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隨即向關東軍參謀長磯谷拍去電報,勸他不要進行轟炸。關東軍的回電倒也非常迅速,說關東軍在上述問題上的看法和將要採取的手段,與“貴部”(指參謀本部)有所差異,希望“貴部”將諾門罕戰役的一切事務交給關東軍,不要再管了。
從電報的用辭來看,應該是磯谷參謀長按照植田的意圖所擬,但讓中島撓頭的是,電文的字裡行間,真的看不出參謀本部和關東軍哪個是上級,哪個是下級,一個“貴部”,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兩個平級單位哩。
中島不是一個雷厲風行、殺伐果敢的人,加上關東軍地位又非常特殊,他只得把作戰課長稻田找來商量。
稻田的辦法是,派作戰參謀有末次中佐到長春,直接傳達東京的旨意。
中島、稻田都不知道,這份關東軍的回電並不是磯谷所擬,甚至於植田和磯谷都不知道回電的事,它是由辻政信起草,違反規定讓電訊班發出的。
在這份電報批准表上,課長、參謀長、軍司令官一欄內,蓋的全是辻政信一個人的印章,代理簽字也是他一個人。課長也就罷了,關東軍內卻並沒有軍司令官和參謀長也可以找人代理的規定。
辻政信的狂妄胡為自不待言,但植田、磯谷的遷就責任也無法迴避,由此可以看出日軍高層在指揮,也就是所謂“統帥權”方面實在是非常紊亂。二次大戰結束後,一位日軍大佐曾指出,僅僅憑關東軍給中島的那份回電,植田、磯谷就可以被予以罷免,甚至如果是在蘇軍和德軍,一個對軍部“抗命不遵”,這二位都可能因此人頭落地。
至於辻政信,敢私自草擬並簽發電報,就地免職的處分應該是最輕的處罰,同時軍隊還不得再行任用。
“辻政信私發電報”一案在搞亂日軍“統帥系統”方面,稱得上是日本陸軍中空前絕後的事例,不過這也是“九一八”事變以來,日軍過於急功近利,實行層層欺瞞的一個必然結果。
得知稻田要派人來長春,辻政信就知道麻煩來了,不能不向上彙報。
那份給參謀本部的回電,雖然用的是辻政信的腔調,然而其中反映的卻正是植田和磯谷的意思,兩位關東軍大佬都想把轟炸進行到底。聽完辻政信的彙報,大家趕緊一起商量應對之法。
巧的是,有末本應於6月25日到達位於長春的關東軍司令部,但由於天氣原因,不得不臨時推遲。
6月30日是飛行集團預定的遠端轟炸時間,植田急忙指示飛行集團,要求加快準備,並將出擊時間提前到27日。
1939年6月26日,有末一行飛抵大連。在磯谷的親自安排下,有末得到了殷勤接待,他急著要去長春,但卻被接待人員拉著,又是逛街,又是參觀,一天就這麼揮霍過去了。
利用這一天工夫,嵯峨徹二進行了最後的準備。飛行集團對外蒙境內的各大軍用機場進行了反覆偵察,把目標鎖定在了塔木斯克空軍基地,塔木斯克在哈拉哈河以西約130公里,基地停靠著許多大中小型飛機。
大戰諾門罕(4)連載,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