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作者Linvo說宇宙、尹璋琦、三體引力波等人於2021年8月14日說,
麻省理工學院教師弗蘭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於200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於2012年提出時間晶體概念。
無論你在哪個空間,你在哪個時間,物理學原理都是相同的,都同樣適用。
在某個空間、某個時間,實施一項物理學實驗,得到的實驗結果將符合物理學原理。
然後,帶上這些實驗裝置轉移到另一個空間、另一個時間,得到的實驗結果肯定會將符合相同的物理學原理。
在這種情況下,時間和空間被稱為完美對稱。
時間晶體打破了這個完美對稱。
對於時間晶體,通常解釋是:時間晶體是一個開放系統,具有時間平移對稱性破缺的特性,無法與周圍環境達到熱平衡。
這麼解釋的話,大部分人肯定還是一頭霧水。
其實翻譯成大部分人能夠聽懂的話,就兩點:
1、在時間上,它呈現週期性,也就是能夠有規律的重複自身的狀態。
2、這種狀態的變化不消耗任何能量。
時間晶體可以定義為在時間軸上自發地週期性變化的一類物質。
在時間軸上週期性變化的事物我們也見過很多,
比如說手錶。但所有這些事物的運動都不是自發的,需要外界輸入能量才能維持 其運動。
機械錶,隔幾天要上發條,電子錶過上一年半載我們要換電池,繞太陽旋轉的地球越轉越慢。
因為對這些系統來說,運動的能量總是比靜止時要高。所以 總會發生能量耗散,最終系統停止在能量最低的狀態。
而維爾切克發現,對一類特殊的系統,旋轉時的能量比靜止時還要低,那麼這種系統最終總會耗散到不斷旋轉的狀態。這被稱為時間上的自發對稱性破缺。
同時具備(1)在時間上能夠有規律的重複自身的狀態、(2)狀態的變化不消耗任何能量,等兩個特點的系統,就是現在大家所討論的時間晶體。
弗蘭克·維爾切克聯絡方式是:
(617) 253-0284
wilczek【AT】mit.edu
弗蘭克·維爾切克通訊地址:
Office: 6-301
Affiliated Center(s): MIT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77 Massachusetts Avenue Building 4, Room 304 Cambridge, MA 02139
收信人不要寫弗蘭克·維爾切克,要寫如下人員:
喬伊斯·伯格倫(Joyce Berggren)
我們都是普通人,理解不了時間晶體很正常,不要自己瞎猜,可以多閱讀,也可以寫信給喬伊斯·伯格倫,透過喬伊斯向弗蘭克·維爾切克請教。
上述內容,曾經刊發於《物理評論快報》、《自然》雜誌。
已經刊發的論文的地址是:
www.nature.com/news/the-quest-to-crystallize-time-1.21595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裔助理教授諾曼·姚(Norman Yao)已經成功製造了時間晶體。
姚老師的聯絡方式是:
Office: 301E Physics South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66 Physics North MC 7300
Berkeley, CA, 94720-7300
norman.yao【AT】berkeley.edu
Main: (510) 664-4900
有不懂的,也可以問一問姚老師!!
結尾部分:
摘要:可以把雲天明送給程心的小宇宙,想像成一個時空晶體
作者: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