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辭傳》中說:“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可見易辭皆觀象而系,故讀《易》者,須先知卦爻辭從何象而生,然後辭與象方相屬,辭而吉,象吉之也,辭而兇,象兇之也。而要學會觀象,必先明八卦之性情、功用與氣象。
八卦以陰陽二爻為基,陰陽的本義便是取法日月之象,故《繫辭傳》說:“陰陽之義配日月”。日象圓滿精粹,故畫直線以象之,月有陰晴圓缺,故畫折線以象之,後演變為兩條斷開的直線,其殘缺之象未失。此為陰陽爻之本象,可為定論。
陰陽二爻之象既法日月,其義自然亦是取自日月,日則為晝,月則為夜,故《繫辭傳》又說:“剛柔者,晝夜之象也”。晝則萬物生長壯大,故其性動,其情剛。夜則萬物入冥息,故其性靜,其情柔。
聖人設《易》為推天道以明人事,陰陽之義既備,自然推及天、地、人,故畫三劃以象三才,三才剛柔相摩,故八卦各具性情。性情者,猶如人身之性格,隱於內者為德性,見於外者為情體。
乾卦三爻皆陽,為純陽之體,故其性為健,健動不息,故其情為剛。健動善行者莫過於天體之執行,周流不息,故乾以天為本象。
坤卦三爻皆陰,為純陰之體,故其性為順,順以載物,故其情為柔。柔順利物者莫過於大地之體,可承載萬物,故坤以地為本象。
震卦一陽生於坤體之下,為靜極而動,故其性為動。陽氣迫陰欲出,故其情為起。撼動萬物者莫過於雷,故震以雷為本象。
巽卦一陰入於乾體之下,陽極生陰,故其性為入。陰氣始生尚微,故其情為伏。善入於物者莫過於風,無形無相而又無孔不入,故巽以風為本象。
坎卦一陽陷於兩陰之中,動而不得出,故其性為陷。兩陰攜陽而下斂,故其情為下。善陷物於下者莫過於水,故坎以水為本象。
離卦一陰附麗於兩陽之間,連通內外,故其性為麗。兩陽攜陰而上行,故其情為上。善附物而用者莫過於火,故離以火為本象。
艮卦一陽出於坤體之上,動極而靜,故其性為止。陽止於外必塞,故其情亦止,阻物也。靜而善阻者莫過於山,故艮以山為本象。
兌卦一陰高居乾體之上,二陽皆悅而承之,故其性為悅。陰出外而顯,故其情為見。善悅物者莫過澤,故兌以澤為本象。
八卦之性情、本象二者俱全,則聖人立《易》之心始明。然欲變通取象,發聖人之未言及者,則必先知卦之功用、氣象,而後方能有得,此將留於後文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