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機需求,也正因如此,評判一款手機是否好用的標準才會是多種多樣的。
而作為消費者,我們在選購手機的時候,更多還是按需求出發,著重去關注某一方面,才不會糾結而選對一款更適合自己的手機!
所以今天,好物君就簡單羅列一下如何買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新手機,以3個角度出發,能全部讀懂的,相信也算是半個內行了!
1.螢幕重度患者看過來,這幾個引數才是劃重點的滿足黨
有兩類使用者特別關注手機螢幕的品質,一類是喜歡觀影追劇和刷影片的朋友,另一類是中/重度遊戲玩家。
首先對於前者而言,手機的螢幕最好是OLED/AMOLED材質,因為這種螢幕發光機制相對特殊,擁有更強的色彩表現力,畫面更加明豔。
看影視劇或者刷影片的時候,使用者會更容易體驗到視覺上的衝擊力。
另外,螢幕的色域覆蓋範圍也很重要,最好支援HDR10+等最佳化技術,軟體硬體雙管齊下。
而螢幕對遊戲玩家們來說,同樣也有兩個引數很值得關注,那就是重新整理率和觸控取樣率。
重新整理率大於或等於120Hz的螢幕,可以帶來更流暢的動態畫面!
像小米12Pro、一加10Pro這樣的旗艦機,甚至會支援自適應幀率調節技術。
提升觸控取樣率的意義,則在於讓遊戲玩家們獲得更靈敏的操作反饋。
2.效能黨除了晶片的基本滿足,這幾個剛需也絕不讓步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喜歡玩遊戲,尤其是《原神》、《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這樣的大型手遊。
且不說畫面好不好看,起碼流暢度得有保證吧?
這就要求手機擁有強悍的效能,尤其是要有一顆能夠承擔重負荷運算壓力的處理器晶片。
以目前的行業現狀來看,旗艦級晶片的入門門檻是聯發科天璣1200,再往上則是高通驍龍870/888/8Gen1、華為的麒麟9000和聯發科的天璣9000。(特別驍龍870的幾款綜合水準都很不錯)
而除了處理器晶片,我們還要關注手機的執行記憶體和機身記憶體,安卓的話前者最好不要低於8GB,後者不要低於128GB。
這還不算完,散熱模組的規格也很重要!尤其是遇到搭載驍龍888/8Gen1的機型,調教不好的話,也就小心變成“暖手寶”。
而對於喜歡玩遊戲,或者長時間重負荷使用手機的朋友們來說,選手機時,要優先關注它的核心硬體配置。
只有在理論效能足夠強大的情況下,才可以去討論使用體驗是否舒適的問題。
3.別在被“畫素照騙”給騙了,真正的實力還得是“底大”才真良心
剛才我們提到了日常休閒使用者和遊戲玩家,下面我們來聊聊攝影愛好者和美拍達人們的購機需求。
對於他們來說,手機裡最重要的硬體是攝像模組,而不是螢幕和處理器晶片。
縱觀各個品牌的旗艦機,我們會發現,擅長拍照的手機往往都採用了旗艦級CMOS感測器,光圈尺寸一個比一個大,往往還有特殊演算法的加持。
畫素值是高是低沒有意義,實拍效果才是王道!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手機的續航能力。喜歡拍照的朋友,一般也都喜歡戶外旅行或者到處溜達,手機沒有“大底支撐”怎麼行?
安卓手機的電池容量一般都在4000毫安以上,部分機型可以達到5000毫安。
如果充電器功率大於65W,那麼意味著手機的總充電時長可以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如果功率大於80W,總充電時長可以控制在20分鐘以內;如果是30W-40W,充電時長一般在40分鐘-70分鐘之間。
總而言之:
雖然如今手機的硬體配置比較複雜,但讀懂後選擇手機真的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需求,然後再從實際出發,根據需求來買手機。
上面所提到的這三點,基本決定了一款手機的檔次高低和效能強弱。能全面摸懂了,恭喜你也有入門行家的水準了!
另外選手機的時候,其實我們真沒必要太在乎品牌,因為只有真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