話題下免不了當事人在參加“拱火”。
但也不可否認,這亦是對趙又廷本身演技的最大認可。
只是,趙又廷的演技,真的有這麼好嗎?深究起來,這種近乎於盲目崇拜式的誇讚,是不是有點過了呢?
別的不說,縱觀趙又廷近幾年來的影視作品,《平凡的榮耀》《晴雅集》以及《理想之城》,雖然角色不一,但趙又廷的演法卻很固定,無非就是“面癱”或者是“過度悲傷”。
尤其是“過度悲傷”這一點,早年的趙又廷因為在哭戲上用力太猛,還被外界稱為“咆哮教主”馬景濤的接班人。
更簡單點說,趙又廷的問題在於戲路太窄,形象氣質除了“善良”和“迷茫”之外,基本上演不了其他,所以,這麼多年來,觀眾不會看到趙又廷去演反派,更不會去演內心戲豐滿的角色,不是不能用他,只是他演不來。
當然,趙又廷作為同齡演員中的佼佼者,這毋庸置疑,只不過,若是把戲路毫無突破的趙又廷給誇上了天,這也確實有點捧殺的意思了。
況且,出道這麼多年,演了這麼多部戲,趙又廷除了在出道時拿過有爭議的金鐘視帝外,此後再無任何拿得出手的獎項,這也足夠說明問題了。
二、張一山
童星出道的張一山,與楊紫等人一同主演的《家有兒女》成為了最經典的情景喜劇之一。
而這部劇之所以成為經典且常看常新,也要多虧了主角在劇中出色的表演,尤其是張一山,即便那時只有12歲,但稱他為全劇的“演技擔當”也一點不為過。
在《家有兒女》之後,重心放在學業上的他,在娛樂圈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雖時有作品,但並未引起太強烈的關注度。
直到2016年,張一山憑藉主演的網路劇《餘罪》刷爆熒屏,也是從那時開始,重新走進公眾視野裡的張一山,得到了從藝生涯最高的評價,每每提及他時,外界也總誇讚他為新生代演技之光。
然而,吹捧的聲音還沒消散,張一山就跌下了神壇。
近些年來,張一山的影視作品數量不下20部,但從來沒有任何一部能夠重現《餘罪》的熱度和口碑。
先是在《柒個我》中,張一山一人分別飾演了7種不同的人物,看似完成度很高,但沒有任何一個質量過關。
之後,再到《局中人》、《重耳傳奇》以及當時評分一直在2.6分左右徘徊的《新鹿鼎記》,這些劇集的失敗,都讓張一山徹底淪為演技黑洞。
其實,仔細研究張一山的爆劇不難發現,他的表演特點,一直屬於外放型的。
僅適配外形特點來講,“圓滑”“耍賤”之類的痞子角色應當是最符合張一山氣質的,其次,便是熱血青年、愣頭青之類的半硬漢角色。
所以,無論是《家有兒女》還是《餘罪》,觀眾都能看到張一山與角色之中最貼近的一面,換言之,就是所謂的“本色出演”。
只是,“本色出演”能叫演技好嗎?能叫演技炸裂嗎?又能叫教科書般的演技嗎?
顯然,這是萬萬不能的。
三、黃覺
黃覺可真是天生長了一張演員臉啊,學舞蹈出身的他,剛到北京不久就被挖掘做了平面模特。
之後,黃覺又被選中出演了電影《戀愛中的寶貝》而走上演藝之路,並憑藉此片獲得第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演員提名。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黃覺的長相偏向硬朗,但又帶有一絲柔和,氣質介於男孩和男人之間,這也註定了他在熒屏前會擁有多變的風格。
包括之後他出演的《戀愛中的寶貝》《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蕭紅》等電影,也大多屬於文藝風格,也是典型的電影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生活中的黃覺也是個文藝青年,在成名之後,他並未專注演藝事業,反而是愛上了電子音樂,到後來的攝影、摩托、搖滾以及藝術品等。
以及,黃覺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也吸引了很多女性喜愛,像是女星周迅就與他傳過緋聞,如今仍是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好友。
而徐靜蕾更是與他談過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兩人同居五年,只可惜最後還是分道揚鑣,黃覺也因此獲封“大花殺手”“文藝渣男”等外號。
總而言之,有著獨特氣質,加上又特立獨行的性格加持,黃覺即便作品產量不高,但早年間也一直是當紅電影小生。
