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風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的前身是八路軍第129師。129師的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軍、第31軍,陝北紅軍第29軍、第30軍和獨立第1團、第2團、第3團、第4團,以及紅十五軍團轄下的騎兵團等部隊合編組成八路軍第129師。
1945年冬,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整編為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
1946年6月,以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的第3、第6、第7縱隊,以及冀魯豫軍區主力一部,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
1948 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稱中原野戰軍。
194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和部隊番號的命令,中原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所屬縱隊均改編為“軍”級建制,共編為3個兵團10個軍、1個特種兵縱隊,總兵力達28萬餘人。
第二野戰軍 指揮機關
司令員:劉伯承 (55年元帥)
劉伯承(1892年—1986年),四川開縣人(現重慶市開州區)。1955年被授予共和國元帥軍銜,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軍委訓練總監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
政治委員:鄧小平 (未參加授銜)
鄧小平(1904年—1997年),四川廣安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副政治委員:宋任窮(55年上將)
宋任窮(1909年—2005年),湖南瀏陽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幹部部副部長。
副政治委員:張際春(未參加授銜)
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兼)
張際春(1900年—1968年),湖南宜章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參謀長:李達(55年上將)
李達(1905年—1993年),陝西眉縣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時任國防部副部長、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劃部、監察部部長。
後勤司令部
司令員:段君毅(未參加授銜)
政治委員:段君毅(兼)
段君毅(1910年—2004年),河南範縣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副政治委員:穰明德(未參加授銜)
穰明德(1912年—2000年),江西蓮花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中央交通部西南公路工程局局長。
副司令員:劉岱峰(未參加授銜)
劉岱峰(1913年—1990年),山西盂縣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雲南省副省長。
副司令員:姚繼鳴(未參加授銜)
參謀長:姚繼鳴(兼)
姚繼鳴(1901年—1957年),北京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中央建築工程部安裝工程總局局長。
政治部主任:鄧存倫(未參加授銜)
鄧存倫(1914年—1991年),江西興國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局長。
第二野戰軍指揮機關直屬部隊 第58軍
1949年2月,直屬第二野戰軍指揮部直轄的第58軍,由原桐柏軍區所轄部隊改編組建而成,下轄第172師、第173師、第174師。該軍從誕生到撤編僅存在了短短的7個月時間,於1949年9月撤銷番號,部隊分別被編入湖北軍區和河南軍區。
第58軍 軍長:孔慶德(55年中將)
孔慶德(1911年—2010年),山東曲阜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第58軍 政治委員:方正平(55年中將)
方正平(1909年—1994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副政委。
第58軍 副政治委員:張力之(未參加授銜)
第58軍 政治部主任:張力之(兼)
(注:缺張力之照片)
張力之(1914年—1958年),江西南城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中央統戰部黨派處處長。
第58軍 副軍長:楊秀昆(未參加授銜)
楊秀昆(1911年—1993年),重慶市巫溪縣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之後擔任河南省民政廳副廳長。
第58軍 參謀長:張西三(55年少將)
張西三(1905年—1976年),河南南樂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防空軍司令員。
第58軍 第172師
(172師由桐柏軍區第28旅改編組建)
172師 師長:楊樹根(55年少將)
楊樹根(1915年—1998年),江西樟樹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炮兵代理政治委員。
172師 政治委員:李福堯(55年大校)
李福堯(1917年—2000年),河北冀縣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學院政治委員。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
第58軍 第173師
(173師由桐柏軍區第29旅改編組建)
173師 師長:李定灼(55年大校)
李定灼(1914年—1987年),湖北紅安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南軍區參謀長。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
173師 政治委員:吳罡(55年大校)
吳罡(1917年—2011年),河北棗強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海軍幹部部部長。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
第58軍 第174師
(174師由桐柏軍區第30旅改編組建)
174師 師長:何濟林(55年少將)
何濟林(1914年—1983年),湖北沔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校長。
174師 政治委員:賀亦然(未參加授銜)
(注:缺賀亦然照片)
賀亦然(1917年—2006年),河北滿城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廣西省委常委(1958年3月改稱自治區)、農村部部長。
第二野戰軍 第3兵團
1949年2月,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由中原野戰軍2縱、3縱、6縱改編組建而成。下轄第10軍、第11軍、第12軍。
兵團司令員:陳錫聯(55年上將)
陳錫聯(1915年—1999年),湖北紅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兼炮兵學院院長。
兵團政治委員:謝富治(55年上將)
謝富治(1909年—1972年),湖北紅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55年中將)
王近山(1915年—1978年),湖北紅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兵團副司令員:杜義德(55年中將)
杜義德(1912年—2009年),湖北武漢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授銜時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
兵團政治部主任:閻紅彥 (55年上將)
閻紅彥(1909年—1967年),陝西子長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四川省副省長。
兵團政治部副主任:鍾漢華(55年中將)
鍾漢華(1909年—1987年),江西萬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副院長。
兵團副參謀長:王蘊瑞(55年少將)
王蘊瑞(1910年—1989年),河北鉅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參謀長。
兵團後勤部部長:胥光義(55年少將)
兵團後勤部政治委員:胥光義(兼)
胥光義(1916年—2009年),四川平昌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第三兵團 第10軍
