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行的一份資料表明:2022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餘額增加了3.98萬億元。
很多大V和主流財經媒體,就據此誇大其詞,鼓吹“新4萬億”就要來了,房價又要一波飛起。
這種說法,看似很雞血,讓有房一族和近期想上車買房者,心潮澎湃;但其實這些大V的說法,有著三個重大邏輯陷阱。
一,2008年的4萬億,和2022年的4萬億,不可同日而語。
2008年,中國GDP只有32萬億人民幣,4萬億佔比12.5%。而2022年,中國GDP預計將高達120萬億人民幣,4萬億佔比只有3.3%。
把一桶水,倒入一個魚缸裡,和倒入一個大湖中,起到的作用,能一樣嗎?
如果非要說4萬億是放水,那2022年的4萬億,對中國房價的推漲作用,將非常有限;畢竟,經濟水池大了很多,你這4萬億根本不夠看。
2
二,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98萬億元,看起來很多;但是不是真的很多,需要對比。
就像《唐伯虎點秋香》裡的鞏俐,單看也就一般,但放到醜女堆裡,簡直美如天仙了。
事實上:1月份作為一年之始,一向都是政府和企業制定全年投資計劃,向商業銀行融資的集中爆發期。我們去看央行資料,幾乎每一年的1月份貸款增加額,都遙遙領先其他月份。
如果我們再看2019年、2020年、2021年1月份的新增貸款額,資料同樣大得驚人,分別是:3.56萬億元、3.48萬億元、3.81萬億元。
從資料上來看,2022年1月份的3.98萬億元,並沒有比其他年份的貸款額,高很多,同比2021年增長4.5%,屬於相當正常的增長速度。
大V們非要說3.98萬億元,是大放水;那2019、2020、2021年都在放水?既然一直在放水,房價怎麼沒起來?這不科學呀。
3
三,即使我們把分析範圍縮小到房地產一個行業來看,貨幣放水的論點,也站不住腳。
1月份:中國房地產貸款新增約6000億元,環比2021年第四季度月均水平增加了3000億元;房地產行業融資額增加了1倍,看起來好像是放水了。
但是,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月均水平(8600億元),1月份的房地產融資額,還減少了2600億元。
這說明啥?這說明,所謂的放水,根本不存在,屬於房地產大V的忽悠。
1月份房地產貸款環比增加,只是在經歷去年下半年嚴格的監管後,政策上稍微鬆動一下,房地產融資額的觸底反彈而已,遠未恢復到正常水平,更何談放水?
所以,我這裡要預警下那些鼓吹房地產的大V們:適可而止吧,不要為了利益,迷惑不明真相的群眾,上你們的賊船。
高房價發展到今天,已經透支了太多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展潛力,耗盡了中國老百姓的儲蓄,再放水撐房價,那真的屬於竭澤而漁,後患無窮。
因此,個人相信:我們調控、監管房地產的戰略定力,一定會保持。那些再想炒房、作房,想要靠高房價割老百姓韭菜的投機者,都去喝西北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