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大突破,僅識圖可精確鎖定罕見病
面部識別可能會成為幫助這類患者的有力助手,根據《自然-遺傳學》的一項新研究,人工智慧完全可以透過識別面部特徵來診斷疾病,也就是看臉識病。
最早在2018年,AI看臉識病技術就已經初見鋒芒,德國和美國科學家曾在4年前推出了名為「DeepGestalt」的識別系統。
這是由於罕見病的基因突變往往會在許多面部特徵上體現出來,尤其是鼻根、臉頰甚至眉毛都會因為不同的疾病塑造成不同的特徵。
信達生物/馴鹿醫療BCMA CAR-T 獲FDA孤兒藥認定
2月14日,信達生物與馴鹿醫療共同宣佈,FDA 孤兒藥開發辦公室已正式書面回函,授予兩家公司共同開發的BCMA CAR-T,主要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
韓國甲狀腺癌「流行」,15倍發病率!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韓國甲狀腺癌發病率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緩慢增加,世紀之交後迅速上升。
2011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是1993年的15倍,主要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檢出。雖然發病率顯著增加,但死亡率保持穩定——這種組合是過度診斷的特徵。
2010年,韓國社群健康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和2009年某地區癌症篩查的人群比例與2009年該地區甲狀腺癌發病率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部分學者建議,篩查出的診斷基本都是甲狀腺乳頭狀癌——這是一種在一般人群中普遍的組織學發現,它更應該被看作是一種正常變異,而不是致命的疾病。
九安醫療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董事長、董秘被約談
2月14日晚間,九安醫療釋出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天津監管局(以下簡稱「天津證監局」)發給本公司的1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內容指出:九安醫療在2022年1月7日僅披露了部分檢測成功的實驗結果,未對全部實驗結果進行披露,披露資訊不完整。
劉毅作為九安醫療董事長、總經理,鄔彤作為九安醫療董事會秘書,對上市公司臨時報告資訊披露的完整性承擔主要責任。
羅氏/禮來反對美國CMS對渤健Aduhelm限制性醫保覆蓋草案
日前,在阿爾茨海默病領域展開激烈競爭的製藥公司罕見地展現出了大團結的一面。
渤健的競爭者(羅氏和禮來)表示將積極支援該公司陷入困境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藥物Aduhelm,敦促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改變對這種單克隆抗體的限制性醫保覆蓋草案。
不過有更多的聲音表示,美國FDA最初根本不應該批准Aduhelm療法上市,更何況納入美國CMS稱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