194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和部隊番號的命令,中原野戰軍第2縱隊改稱第10軍。下轄第28師、第29師、第30師。
第10軍 軍長:杜義德(兼)
第10軍軍長由兵團副司令員杜義德兼任,杜義德將軍上文已述,此處略過。
第10軍 政治委員:王維綱(未參加授銜)
王維綱 (1903年—1984年),河北磁縣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中央監察委員會副秘書長、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
第10軍 副軍長:範朝利(55年中將)
範朝利(1914年—2012年),河南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軍軍長。
第10軍 參謀長:高厚良 (55年少將)
高厚良(1915年—2006年),河南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4軍軍長。
第10軍 政治部主任:許夢俠(未參加授銜)
許夢俠(1919年—2004年),山東冠縣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四川省委委員、常委、組織部長。
第10軍 第28師
(28師由中原野戰軍2縱第4旅改編組建)
28師 師長:陳中民(55年大校)
陳中民(1918年—1987年),山東濟南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9軍28師師長。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
28師 政治委員:姚克佑(55年大校)
姚克佑(1918年—1967年),北京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航空學校政治委員。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
第10軍 第29師
(29師由中原野戰軍2縱第6旅改編組建)
29師 師長:周發田(55年少將)
周發田(1911年—1998年),安徽金寨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北軍區副司令員。
29師 政治委員:於笑虹(55年大校)
於笑虹(1914年—1973年),山東即墨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科學技術研究部部長。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
第10軍 第30師
(30師由中原野戰軍皖北獨立師改編組建)
30師 師長:馬忠全(55年少將)
馬忠全(1914年—1995年),湖北紅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快艇學校校長、海軍青島基地副司令員。
30師 政治委員:魯大東(未參加授銜)
魯大東(1915年—1998年),河北館陶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重慶市委常委、重慶市委副書記。
第三兵團 第11軍
194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和部隊番號的命令,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改稱第11軍。下轄第31師、第32師、第33師。
第11軍 軍長:曾紹山(55年中將)
曾紹山(1914年—1995年),河南省商城縣丁埠鎮東灣村人(今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
第11軍 政治委員:鮑先志(55年中將)
鮑先志(1911年—1988年),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第11軍 副軍長:鄭國仲(55年少將)
鄭國仲(1913年—1992年),湖北紅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青島基地第一副司令員。
第11軍 參謀長:楊國宇(55年大校)
楊國宇(1914年—2000年),四川儀隴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青島基地參謀長。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
第11軍 政治部主任:劉華清(55年少將)
劉華清(1916年—2011年),出生於湖北省紅安縣,原籍湖北省大悟縣。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指揮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正在蘇聯海軍軍事學院學習。
第11軍 第31師
(31師由中原野戰軍3縱第7旅改編組建)
31師 師長:趙蘭田(55年少將)
趙蘭田(1918年—2004年),四川平昌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代軍長。
31師 政治委員:周維(55年少將)
周維(1906年—1970年),江西南昌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通訊學院院長。
第11軍 第32師
(32師由中原野戰軍3縱第8旅改編組建)
32師 師長:何正文(55年少將)
何正文(1917年—2000年),四川通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32師 政治委員:盧南樵(55年少將)
盧南樵(1915年—2002年),湖北孝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後勤部副政委。
第11軍 第33師
(33師由中原野戰軍3縱第9旅改編組建)
33師 師長:童國貴(55年少將)
童國貴(1916年—1994年),江西信豐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6軍副軍長。
33師 政治委員:高治國(未參加授銜)
高治國(1914年—1998年),山西五臺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中央電力工業部部長助理。
第三兵團 第12軍
194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和部隊番號的命令,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改稱第12軍。下轄第34師、第35師、第36師。
第12軍 軍長:王近山 (兼)
第12軍 政治委員:王近山 (兼)
第10軍軍長、政治委員由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兼任,王近山將軍上文已述,此處略過。
第12軍 副政治委員:李震(55年少將)
李震(1914年—1973年),河北藁城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政治部副主任並代理主任。
第12軍 副軍長:肖永銀 (55年少將)
第12軍 參謀長:肖永銀 (兼)
肖永銀(1917年—2002年),河南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裝甲兵司令員。
第12軍 政治部主任:李開湘(55年少將)
李開湘(1910年—1999年),四川蒼溪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幹部部副部長。
第12軍 第34師
(34師由中原野戰軍6縱第16旅改編組建)
34師 師長:尤太忠(55年少將)
尤太忠(1918年—1998年),河南信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軍副軍長。
34師 政治委員:邵子言(未參加授銜)
邵子言(1914年—2000年) ,山東平原人。1955年未參加授銜,時任全國兵器工業工會、機械工業工會主席。
第12軍 第35師
(35師由中原野戰軍6縱第17旅改編組建)
35師 師長:李德生(55年少將)
李德生(1916年—2011年),河南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軍軍長。
35師 政治委員:李如海(55年大校)
李如海(1917年—1999年),山東高唐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空軍系合同戰術教授會主任。
第12軍 第36師
(36師由中原野戰軍6縱第18旅改編組建)
36師 師長:邢榮傑(55年大校)
邢榮傑 (1911年—1997年),河北無極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戰術教授會副主任。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
36師 政治委員:劉昌(55年大校)
劉昌(1919年— ),山東臨沂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
(注:此劉昌大校與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福建長汀籍劉昌將軍並非同一人。)
——限於篇幅,第二野戰軍戰鬥序列之陳賡將軍的4兵團、楊勇將軍的5兵團,作者將在下篇文章中繼續講述,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