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新語 求是網 一部百年黨史,一部可歌可泣的精神史。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中朝軍隊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把侵略軍從鴨綠江和圖們江邊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圖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渡過漢江後圍殲殘敵。新華社發
(一)
一唱雄雞天下白。世界的東方,站立起一個嶄新的國家。
此時,昂揚起改天換地的革命氣概的,是整個中華民族。
805步,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程茂友記得的鴨綠江橋長度。
“每個過江的戰士都是抱著用生命保衛新生共和國的決心,視死如歸。”程茂友說。
這是立國之戰!面對帝國主義侵略擴張,中華民族充分展示了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
★ 戰士中有邱少雲。不幸被敵人燃燒彈擊中的他,強忍烈火燒身的劇痛,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
★ 戰士中有黃繼光。上甘嶺戰役中,他捨身堵槍眼,用生命為戰友掃清前進的道路。
★ 戰士中有羅盛教。天寒地凍中,他三次潛入冰冷的水底,以自己的生命,救出了朝鮮少年。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
(二)
面對百廢待興的國家,激發出改天換地的革命氣概的,是偉大的中國人民。
“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儲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1952年2月,毛主席對新疆10多萬官兵釋出就地轉業命令。
1954年10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
喝苦鹹水,住地窩子,人拉肩扛,挖渠引水,開荒造田,節衣縮食,白手起家……
沙漠變綠洲,荒原變家園。
出發!向西部。1955年,上海的交通大學在中央安排下遷往西安郊區。
一年內,包括815名教職工、3900餘名學生在內的6000多名交大人橫跨中原,紮根內陸。
星光不負趕路人,如今的繁榮西部,就是時光的獎賞。
奮鬥的紅旗永不褪色,鐵人隊伍永向前。圖為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鑽井工人在野外鑽井平臺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松/攝
1960年,在東北蒼涼的黑土地上,4萬多名轉業官兵、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打響了大慶石油會戰。
“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打第一口油井時,王進喜帶領工人們奮戰3天3夜,硬是靠雙手和肩膀把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立起。“鐵人”的稱號不脛而走。
而這群同王進喜一起戰天鬥地的石油人,他們的意志匯成了另一個響亮的名字——大慶精神。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筆畫為序)。新華社發
1964年10月16日15時整,西北大漠深處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火球騰空而起,結成一朵碩大的蘑菇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試驗場區歡聲如雷,無數人流下熱淚。
只有熱淚明白,為了這朵蘑菇雲,全國上下投入了多少珍稀的資源,貢獻了多少不眠的日夜,集合了多少智慧的大腦……
僅用10年左右的時間,原子彈爆炸、導彈飛行和人造衛星上天的奇蹟一個個實現。
聽到“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的訊息,一位在陝北梁家河插隊的青年十分激動。他,便是習近平。
“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幹,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稱讚道。
(三)
雷鋒是一個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恆的。雷鋒在日記中寫道: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鏽。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圖為1960年11月支部書記高士祥(左)通知雷鋒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新華社發 張峻/攝
那是精神熔鑄的時代,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那是遼寧撫順細雨綿綿的一天,一名22歲的青年軍人在執行運輸任務時受傷倒下,再也沒有醒來。
這名青年叫雷鋒。犧牲時,他的名字還未家喻戶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自己省吃儉用,把錢用來幫助受災群眾和家庭困難的戰友;犧牲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到部隊駐地附近為群眾服務;為人謙虛謹慎,做好事從不留名……人們感動於雷鋒“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情懷,直到今天仍念念不忘。
“活著我沒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誓言如山,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對黨和人民作出莊嚴承諾。
風雪夜訪貧問苦,面對老鄉“你是誰”的疑問,一句“我是您的兒子”,成就他親民愛民的佳話。在蘭考的兩年,焦裕祿加速燃燒著自己,精神的光芒照亮了幾代人。
“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志事蹟教育成長起來的,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將革命的精神力量投入建設的中國人民,創造的奇蹟令世界驚歎。
更多內容詳見:2021年第17期《求是》雜誌新華社記者文章《革命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