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坦按:
如果我說,我們的情緒不是被引發的,而是被建構的,估計很多人一臉困惑。這怎麼可能呢?
麗莎·費爾德曼·巴雷特的情緒建構理論,則試圖顛覆我們的這一認知。
我們的這種日常體認似乎總圍繞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我們感到恐懼害怕的時候,總是會想:觸發恐懼的神經元在哪裡?這個“在哪裡”就指向了某個特定的腦部區域,但在巴雷特看來,這種特定的觸發區域是不存在的。或許質疑者會問,那為什麼我們看到獅子的時候會感到害怕?這種情緒難道不是被引發的嗎?看完今天的文章,你也許就會有新的答案了。
我們有一個新號可關注:
利維坦行星
Leviathan-2018
過去的十年是神經科學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科學家有了重大發現,舊的理論被推翻,新的理論被提出。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探討過多巴胺是怎樣在大腦中工作的,以及為什麼獎賞系統實際上是一種預測錯誤系統。現在,我想介紹一種關於情緒形成的最新理論,也是被廣泛認可的一種理論,即情緒建構論(the theory of constructed emotions)。
(academic.oup.com/scan/article/12/1/1/2823712)
該理論由麗莎·費爾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提出,她是當今世界上(學術結果)被引用最多的科學家之一,以一種全新的方法探索了情緒是如何被創造和體會的。
我認為有必要講一講這種新理論誕生背後的故事,因為在神經科學界之外,許多人對情緒仍然抱有一種傳統思維正規化,儘管這種思維已經被實證性證據所推翻。
顛覆傳統思維
麗莎·費爾德曼進行了大量實驗,其結果與其他科學家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她認為,不管是在大腦、身體狀態還是在面部表情中,情緒都沒有“指紋”(情緒指紋,是指用於識別特定情緒型別的生理特徵,如大腦區域的活動、面部運動、心率、血壓等,編者注)。
先讓我們從腦成像技術開始說起。
麗莎團隊查看了已出版的每一篇有關憤怒、厭惡、高興、害怕和悲傷情緒的大腦成像研究,並且用元分析法分析了那些有統計意義的資料。經統計,這包括了近20年裡近100篇已發表的研究,涉及近1300個研究物件。
結果令人震驚:總的來說,沒有任何一個大腦區域包含任何單一的情緒指紋。
許多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不同的情緒位於大腦不同的區域。
特定的神經元群同時放電,在大腦相應區域產生電訊號,比如,恐懼與杏仁核中強烈的大腦活動有關。
然而事實是,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同一種情緒在不同例項下,所啟用的神經元群是不同的。
這一發現震驚了神經科學界。
此外,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情緒和自主神經系統上面。
過去20年裡,科學家們進行了四項重要的元分析,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涵蓋了220多項生理學研究,涉及近22000個檢測物件。
與以往觀念不同的是,身體內部器官如同管絃樂隊一樣,在高興、害怕等情緒出現時會演奏多種不同的樂章。
面部表情呢?結論也是一樣的。
一項又一項的研究指出,面部肌肉運動無法準確表明一個人是生氣、悲傷,還是恐懼。面部表情無法形成每種情緒的預測指紋。
情緒是如何在大腦中構建的
在你醒著的每一刻,你的大腦都會根據過往經驗組織成概念,指導你的行動,賦予你的感覺以意義。
當涉及的概念是情緒概念時,大腦就會構建情緒例項。這就是所謂的“情緒建構論”。
這裡的重點在於,情緒並不是一種由感覺輸入觸發的本能反射。
獨特的感覺輸入,加上大腦根據你個人經驗做出的最好預測,這才創造出情緒。
實際上,在視覺或味覺等感覺輸入發生之前,你的大腦就已經做出預測。然後實際感覺輸入會判斷預測正誤——如果錯誤的話,大腦就會學習新知識然後產生新預測。
因此,情緒產生過程並非如下:
感覺輸入(我看到了一隻獅子)→ 情緒觸發(我感到害怕)
而是這樣的:
預測感覺輸入+內感受概念(你的經驗)→ 預測+實際感覺輸入→ 預測誤差+情緒
當真實情緒出現時,就會與預期感受相比較,然後進行更新。這就是學習的過程。
情緒+預測誤差 → 情緒更新 → 學習
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所體會到的情緒十分不同。有些人看到蛇會覺得害怕,有些人則很喜歡蛇,這完全是因為個人經驗不同。
即便是同一個人,他也可能經歷不同型別的害怕、生氣或高興。
不知所措時會哭,高興時也會哭。