在很多觀眾的印象中,一直對他比較認可,尤其是電影《傾城》,還讓他獲得了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但其實話說回來,黃覺之所以能獲得這麼多讚譽,也跟他的不熱衷當演員有關。
早些年,黃覺的作品不多,大多也都是男主,除了一股故弄玄虛、矯揉造作的文藝腔調之外,平平無奇也找不到什麼吐槽的點。
倒是這些年迴歸熒屏之後,出演《少年的你》《南方車站的聚會》等電影之後,觀眾就能明顯看出黃覺的表演痕跡十分明顯,角色塑造上也偏臉譜化。
別的不說,像是今年開年的第一部爆款短劇《開端》中,黃覺的角色在心理方面有很多高光點,可偏偏,黃覺用了最外放也是最基礎的方式來進行表演,整體演技幾乎持平了喊著“藥檢”的劉濤。
總的來說,就演技而論,黃覺這個演員,完全就是屬於“外強中乾”型別的,若真要剝開了細細研究,還真是欠缺了內涵。
只能說,黃覺也告訴了大眾,要真想了解一個演員,只憑外貌,那一定是萬萬不可的。
四、霍建華
從2002年正式出道進入娛樂圈,霍建華也算得上圈內最長紅的男星之一了。
代表作方面,霍建華也手握《海豚灣戀人》《天下第一》《仙劍奇俠傳三》《花千骨》等一大票熱播劇集。
受此影響,霍建華在圈內的口碑一直不錯,人氣方面也是比較穩定。
加上性格低調,對粉絲也一直比較上心,久而久之,霍建華的“老幹部”等外號也傳了出來,似乎一提起他,外界就少不了稱讚。
不過,作為一名演員,霍建華的演技又是否襯得起他的名氣和地位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從頭開始分析,《海豚灣戀人》和《天下第一》,一部是老掉牙的偶像劇,一部則是非真正意義上的古裝武俠劇,年代久遠,也不需要展現什麼演技。
《戰長沙》這部劇是正劇,也是霍建華粉絲經常提到的代表作。
這一點,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戰長沙》的確是部好劇,霍建華飾演的“顧清明”也在及格線之上。
但其實,仔細回顧這部劇不難發現,包括楊紫、左小青等演員在內,她們的發揮都是超水平的,唯有霍建華,在劇中只能算是正常水平。
然後是《花千骨》,這部劇因為趙麗穎的存在,也成為了一款爆劇,但實際上,霍建華在劇中的“面癱”式演技,平平無奇。
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與周迅主演的《如懿傳》了。
如果說之前的霍建華還算是勉強完成任務的話,那麼隨著《如懿傳》的口碑與熱度皆失,霍建華的缺點就很突出了。
畢竟,劇中的他,基本上除了皺眉就是面癱,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把一代名帝硬生生演出了“猥瑣”的感覺。
五、張魯一
如果要評選娛樂圈演技和地位不對等的演員,張魯一的粉絲們可能有很多話要說。
一方面,懷才不遇的張魯一三次提名白玉蘭最佳男配卻顆粒無收,另一方面,張魯一擁有不少高口碑作品,名氣卻一直上不去。
如果非要評選張魯一最優秀的代表作的話,電視劇《紅色》應該怎麼樣也逃不掉。
作為電視劇史上評分最高的電視劇之一(9.1分),這部在2014年播出的《紅色》,呈現出了歷史上最好的諜戰劇。
尤其是張魯一飾演的“徐天”,從小人物一步步走到亂世梟雄的位置,張魯一把人物的性格特點塑造得極其出色。
很多觀眾也說,張魯一無論是氣質還是形象,都與角色有了最貼合的呼應。
不過,要潑冷水的地方在於。
剛一開始,外界很多人都以為是張魯一成就了“徐天”,但事實上,應該是“徐天”成就了張魯一。
因為,當張魯一真正脫離了這部劇之後,你會輕易發現,他幾乎演啥都是一個樣。
並且,張魯一演戲的特點從未有過改變,他也一直靠著身上那股陰鬱氣質來詮釋角色。
尤其是在2020年年底播出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中,一向佝僂著背,縮著脖子且全程只有一副“迷茫”表情的張魯一,徹徹底底演技大翻車。
雖說到了《完美伴侶》中,角色的貼近再一次讓張魯一的演技迴歸了正軌。
但若是跟同劇的王耀慶相比,又能輕易看出張魯一過重的表演痕跡,有很多場景下,也總感覺他在很賣力,明顯的用力過猛。
簡而言之,張魯一的演技有一種不穩定感,可能上一秒你會覺得他很好,但下一秒,觀感可能就是天上地下了。
當然,娛樂圈這麼多演員,一直被高估或是被粉絲盲目誇上天的,也遠遠不止他們幾位。
但說到底,演員是一項本職工作,與其盲目推崇演技,倒不如紮實去磨鍊,誰也不是絕對完美的,重要的還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