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10: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5.11: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備註:本章中的“《舞》”一說同“《武》”,見《論語集釋》。
原 句 譯 文
15.9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會為了求生損害仁,卻能犧牲生命去成就仁。”
15.10 子貢問怎樣培養仁德,孔子說:“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須先把器具打磨鋒利。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賢人,結交士中的仁人。”
15.11 顏淵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實行夏朝的歷法,乘坐殷朝的車子,戴周朝的禮帽,音樂就用《韶》和《舞》,捨棄鄭國的樂曲,遠離諂媚的人。鄭國的樂曲很淫穢,諂媚的人很危險。”
精 華 解 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尋找第四種人際關係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努力尋找第四種人際關係。這種關係能讓你成為完整的、真實的自我,這是能調動思想、靈魂和熱情的一種人際關係。他既能夠坦誠的指出你的不足,同時能夠在你有進步的時跟你一樣開心,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正能夠助你成長的朋友。在打造這種關係時,我們也要注重將其“內化”。當別人給予你建議後,我們自身要積極學習,將建議轉化為實踐,並不斷地堅持,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
同時我們也要多和優秀的人一起相處,一起交流學習。他人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但要想借用他人的力量,必須先提高自己,律己足以服人,身先足以率人。推薦閱讀《他人的力量》
放鄭聲,遠佞人:堅定文化自信
費孝通指出:“文化自覺是一個艱鉅的過程,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觸到的多種文化,才有條件在當今多元文化的世界裡確立自己的位置。”在孔子看來,治國首先得知道你的國家秉承的是什麼文化。對於一箇中國人來說,能夠掌握中國的語言,學會一兩百個成語,在領悟做人道理的同時參透許多中國文化,這些文化使我們的社會保持了民族自信和凝聚力。但文化自信並不是文化自滿,真正的自信是“我的文化很好,但我也包容並尊重其它所有的文化”。民族自信就像一個人,一再地強調優越感不僅毫無意義,還會讓自己變得狹隘。我們真正要做的是透過教育,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更多地激發出來,從而使我們社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進一步提高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推薦閱讀《國史講話: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