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一直以來就給人們留下了荒漠一片印象,在那裡生物基本絕跡,條件可謂是極端惡劣,在人們看來毫無用處。其中,以“死亡之海”著稱的羅布泊沙漠更是如此。雖然,它曾經因為那些荒誕可怕的神秘故事進入過大眾視野中,但是荒蕪之地總是無法留住人們的目光。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減少對這片荒涼之地的關注。可是,自然界中的每一處地方都隱藏著寶藏,不斷髮展的科技給予我們發現的眼鏡,一切變化都躲不掉一直注視著這個星球的“眼睛”,那就是衛星。
在衛星影象中,我們能很清楚地看到發生在這一片地方的變化——多了一些小方塊,那這些小方塊到底為什麼被國內外稱為“死亡之海”的聚寶盆呢?
羅布泊的歷史
位於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的羅布泊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也是世界上有名的乾旱中心之一。這個著名的沙漠曾有過如沼澤、鹽澤、涸海等地別稱,我們不難想象到這片乾涸之地也曾溼潤過,甚至還有不少水匯聚於此。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這一片地方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
在古老的樓蘭人民的認知中,所有的河流最後都會流向這神秘的羅布泊古湖中,是它供養了這一片土地上的萬千居民,所以它也是樓蘭人建國的基礎。它也曾經被我國西北地區的人民作為很重要的水源之一使用,還是古絲綢之路非常重要的站點,是這條荒涼的沙漠之路上的一處甘霖。可是滄海桑田,曾經作為重要水源的羅布泊漸漸消失殆盡,廣袤的沙漠終究還是吞噬掉了這一片湖水。
在20世紀中後期,由於一些自然原因和環境破壞,塔里木河的流量減少,周圍的土地沙漠化現象嚴重,羅布泊也漸漸乾涸。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這條河最終完全乾涸,隨後,塔克拉瑪干沙漠非常快速地將這個湖泊吞噬,使其和附近的漫天黃沙融為一體,和當初依靠其建國的古樓蘭國一同成為歷史上存在過的地方。
2001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研人員透過衛星發現,我國新疆沙漠邊緣有一個特殊的形狀,那就是一隻“人耳”,,那其實就是曾經的羅布泊湖的乾涸湖盆。日益減少的生機本就將這片荒涼之地與死亡掛鉤。其後傳來的眾多難辨真假的探險者和科研隊的失蹤事件更是給這片沙漠披上了一層神秘而可怕的外衣,使其在一眾沙漠中斬獲“死亡之海”的稱號。
羅布泊的改變過程——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羅布泊湖泊乾涸後,被改名為羅布泊沙漠,在很多年後都一直被用來做實驗基地,履行著沙漠為數不多的用處。但是後來在羅布泊的位置居然發現了大量的鉀鹽礦,其中的儲存量超過2.5億噸,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鉀鹽礦藏區之一。
鉀鹽,顧名思義,就是指富含鉀元素的鹽。鉀元素是植物生長必需的主要礦物元素之一,因此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使鉀鹽成為農業不可缺少的三大肥料之一。所以,身為農業大國的我國對鉀鹽的需求量非常之大,可是我國的鉀鹽礦卻又非常稀少,被列入到急缺礦種的行列中。在沒有發現這個藏區之前,我國的鉀鹽,都是從國外進口的。由此能看出,羅布泊鉀鹽礦的發現對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國在發現瞭如此寶藏以後,就快速採取了相關的改造措施,在我國專業的改造下賦予羅布泊全新的用途,那就是建立鉀鹽生產基地。我國風雲4號的衛星影象顯示羅布泊地區有很多小方塊,其實那是這個地區運轉鉀鹽的生產基地。所以,儘管這裡因乾旱且常年肆虐著沙塵暴而無法開展農業,卻對農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所以被稱為“死亡之海”裡的聚寶盆。
越來越大的“聚寶盆”
我國除了在羅布泊建造運轉鉀鹽的生產基地外,還建造了一條運河為生產基地服務。這是源於我國的鉀鹽生產方式,那就是我國將羅布泊的滷水用運河運送出來,而滷水是底層深處抽出含鹽量為35%的地下滷水,最後,將運河匯入曬鹽場進行後續的製做。
由於滷水提取出了鉀鹽後變得含鹽量較低的清水,長久下去逐漸形成了一個湖泊。透過這些過程,我國進一步使羅布泊出現新的轉機,消失已久的湖泊再次出現,而且這個湖泊還由鹹水湖變為淡水湖。目前,湖泊的面積已經超出一萬多平方米。這意味著我國不僅擁有大量的鉀鹽,還在沙漠中創造了一個淡水湖,要知道一個淡水湖在沙漠中如同黃金一般珍貴。
羅布泊的鉀鹽礦藏量非常大,它已經成為我國國內重要的鉀鹽生產基地了。現在年產鉀鹽已經能夠達到100萬噸以上,且僅在2014年,其工業總產值便達到了約6億美元。不僅如此,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等等因素,這塊隆起的湖泊的鉀鹽蘊藏量正在增加。這也就意味著這塊“聚寶盆”會越來越大,能夠進一步減輕一些我國在鉀鹽方面的困擾。
每年從羅布泊提取的大量的鉀鹽向我們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雖然這裡的自然環境仍然不理想,它還是那個人煙稀少的“死亡之海”,但它卻不再是用處不大的荒漠了,它已是一個足以讓所有人心動的“聚寶盆”,就連各國的衛星都密切關注著羅布泊,對此羨慕不已。
結語
在發現了羅布泊的鉀鹽礦以後我們又在新疆羅布泊相繼發現了許多能夠幫助推動我們國家發展的各種自然資源。換句話說,我國新疆裡的這塊聚寶盆越來越大了,它正為我國的高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