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宗永強
執筆:王小西
90年代,河南人找個工作挺難,不像現在眾多中介林立,包接送,免車費,各種服務。
那時候進廠打工要給中介拿錢,特別是男孩,還要有一定的比例,幾個女孩帶一個男孩。
一次中介費最少得300塊,送進廠就不再管你,這讓很多男孩望而卻步。300塊,那可是農村二畝地一年的收入。
98年,我18歲,高中畢業。爹去世得早,我和娘相依為命。300塊,我捨不得出,娘也實在拿不出。
鄰村有個磚廠,前院的堂哥在磚廠帶班,多勞多得。我求堂哥帶我,他欣然同意。
在磚廠,有好多女孩,大部分負責擺磚坯。其中有個女孩叫馬晶,每人一車磚坯,別人還在揮汗如雨,她已經擺好多時,靜等下一車磚坯。
馬晶紅紅的臉頰,豐滿的身材,一身軍綠色中山裝,文靜得體。
說實話,馬晶並不算很漂亮,吸引我的是她身上農村人的勤勞和樸實。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深知漂亮的女孩並不適合我,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我負責用架子車拉磚坯,從制磚機出料口把磚坯拉到坯場。別人為少拉幾步路,總是挑近地方拉。而我,馬晶在哪擺磚坯,我就往哪拉。
一架磚坯擺好,還要用草簾把磚坯蓋好,防止太陽把磚坯曬裂縫。草簾都是一堆堆事先碼好的大垛,誰擺坯誰自己運草簾。
休息時間,拉磚坯的夥伴們有躺有坐,抽菸吹牛逼。我用架子車幫馬晶運草簾,順著擺坯架一小堆一小堆分好。這樣馬晶就更輕鬆,擺好的磚坯隨時可以蓋草簾。
磚廠有個小店,很簡陋,只賣香菸和泡麵。
那時候只有北京泡麵,麻辣、雞汁,兩個口味。五角一袋,老闆送開水。每天能吃一碗北京泡麵,在那時候就是奢侈的事。
磚廠都是力氣活,餓得快,休息時都要吃些東西。
年齡大一些的都是自帶饅頭、鹹菜,大夥一邊吃,一邊比誰家的饅頭白,誰家的饅頭蒸得好。
年輕人愛面子,不帶饅頭,去小店泡一碗北京泡麵,真香!
馬晶很少帶吃的,也不去小店泡泡麵,總是靜靜地坐著,聽別人嘻嘻哈哈聊天。
我買了泡麵,又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送給馬晶吃,就趁別人不注意,把泡麵塞進馬晶裝開水的包裡。
馬晶喜歡幹吃麻辣泡麵。把面快捏碎,倒入料包,捏著袋口搖勻,一小撮一小撮往嘴裡送。
看著馬晶嚼得津津有味,辣紅了臉,我的心比吃了蜜還甜。
磚廠辛辛苦苦幹一天,也就掙個十塊八塊錢,我每天給馬晶買兩袋北京泡麵,上午一袋,下午一袋。
那個年代,年輕人的情商低,根本不懂什麼是愛情。我就想對馬晶好,就想力所能及得讓她少受罪,讓她吃我能接觸到好吃的東西。
當然,我和馬晶最終走到了一起。2000年,馬晶不嫌棄我家窮,義無反顧得嫁給了我。
日子真快,2022年了,我和馬晶風風雨雨過了二十多年。
如今,我倆的兒子正上大一,女兒正上高一。
我們在市裡買了房,也有了一輛幾萬塊的代步車。日子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很充實、快樂!
朋友們!宗永強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不懂什麼是愛情,但他知道喜歡一個女人,就應當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她,把自己最好的送給她。
農村人的愛就是這麼簡單,從來不是用金錢來衡量。幾包泡麵不值錢,但真情無價!
對嗎?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