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美蘭德公司釋出《中國國防工業基礎系統性優勢和弱點評估》報告,提出了一套國防工業基礎評估方法並將之用於中國,評估認為中國國防工業存在幾大優劣勢且在數個領域依賴美國及其盟友。這項評估依據《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要求、受國防部委託開展,於2021年10月完成,經安全審查後公佈。本文概述了該報告所採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結論,以供國內參考。
一、評估方法
首先,蘭德公司根據《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關於評估中國國防工業基礎的要求,設立了六個相互依存的主題領域,即經濟、治理和法規、研發和創新、勞動力和技能、製造業、原材料。然後,進行文獻檢索,收集整理了148項外國國防工業基礎評估資料,並識別出76項密切相關的評估,綜合分析和利用這些評估所用方法中最有用的方面,展開對六個主題領域的評估;針對某些主題採用全球資料來源,其他主題則更依賴具體國家的文獻資料。最後,將上述評估方法應用於中國,主要藉助第二手資料開展評估。
表1 國防工業基礎評估主題
二、評估結論
(一)國防工業基礎對外和對內不透明
報告稱,中國國防工業基礎規模大、範圍廣,外部人士很難審視其深層次結構性問題,甚至在某些領域,政府對國有企業和其他軍工供應商也缺乏足夠掌握。報告同時指出,與美國不同,在中國很難確定私營企業的性質、所有權結構、組織體系及其在國防工業基礎中發揮的作用。
(二)領導管理模式存在“雙刃”性
報告稱,中國政府的集中管理和決策模式有利於戰略的實施、發展重點的規劃,以及圍繞大政方針進行統籌和協調。不過,當調整發展重點、損害利益相關方時,該領導管理體制就會顯現出弊端。頂層領導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國防工業基礎優先事項之外的問題往往得不到決策者重視,導致國防工業基礎發展不均衡,相關問題受關注程度陷入兩個極端,而將資源悉數投入某些科技領域也為國防工業帶來了一定風險。中國近來對市場施以更大管控加劇了上述問題。
(三)國防工業創新體系薄弱
報告稱,中國國防創新體系各部門之間聯絡不夠緊密,政府、企業和研發機構之間缺乏溝通,知識和資訊無法有效傳遞交流。中國在人才培養、原材料和智慧財產權等領域仍依賴國外。
(四)國防工業製造能力強大但對外依賴嚴重
報告稱,中國作為世界上大多數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在製造業方面對東亞和歐洲存在鉅額貿易逆差,其製造業得益於高科技產品的進口,如數控銑床、光學影象讀取器等精密測量儀器的進口推動了中國自動化製造的發展。在前五大製造業進口類別中,積體電路佔三類,其餘兩類分別為汽車、生物技術和製藥。另一方面,中國也是積體電路出口大國,相比於進口,其出口的更多的是較大規格的普通積體電路。此外,中國製造業還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以及法國的飛機和艦船發動機。2015-2020年,發動機是中國武器進口中佔份額最大的一項。
(五)未來易受勞動力巨大波動的影響
中國勞動力在未來20年將會減少,而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東西部貧富差距將使中國勞動力短缺問題更加複雜。受工資和工作條件變化、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未來中國預算壓力將持續增大,進而影響市場議價能力。報告指出,中國國防工業基礎未來可能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據統計,由於工作和心理預期差距較大,三分之一的應屆畢業生會在畢業後半年內辭掉首份工作。國防工業基礎中大部分為國有企業,它們往往缺乏革新變舊的能力,長期以此,將很難滿足新興勞動力日益增長的職業期望,難以留住頂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