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以後,義大利作為一個前法西斯團伙成員,同樣受到了同盟國的制裁,只允許義大利保留30萬軍隊。而義大利本身在戰爭中也受了很大的創傷,這會兒他們手裡的武器也是過時了,美國人大裁軍之後,剩了一大堆加蘭德,義大利就拿到一大堆加蘭德裝備給了自己部隊。並且,義大利人還自己生產加蘭德,以供後續使用。
但是,戰爭這個東西,也是促進武器發展的一個過程。戰爭中,德國人開始用了STG44,蘇聯人裝備了AK47,又有了FAL、G3這些東西,就連咱們都開始用五六沖、五六半了,。這會兒義大利人看一眼自己手裡那個加蘭德步槍,八發的漏夾供彈,過時,半自動射擊,過時,加一起就是特別過時。
後來北約採用了7.62*51mm NATO作為制式槍彈,義大利人自然也要跟著換,畢竟這也是站隊的問題,你看他站隊什麼時候站錯過?義大利軍方就開始提出新的需求,要求換一個新式自動步槍,可發射7.62*51mm NATO。
而貝雷塔公司生產加蘭德已經生產了很多年了,自然是對加蘭德最熟悉了。於是乎,他們就打算在加蘭德身上做點開發,以此為基礎去研發新式步槍。所謂開發,其實就是給加蘭德改成一個自動步槍,並且以此為基礎進行最佳化。所誕生的成品,就是BM59自動步槍,就是下面這貨,長得其實挺像M14的。
義大利人對加蘭德的改變,主要就是在加了一個擊錘釋放連桿,自動機和加蘭德基本是一樣的,也就優化了一下導氣系統。選擇全自動射擊模式的時候,釋放這個連桿。在拉機柄前端,有個連桿的末端,槍機復進時,推彈上膛,拉機柄隨著槍機復進,當槍機進行閉鎖的時候,拉機柄前端會將連桿向下壓,以此釋放擊錘,完成第二發子彈的擊發。而選擇半自動射擊的時候,則是將這根連桿鎖定就可以了。
另外的大變化就是,BM59將加蘭德的八發漏夾換成了20發的彈匣進行供彈。這個在當時已經是一個常規操作了,畢竟漏夾在那個年代已經是過時的東西了,而且這會兒彈匣也是比較成熟了。當然,這東西也是可以拉開槍機,直接用彈夾往彈匣裡面壓子彈的。
這把槍的槍口有一個非常長的制退器,一方面是hold全威力彈用的,另一方面這個長度是為了適配槍榴彈的。BM59的準星位置有個可摺疊的槍榴彈瞄具,展開之後就可以用於瞄準。當然,這玩意兒發射槍榴彈的時候得把導氣孔關了,這樣氣體才不會進入。
這把槍和當時一票全威力彈的自動步槍一樣,都加了兩腳架使用。畢竟7.62*51mmNATO這類全威力彈並不適合站姿、抵肩全自動射擊,可控性並不是那麼好。而降低後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兩腳架,早期的G3、FAL都是帶有兩腳架的步槍,BM59在當時加了兩腳架也並不是一個什麼奇怪的事情。這玩意兒加了兩腳架,其實可以當做一個偽輕機槍使用的。
另外,這把槍的扳機護圈比較小,不適合冬天戴著手套的時候使用,BM59和加蘭德一樣,也都增加了一個護圈外部的扳機連桿。不需要的時候摺疊起來就行了,需要的時候,折下來,就可以在扳機護圈外部進行扣動了。那麼,問題來了,你給扳機護圈增大點不行麼?
總體來看,這把槍是要比同時期的M14要強得多,沒有M14那麼浮誇。而且,價格還不貴,1962年的時候,每一把BM59只要42美刀,比M14要便宜的多。除了標準型的BM59之外,還有BM 59 Mark I到Mark IV幾個型號,包括了手槍握把的型號、傘兵型、輕機槍型等。直到1990年,這把槍才大規模退出義大利現役部隊,繼任者還是貝雷塔家的AR70/90步槍。
這把槍,義大利人自己裝備,並且也是對外出口,作為軍用型,主要是出口到阿根廷、衣索比亞、阿爾及利亞、印尼這些國家。畢竟歐洲那些有錢的國家都盯著FAL呢,歐洲的小弟也用這把槍,再不就蘇聯出口的AK47。在這些槍的競爭下,能佔有一部分市場份額,也說明這把槍還是挺受歡迎的。
而且,這把槍也作為民用型步槍又轉回到了美國,本來是出口的加蘭德,回過頭來,美國人又買了加蘭德底子的BM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