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STUDIO4℃這個動畫公司,大多數人的反應可能是:“蛤?說的啥,別給老子拽英文。”不過,談起他們製作的動畫,可能熱愛動畫的人都知道。
大友克洋的《回憶三部曲》、湯淺政明的《心靈遊戲》、三部《劍風傳奇:黃金時代篇》都是這個公司製作的動畫。
這個公司的由森本晃司和田中榮子創立。倆人一個是跟著大友克洋混的,在《阿基拉》中擔任作畫監督;一個是在宮崎駿手下工作,曾擔任過《龍貓》的製作人。
他們公司製作的動畫,大部分與日本主流動畫的風格由很大差異,不會太妥協市場的要求。
今天要聊的這部動畫同樣是由STUDIO4℃製作的,它就是——
《惡童》
寶町是座魚龍混雜的城市,落後與繁華都存在於一個城市中。
黑和白,是在這座城市生活的兩個小孩。
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沒有父母照顧,只得互相依靠,靠著武力來打敗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對手,得以生存。
一天有幾個孩子想要取代他們,但他們不知道黑和白從小生活在這個城市,對城裡太熟悉了,靠著地形優勢把那些人輕鬆打敗。
但黑卻發現更大的威脅出現了——曾經已經離開城市的黑幫小頭目鈴木,又帶人回到了城市
原來是鈴木的上級準備開發寶町的下城區,讓鈴木他們去威脅不聽話的人撤走,方便他們蓋新樓。
跟黑關係不錯的拳手朱古力,也被鈴木的小弟木村打得很慘,為了不讓其他朋友再受傷,黑決定獨自一人打敗木村。
黑雖然靠著靈活的走位與一股狠勁,打敗了木村,但開發還是沒停止。黑幫老大準備再和一個叫蛇的人合作,拆掉那些夜總會,改為建設針對小孩的遊樂園。
鈴木作為老派的黑幫人士,本就不同意第一次開發,沒想到上頭決定直接針對小孩賺錢。
蛇的做事與傳統黑幫完全不同,他不注重所謂的人情,完全用理性來做事。
蛇一和本地的黑幫合作,就開始準備殺掉黑和白,也準備除掉黑幫裡反對開發的鈴木。他直接派出幾個全副武裝的殺手去追殺黑和白,就差直接派高達了。
白一向不喜歡暴力,他雖然生活在混亂的城鎮中,但心中依然有對美好的憧憬。然鵝,這幾個殺手的追殺,逼得他不得不燒死其中一個殺手。
一直以來白都被黑保護的很好,但在第二個殺手過來追殺的時候,正好黑去取白落在家裡的東西,讓白只能一個人迎敵。
這讓落單的白被第二個殺手捅成重傷,兩個警察決定把白接走來保護他,一向和白形影不離的黑也說出傷人的話趕走了白。
暴走的黑不斷和蛇的手下發生衝突,最後他誕生出了另一個黑暗人格,殺掉了另外幾個殺手,就連被蛇招攬過去的木村, 也被他殺了。
黑最後面對的是自己的心魔,他不知道是相信那個代表黑暗的人格,還是去相信和白經歷的那些快樂時光
當然動畫還是給了一個不錯的結局,最後黑想到了自己和白那些雖然艱苦,但有彼此陪伴的美好日子。
如果從劇情的角度來看,其實《惡童》並不是特別現實主義的動畫,比如黑和白作為小孩高強的戰鬥力,還有蛇派出的幾個殺手太過反人類的能力,這些細節讓整個動畫的劇情顯得很奇幻。
從節奏來看,《惡童》顯然也是很奇特的,一般這種有著戰鬥情節的動畫,大概都結束在反派被打倒的時刻。
《惡童》反而是用十多分鐘去描述黑與陰暗面的天人交戰。
當然,整部動畫劇情最關鍵的,還是一種對於亞洲的加速城市化程序,科技侵入生活的隱喻。
動畫裡有不少中國、日本、印度、以及西亞一些國家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元素,這代表寶町不是某個國家的市,而是亞洲國家的縮影。
其中黑和白和其他小孩打架的片段的那個建築,就是亞洲建築大雜燴,那是原著作者理想中的城市,有善有惡,有黑幫也有情色場所,但所有人做事都不做絕。
而蛇這個人,更像是編劇在諷刺一種崇尚科技到沒情感的人對老城市的毀滅。
蛇的手下們個個被高科技武裝到牙齒,而且在跟兩個主角對決的時候,看不到他們的喜怒哀樂。
蛇看到手下的死,從來都無動於衷,他管自己的手下叫做零件,也會說要刪除那些被他拆掉房子的人。
這種人現實裡也不少,比如那些藉助科技手段,竊取別人隱私的網際網路巨頭,他們的本質就是物化別人,把其他人只作為自己賺錢的工具
黑和白他們更像是城市的化身,代表著平衡。導演多次也在動畫裡放上陰陽的圖案,兩個主角一個溫和一個冷硬,並且還有一定互相感知對方心情的能力。
《惡童》不僅在劇情充滿隱喻,有時候鏡頭上也會體現隱喻。
比如黑和白被殺手追殺的時候,導演看似毫無道理的拍了一條在地上蹦躂的魚。
等到黑髮現白不見了的時候,導演又拍了那隻魚,那隻魚不再蹦躂,代表黑認為白可能是被殺手殺死了。
除了對隱喻的體現,整部動畫其他鏡頭語言也很不錯。
比如全片有兩處長鏡頭,一處是開頭模仿魚眼鏡頭的長鏡頭,介紹了整個寶町的環境。
還有一處長鏡頭是代替蛇的視角,畫了黑幫的場景。
這兩個長鏡頭屬於又能讓人看的賞心悅目,又能連線細碎的場景,讓觀眾快速瞭解一個地點的全貌。
全片還很善於用合適的鏡頭語言來勾起觀眾的情緒。
比如整部動畫有很多傾斜的視角,這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也象徵著科技至上和在意人際關係這兩種不同人的衝擊,讓城市不再穩定。
還有一處長度蒙太奇的使用也十分到位,這種剪輯手法是說不考慮動作的連貫,而直接剪。
導演把這種手法用在白在車上百無聊賴的時候,讓觀眾能透過這種動作的不連貫體驗他內心的情緒。
這樣又注重劇情的內涵,又注重鏡頭語言的動畫即使是放在日本,也算很稀有。
或許也正因如此,它才能在豆瓣上拿到8.5的高分——
本片導演邁克爾·艾里亞斯曾經是駭客帝國動畫版的製片人,而作STUDIO4℃的創始人之一森本晃司也曾經參與了駭客帝國動畫版其中一個短篇的執導。
或許正是那次合作,讓他們兩人惺惺相惜,有了再次合作的意願,也正是這樣高手之間的合作,才能碰撞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對於這優秀的動畫我只想說,給我來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