看到蛇時你可能會很害怕,但是反覆接觸蛇並且意識到它們不會傷害你之後,你可能會開始喜歡它們。
你的人生在不斷髮展,你的經驗和概念也在不斷更新,因此,你所體會到的情緒也會相應變化。
因此,情緒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與個人經驗有關,更重要的是,情緒也比我們過去認為的更加容易改變。我們不會任由情緒擺佈,因為它們並非寫在我們的基因中,它們是由內感受構建的,也就是麗莎所說的“概念(concepts)”。
你所處的環境,你的生活經歷,這些都創造出了情緒概念。你的大腦會將這些概念與感覺輸入匹配,從而創造出情緒。
這就是神經科學裡所謂的內感受經驗。麗莎稱之為“概念”,後者可能更加容易理解。
內感受經驗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認知和行為療法在心理學上取得了成功,因為當一個人更新了她的觀念、她的情緒經驗,那麼她整個人的情感都會隨之改變。
文化信仰和情緒經驗
研究觀察到的另一個現象是,不僅人們體會情緒的方式不同,文化也會塑造我們的情緒概念。
與流行觀點不同,情緒並非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而且大腦中對每一種情緒也沒有統一的反應。
比如,在塔希提語中,沒有任何詞語來描述悲傷。相反,他們體會到的是“伴隨流感而來的疲勞”,所有這些他們都用一個詞概括。
我們的現實取決於我們用來描述周圍事物的概念,而這些概念又取決於我們的文化。所以我們關於情緒的理解其實是我們所處文化的一種慣例。這意味著,一旦我們知道了情緒的概念,我們就可以體會這種情緒。
或許很令人驚訝的一點是,“微笑(smile)”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有趣的是,古羅馬人甚至沒有一個專門的詞來形容微笑。大約到了中世紀,“微笑”一詞才被髮明出來。古羅馬文化中可能有一些其他手勢來表示幸福,但我們無從得知。
因此,我們有很多不同詞語來形容我們體會到的各種情緒,而爭論用哪個詞來稱呼某一種特定情緒毫無意義,因為情緒是十分個人的體驗,並且在不斷變化。
內在情感概念
情緒建構論認為情緒中包含內在情感。情感有兩個特徵,一是喚醒(強度),二是效價(愉悅度),兩者被看作內感受感覺的低維度表徵。
內在情感會與許多東西相結合,這一過程即“建構”。其中包括隨之而來的感官體驗、對所處環境的認識、對可能發生事件的預測,等等,簡而言之,就是你當下意識到的所有事情。
所以任何能體會到的特定情緒都包括內在情感、身體感受、知識、對產生這些感受的情境的看法,以及其他概念性的表徵。
情緒建構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記憶和預期在很大程度上被用於構建情緒——情緒不是簡單地由刺激引起的。在這方面,該理論與神經科學(到目前為止,神經科學主要關注的是感覺處理)的一個主要主題相一致,即認為知覺表徵是由預期和預測產生的。
如果將之與內感受感覺類比,有一種觀點認為,預期與實際身體感受之間的誤差是有意識的情緒體驗的重要部分。
這一理論已經由神經科學家阿尼爾·賽斯(Anil Seth)詳盡闡述,同時也是費爾德曼·巴雷特理論的一部分。
綜合以上所有方面,情緒建構論可能是一次最全面的嘗試,將有意識的情緒體驗的所有豐富內容結合起來,從而理解我們的感受。
這一說法很好地總結了麗莎的理論。
結論
情緒建構論並不認為“基本情緒”具有普遍性和固定性。
相反,害怕、生氣和悲傷等情緒分類並非“情緒的自然類別”,而是由社會建構的,並且根據個體差異、學識、期望以及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情緒建構論認為,感受積極或消極情緒的整個過程是持續迴圈的。在這個迴圈中,大腦消化感覺輸入,對比過往經驗,以便做出預測。接著我們就會感受到某種情緒。
一旦預測經過正誤判斷,就會被更新,然後你的情緒狀態就會改變。這就是學習的神經基礎。
因此,人們從大腦中無法找到代表喜悅、害怕或生氣,或者其他任何一種情緒的系統。
大腦中有多個不同領域的網路同時發揮作用,影響許多不同的感覺,並且不斷變化。
最後,情緒建構論還揭示了一個重要含義: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透過積累和思考生活經驗,我們的信念體系以及內感受概念得到更新,並且在下一次構建情緒時產生影響。
文/Diego Salinas
譯/Rachel
校對/Yord
原文/medium.com/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cognition/what-makes-emotions-feel-good-or-bad-9bdcd0a81afc
本文基於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Rachel在利維坦釋出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